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年底貫通“十四五”期間互補餘缺可少建一座大型火電廠

近日,為配合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線路建設需停電遷改的220千伏嘉雁線及220千伏嘉蕉甲線送電成功,這不僅為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N3-N8檔導地線的順利架設打下堅實基礎,更標誌著該工程的線路建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在現場等待的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業主專案經理凌遠豐長舒一口氣,他表示,預計12月30日前,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全長79公里雙回500千伏線路將貫通。

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年底貫通“十四五”期間互補餘缺可少建一座大型火電廠

南方電網廣東梅州供電局專案管理中心專案經理凌遠豐在測算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基礎建設資料。

省網“聯姻” 助推碳達峰碳中和

據瞭解,閩粵聯網工程是南方電網和國家電網合作的第一個省級電網間互聯工程,工程線路全長303公里,總投資32億元,電力輸送容量可達200萬千瓦。

“閩粵聯網工程建成後將推進閩粵兩省電力互補餘缺,福建富餘電力可送至廣東,緩解廣東的季節性供電緊張狀況。同時,有利於充分發揮福建省清潔能源資源儲量優勢,進一步最佳化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能源結構,提高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障能力,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保障區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廣東電網基建部總經理龐鵬介紹。

據測算,“十四五”期間,透過閩粵聯網,兩地季節性送電電力可達50萬~160萬千瓦,相當於減少一座大型火電廠的建設。

此外,兩地電網“聯姻”還可以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益——抗風險能力加“滿血”。福建與廣東都經常受到颱風侵襲,但由於地理位置差異,同時受災的可能性較小。聯網後,兩省電網可提高在遭受自然災害時的緊急支援能力,加快事故後恢復速度,減少經濟社會損失。

翻山越嶺 啃下工程建設“硬骨頭”

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沿線山高林密,跨越的路徑中丘陵和山地分別佔比10%和65%,高山佔比更是高達25%,並途經梅州市三個(區)縣的11個鄉鎮,跨越韓江、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及村莊等,給工程建設帶來了不少挑戰。

作為專案經理,凌遠豐需溝通的單位從屬地政府相關部門到高速公路公司,需溝通的人員從福建段的業主專案經理、設計、監理人員、物資供應商到普通村民,過去的200多天裡,他的溝通電話日均幾十個,一天跑幾個工地是常事。“有一次去驗收,山路不好走,驅車200公里、兩個多小時才到現場。進山不容易,來回一趟比較費時,所以我們都是等全部驗收工作完畢才出山,下午三點多才能吃上午飯。”凌遠豐回憶道。工程點多面廣,凌遠豐跟同事每每都是早早奔赴現場處理各項事務,收工回到家已然是華燈初上。

此外,在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建設過程中,線路需跨越眾多關鍵電網線路,這其中最繞不開的就數500千伏嘉應變電站外同跨7回220千伏線路。

“這個線路走向是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唯一的路徑,如果7回220千伏線路同時停電配合施工,會對梅州電網的平穩執行帶來風險。”凌遠豐解釋。對此,在初步設計階段他帶領團隊多次深入現場進行實地勘察,組織相關部門及設計施工單位對跨越點路徑結合停電方案進行最佳化,最終透過遷改其中兩回220千伏線路和對N3塔量身定做全高為105米、重162。7噸的耐張塔,對7回220千伏線路的跨越的放線段進行分解分別跨越,以分期分段的停電方式解決了7回同停問題,也減少停電施工時間,最大程度降低系統停電風險。

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年底貫通“十四五”期間互補餘缺可少建一座大型火電廠

南方電網廣東梅州供電局正在開展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跨越韓江架線施工。

黨建引領 確保工程務期必成

工程所涉及產業鏈長,涉及裝置種類多,將拉動原材料、電工裝備、用能裝置等10餘個上下游產業鏈經濟發展,驅動能源裝備製造上下游產業鏈價值約11億元。

閩粵聯網工程跨越廣東、福建兩省,其中廣東境內線路長且跨越的區域較多,前期協調涉及兩省兩網多層級多個主體。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前提下,專案從開工伊始即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將線路途經的三個縣(區)供電局的工程人員及設計、施工、監理黨員納入該支部。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凌遠豐還將“三會一課”搬到了施工現場,透過組織生活高效破解業務難題,充分釋放“紅色生產力”推動工程的順利進行。

一直以來,臨時黨支部本著工程“緊著做”、避免“急著做”,從安全、質量、進度、檔案、造價等方面進行總體策劃,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及停電計劃,強化基建、物資、生產等專業協同,科學統籌安排施工力量、停電跨越作業、物資供應等工作計劃與資源,最佳化施工工序,穩定施工節奏,並採取同步建設、同步驗收的工作方式,建好一批驗收一批,將工程質量管控關口前移,保障安全高效有序完成工程建設。

文/李天研、沈甸

圖/李天研、鄭雲康、李明軒、張博

【來源:廣州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