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青銅眼形器、銅頂尊跪坐人像……三星堆出土文物驚喜不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向陽

據報道,自3月20日三星堆新發現六座祭祀坑以來,三星堆遺址考古持續上新。截至目前,六個祭祀坑已提取出土象牙、青銅器、金器、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34件及殘破文物碎片近2000件。新出土的青銅器有青銅眼形器、銅頂尊跪坐人像、扭頭跪坐人像、銅鈴等,玉器有琮、鑿和有領璧等,金器有金面具、鳥形金飾、帶飾、樹葉形掛飾以及圓形箔片等。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上新的文物。

青銅眼形器、銅頂尊跪坐人像……三星堆出土文物驚喜不斷

考古人員在三星堆7號“祭祀坑”內清理象牙

大量青銅眼形器,考古史上的奇觀

5月30日,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3號坑成功提取了一件青銅眼形器。該青銅器長53釐米、寬15釐米,平面呈三角形,中部有外鼓的眼珠。

眼形器是三星堆文明中特有的器形,極具特色和代表性。發掘人員介紹,按照1、2號坑中的發現,眼形器有一體的,整體呈菱形,也有二分或四分的,呈三角形。5月30日提取的青銅眼形器是一件二分眼形器,與之對應的一半被疊壓在其下方。

據3號坑發掘負責人徐斐宏介紹,這是3號坑目前出土的第三件眼形器,整個3號坑內還有約幾十件類似器物,因有的初露頭角,目前還未進行統計。

據瞭解,早在1986年,三星堆2號坑曾出土眼形器71件,其中包括四分、二分及整體形態。有學者認為,眼形器的大量出土,再次說明“眼睛”這一意象在古蜀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特殊地位,說明了古蜀人的“眼睛崇拜”。

青銅眼形器、銅頂尊跪坐人像……三星堆出土文物驚喜不斷

三星堆考古發掘現場3號坑成功提取青銅眼形器

一般認為,“眼睛”文化發源於西亞或埃及,源於草原民族相信眼睛有避邪功能的信仰,考古發現古代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307年)時期的蜻蜓眼玻璃珠,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眼睛崇拜”的文物。然而,考古發現,遙遠的史前時代,中華大地上已存在“眼睛崇拜”現象。許多先秦禮器上雕刻著大眼睛,四川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中還出土了黃金、青銅製作的眼形器。眼形器是三星堆文明中特有的器形,極具特色和代表性。三星堆文化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曆史,這說明中華大地上早已有與古埃及同時,甚至更早的“眼睛崇拜”習俗,而且已經有了禮制化的表達。而傳說的“二郎神”三隻眼、各地的“眼神娘娘廟”等則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眼睛在古人心中有獨特的神秘性和威懾力,可以用來辟邪、祭祀。三星堆如此繁多的青銅眼形器出土,可謂考古史上的奇觀。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多年前曾著文談到這些眼形器的使用方法:“從眼形器構造上發現,所有眼形器都有穿孔。可見,在使用時應是捆綁或者用釘載在其他物體上的。尤其是銅眼泡,成雙成對,不垂直於平面,而是向兩邊傾斜作放射形狀。很可能曾經安裝在一個泥塑或者木塑的立體造像上。”固定後進行祭祀或者用來辟邪,這可能就是眼形器的使用方法。

銅頂尊跪坐人像,見證古蜀國與商王朝密切關係

近日,一件出土自三星堆3號祭祀坑的青銅器重器也隆重亮相,它就是通高115釐米,位於3號祭祀坑南部的銅頂尊跪坐人像。

這件將人與尊組合為一體的大型青銅藝術品在與世界均屬首次發現,可以說是“此次發掘中最重要的文物”。頂尊跪坐人像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為一件55釐米青銅大口尊。尊,古代用作酒器,在祭祀活動中體現敬重、推崇。

銅尊口沿內側有短柱,肩部焊有精美的龍形裝飾;下部則為一呈跪姿、雙手持物於身前的高60釐米銅人。

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站站長雷雨坦言,湖北、湖南、重慶東部、陝西南部等地都曾出土帶有南方特色的青銅容器。其特點是把中原地區的青銅尊、罍加以改制,形成南方特色的青銅禮器。這一點說明三星堆和這些地方都曾有密切的文化交流。

青銅眼形器、銅頂尊跪坐人像……三星堆出土文物驚喜不斷

三星堆3號祭祀坑新出土的銅頂尊跪坐人像

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認為:從青銅頂尊人像的姿勢來看,顯然是在祭祀中或者是正供奉神靈的一個姿勢,該文物對於研究三星堆宗教信仰、三星堆和商王朝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器物。

“之前出土一個高15釐米的小人,頭上頂著一個商王朝的銅尊,但這個起碼是1。1米以上的高度,比之前要大很多倍。人跪著,頭上頂著尊。我們知道三星堆有很多銅人,其中最大的可能是蜀的國王,同時也是最大的祭司,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銅人應該是參加重要祭祀的各個部族的首領。但是這件文物完全不同,銅人頂著的是商王朝發明的青銅禮器。他把它當作很尊崇的東西頂著,這是一個證明古蜀國和商王朝密切關係的證據。”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說。

王巍認為,諸如此類新器型的出現,將豐富人們對三星堆遺址及其祭祀體系的認識,透過對出土器物造型的分析,人們可以更加具象地瞭解祭祀場景。三星堆這個地方究竟怎麼進行祭祀?祭祀場景是怎樣的?這些青銅器有怎樣的作用?或許可以從這件青銅頂尊人像中找到線索。可以說,銅頂尊跪坐人像再現了古蜀祭祀的隆重場景,也折射出古蜀文明祭祀的精神世界。

此外,四號祭祀坑還出土青銅扭頭跪坐人像,這次出土的青銅扭頭跪坐人像呈跪坐姿態,雙手合十,頭扭向右側,頭上還連線了一個長條形銅器,這是三星堆遺址首次發掘出土該型別的青銅人像。據瞭解,4號坑內還有兩件造型、體量一模一樣的青銅人像。考古人員推測,三件人像可能是成套組合器物。

青銅鼓銅鈴大石磬,三星堆禮樂初現?

5月30日,8號坑內,一件形似喇叭的銅器在泥土中露頭。它的邊緣穿孔,中間有硃砂填塗,考古發掘人員推測,這件形似喇叭的器物,或許是一隻銅鼓。

在這件疑似青銅鼓的旁邊還發現了一件銅鈴。此前,類似的銅鈴曾在該區域集中發現了八件。

王巍認為,此地出土的銅鈴十分值得關注。他介紹,我國境內發現最早的銅鈴出土于山西陶寺遺址。“銅鈴的製作與兵器、工具不同,它是內範、外範合鑄的工藝。這種結合鑄造的工藝,是後來青銅容器鑄造的先驅。”殷墟時期,銅鈴演變成為銅鐸,與鼓、磬等成為編組樂器。

考古發現,黃河中下游流域從新石器時代中期就存在銅鈴,在4000多年前的陶寺遺址中,出土了四件銅器,銅鈴、還有銅齒輪形器、環各一件和一塊銅器殘片,這類銅器都屬於樂器或裝飾品,而不是工具或利器。這些銅器的製作方式明顯具有中原早期青銅器文化的特徵。研究表明,陶寺銅鈴可能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複合範銅器。它的出現,說明中原地區在龍山時代可能已掌握了複合範鑄造工藝,為青銅禮器群的問世準備了技術條件。以複合陶範鑄造青銅禮樂器,成為青銅文明的標誌性工藝。

青銅眼形器、銅頂尊跪坐人像……三星堆出土文物驚喜不斷

三星堆遺址8號坑出土大石磬

除了青銅鼓和銅鈴,此前在8號坑西北角曾出土了幾塊石板。最初,考古隊員以為是建築材料,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拼合,石板給大家帶來了驚喜。透過拼接,專家們驚訝地發現,拼合的石板或許是一件長度達1米、寬52釐米、厚度4釐米的石磬,表面打磨平整,其中間有孔,可供懸掛敲擊,目前該件仍然殘缺,等待進一步發掘研究。它或為目前發現的最大一件石磬。此前,在金沙遺址、山西陶寺遺址都發現有更早或者是不同時期的石磬。這件石磬比在陶寺遺址發現的年代晚但更加規整。

專家推測,這極有可能是古蜀人在祭祀活動中樂器集中堆放的位置。銅鈴、銅鼓、石磬……或許,3000多年前三星堆人的禮樂體系,正逐步呈現在世人面前。

青銅鏽保護了絲織品,目標是找到文字痕跡

繼今年3月首次從三星堆遺址提取出絲蛋白後,考古工作者又透過檢測1號坑至6號坑提取了逾百個樣本,在2號坑和6號坑中再次發現紡織物的遺痕。1號坑和2號坑的發掘時間早至1986年。時隔35年之久,還能提取到紡織物的痕跡讓人非常震驚。

8號坑出土的一件青銅殘片上附著的絲綢實物殘留,經緯組織非常明顯,表層有一層類似於塗層的附著物,尺寸為1。8釐米×0。8釐米,是目前三星堆發現的最明顯也是最大面積的絲綢殘留物。

絲織品是三星堆大發掘中最激動人心的發現,據考古人員介紹,絲綢實物殘留之所以能保留下來,主要是因為青銅器為它提供了一種生存條件,就是青銅器的鏽蝕物有抑菌作用,青銅器上的銅離子對紡織品起到了保護作用。所以它在青銅器上保留下來的可能性非常大。

青銅眼形器、銅頂尊跪坐人像……三星堆出土文物驚喜不斷

絲綢博物館副書記、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主任周暘介紹,三星堆是四川首次發現“絲”的地方,且發現於祭祀坑,與之前在其他地區遺址、墓葬的發現不同。遺址代表現實中的生活場景,現在找到的絲綢殘留物存在於高層次的祭祀坑,說明三星堆人將絲綢的功能提升到了精神層面。

專家介紹,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絲為桑蠶絲,與河南滎陽5000多年前的汪溝遺址相同。蠶即天蟲,溝通天地,啟迪生死。絲綢或許誕生在早期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下。

目前三星堆還沒有發現任何文字元號,但專家在1、2、4號坑中都發現了大量的硃砂。目前還無法判斷這些硃砂是作為祭祀品拋灑到坑裡的,還是作為書寫材料寫在坑中絲織品上的。據專家推測,這些文字或符號或許附著、書寫在漆器、木器、絲綢上。也就是說,絲綢或是古文字的物質載體。在此次考古中,周暘團隊的目標是在三星堆尋找到文字的痕跡。

找、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線上等你來報料!

作者/來源:齊魯壹點

青銅眼形器、銅頂尊跪坐人像……三星堆出土文物驚喜不斷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