愛伊米

一位人盡皆知的名人,不要名聲,拒絕世界獎項,只想喚醒國人鬥志

這幾年,諾貝爾獎開始頻頻落戶中國,屠呦呦、莫言分別在自然科學和人文領域都拿到了這項世界級獎項,引起全中國人民的關注,實現了中國在這方面的突破。

說起諾貝爾獎,尤其是文學獎,對中國人其實並不陌生。民國時期,林語堂、老舍、巴金等作者都獲得過提名,林語堂更是四次被提名,但均未最終獲獎。中國人距離這個獎項只差一步之遙。

在自然科學領域,中國人就差得遠了,舊中國一直在混戰中,哪顧得上發明創造。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才全面鋪開科學研究,屠呦呦是在1972年發現的青蒿素,四十年後才

獎。由於該獎的滯後性,隨著時間的推移,獲獎的中國人定會越來越多。

一位人盡皆知的名人,不要名聲,拒絕世界獎項,只想喚醒國人鬥志

在人文領域,中國人從來都不缺少大師。瑞典方面提名過多位中國作家,中國人盡皆知的魯迅先生也曾被邀請參加評選,但魯迅先生拒絕了,拒絕的理由很粗暴:

“我不配”!

他不希望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被諾貝爾獎特別照顧。

關於魯迅諾獎提名一事爭議頗多,在08年諾獎終身評審馬悅然曾闢謠稱並無此事,但是早在05年,諾獎評審主席埃斯普馬克就曾親口承認確有此事。

諾貝爾文學獎似乎對非歐美裔的作家有一些偏愛,印度的泰戈爾、日本的川端康成,都成功獲得過該獎。而這些作家也憑此聞名於世,成為各國熱捧的物件。魯迅先生如果能被提名,即使不中獎,也會進一步提高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但是,名聲、地位這都不是他所需要的。

一位人盡皆知的名人,不要名聲,拒絕世界獎項,只想喚醒國人鬥志

大家都知道,魯迅先生與孫中山一樣,最初都是學醫的。當他發現中國人最需要的不是健康的身體,而是健康的頭腦時,毅然決定棄醫從文,用自己的文字來喚醒國人的鬥爭意志。

孫中山選擇革命,魯迅先生選擇文字,他們的手段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讓中國人不再沉淪,不再任由官僚權貴和外國列強壓迫,要為國家的強大和自身的幸福而戰鬥。

所以,魯迅先生的文字是投槍、是匕首,是刺向舊社會的致命武器,喚醒更多的人來進行鬥爭。這才是文學對魯迅先生的全部意義,至於能否獲什麼獎,恐怕從來就不在魯迅先生的考慮範圍之內。

一位人盡皆知的名人,不要名聲,拒絕世界獎項,只想喚醒國人鬥志

當時的中國作家大多數都有著類似的情懷,老舍、巴金等人透過自己的小說,揭露社會的黑暗和民生的艱難,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純粹的唯美主義文學在中國很少,也不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這是中國作家與日本等國最大的區別之一。

另一方面,魯迅先生認為中國人如果獲獎,會滿足國人的虛榮心,培養出無謂的驕傲,認不清自己與西方國家的差距。不得不承認,魯迅先生的眼光極為準確,即使是將近一百年後的今天,中國人的這個毛病仍然存在。

百年的屈辱史,以及近代全方位的落後,使很多中國人喪失了對自己文化的信心,極度渴望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少數極端分子更是以身為中國人為恥,恨不得換個面孔和膚色,變成洋人才好。

一位人盡皆知的名人,不要名聲,拒絕世界獎項,只想喚醒國人鬥志

近幾十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對世界更深層次的瞭解,我們終於恢復了自信,不再需要以某個人的成就,來證明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優秀。

因為我們在全方位的趕超,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都已經距離世界最先進水平不遠。在某些方面,我們已經能夠以一國來對抗全世界,並且還佔到上風。

如今的強大局面,哪怕放在五十年前都是無法想象的,魯迅先生那個時代更是中國人連做夢都不敢夢到的,但我們確實做到了。

我們現在已經算是世界強國,距離更強,也許只是時間問題,絕大部分中國人都開始相信這一點。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理性!因為我們還要追趕,直到能完全保護我們自己。

一位人盡皆知的名人,不要名聲,拒絕世界獎項,只想喚醒國人鬥志

魯迅先生喜歡給國人潑冷水,如果他活到今天,依然會告誡我們不要驕傲,我們還不是最強,還要走漫長的道路。推掉諾獎的提名,對他來說,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也符合他的一貫風格。

魯迅先來從來不追求自己在文學方面的榮譽,他一生沒有寫過長篇小說,幾次有過這方面的構思,卻都因為時間等方面的原因而放棄。長篇小說的寫作,是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而魯迅先生恰恰缺少這些。

魯迅先生曾經翻譯過海外的小說,見識過真正的文學鉅著。正因為如此,他對文學保持有足夠的敬畏,認為自己還達不到世界文豪的水平,因而果斷推掉了諾獎的提名。

魯迅先生一生追求的是讓國人保持清醒的頭腦,自己也始終堅持做到這一點,沒有被巨大的榮譽所矇蔽,不忘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