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畝產5000多斤,天氣一冷就能挖,每斤賣1元,農民賺個辛苦錢

隨著這輪大範圍降溫,全國多地進入“速凍”模式,天氣一冷,水果就沒那麼好賣了。因為水果太涼了,對於家裡沒暖氣的人來說,冷天更願意吃點冒著熱氣的食物。比如說火鍋,熱氣騰騰,吃起來感覺特別暖和。還有一些適合加熱後食用的水果,比如冰糖燉雪梨銀耳湯,喝起來甜甜的,很暖和。

今天說的這一水果,天氣一冷就可以開挖了,別的水果可能在冬季不好賣,但是它在冬季卻是相當好賣,既能生吃,又能燉甜湯,很多人愛吃。

畝產5000多斤,天氣一冷就能挖,每斤賣1元,農民賺個辛苦錢

荸薺

這種水果學名叫荸(

b

í)薺(

qi

),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念,因此它的另一個名字,馬蹄,更廣為人知。荸薺是一種既能當菜吃,又可以當水果吃的食物,菜市場和水果店都很常見。而且它的價格也不貴,常常

10

元錢就能買三到四斤的樣子,價格便宜好吃。

人們在做肉餅時,會剁點荸薺進去,包餃子也可以放點荸薺,吃起來不僅可以給肉增鮮,味道還十分爽口。用荸薺燉甜湯更是一絕,馬蹄竹蔗水、馬蹄銀耳湯等味道清甜,吃起來帶點糯糯的口感,和生吃脆甜的口感完全不同。

畝產5000多斤,天氣一冷就能挖,每斤賣1元,農民賺個辛苦錢

荸薺初夏種下去之後,到了冬至就可以開挖了。荸薺全國很多地方都可以種植,水資源豐富的長江流域,還有氣候條件好的兩廣一帶等都有荸薺的種植區。越往南邊去,荸薺種得晚挖得早,在

11

月份就有早熟的荸薺上市銷售。長江流域一帶要等到天寒地凍的時候才差不多成熟,挖得晚一些。不管挖得早與晚,挖荸薺其實就是農民賺個辛苦錢,很累。

成熟後的荸薺,和地裡的泥巴緊緊裹在一起,沒辦法用機器採挖,不管種了多少畝荸薺,都是靠手工一顆一顆從泥土裡挖出來。天冷後,等到荸薺的葉子枯黃倒下了,就差不多成熟了。一鋤頭下去,看到泥土裡的荸薺個頭又大又圓,顏色黑亮,就說明成熟度不錯。九幾年那會兒,挖荸薺基本用鋤頭,不好用鍬,因為鐵鍬剷下去會把荸薺鏟破。後來有了專用的挖荸薺釘耙,比鋤頭好用,也不會把荸薺弄破。

畝產5000多斤,天氣一冷就能挖,每斤賣1元,農民賺個辛苦錢

挖荸薺前,田裡的水要先放幹。荸薺是水生植物,生長在水田裡,但在水田裡挖荸薺不方便,淤泥太多,把水放幹後,等田裡的土壤硬化了,就可以去挖了。一畝地的荸薺要挖完不容易,少說也得一二十天。

荸薺畝產量挺高,一般在

5000

斤以上,據說廣西那邊的荸薺產量更高,畝產量七八千斤的也不稀奇。這麼高的產量,全靠人工挖,彎腰從泥裡摳荸薺,腰都要累斷了。凡是看過挖荸薺的人,都知道這工作是真辛苦,半年辛苦半年閒,農民賺的辛苦錢。

畝產5000多斤,天氣一冷就能挖,每斤賣1元,農民賺個辛苦錢

荸薺種得多,產量高,它的價格自然不會高到哪裡去。早熟的荸薺在地頭的收購價約為

1

元每斤,等到後面荸薺開始大量挖了,就不一定有這個價格了,幾毛錢一斤的價格也有。不過在市場上就沒有這個價了,一般在

3

元以上,有的地方

5

6

元一斤。

朋友們,你們那裡荸薺上市了嗎?多少錢一斤呢?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