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健康 | 有這幾種問題,不適合泡腳

新快報訊

今年春節前後的冷空氣,著實讓廣州市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冰雪的 “ 熱情 ”。相比於北方有供暖,面對南方溼冷魔法攻擊,除了靠 “ 一身正氣 ”,不少人都選擇了泡腳取暖。但是,腳,可不是想泡就能泡!

因為下肢骨折正在廣醫二院住院的 90 歲嚴婆婆,也想泡泡腳,但是被 “ 狠心 ” 的醫護人員勸住了。為啥不建議嚴婆婆泡腳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葉正茂副主任治療師指出,嚴婆婆左下肢有深靜脈血栓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這兩種情況都不適合泡腳!

健康 | 有這幾種問題,不適合泡腳

禁忌一:深靜脈血栓形成(DVT)

健康 | 有這幾種問題,不適合泡腳

深靜脈血栓形成作為骨折患者臨床常見的一種危險併發症,通常發生於患者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後,由於下肢長久制動,靜脈血流不暢,加之骨折創傷導致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很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

如果下肢泡在溫水裡面,下肢血管擴張,靜脈裡面的血栓就有可能脫落,跟著血液迴圈進入肺部血管並堵塞肺動脈,形成肺栓塞。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導致肺栓塞的主要因素,約 70%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形成併發肺栓塞,若未能及時給予恰當處理,將會發生患者呼吸困難、死亡等嚴重後果。

禁忌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健康 | 有這幾種問題,不適合泡腳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由於動脈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動脈內膜增厚、管腔狹窄或閉塞,病變肢體血液供應不足,引起下肢間歇性跛行、皮溫降低、疼痛、乃至發生潰瘍或壞死等臨床表現的慢性進展性疾病,俗稱 “ 老寒腿 ”,常為全身性動脈硬化血管病變在下肢動脈的表現。

間歇性跛行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是一種由運動誘發的症狀,指下肢運動後產生的疲乏、疼痛或痙攣,常發生在小腿後方,導致行走受限,短時間休息後(常少於 10 分鐘)疼痛和不適感可緩解,再次運動後又出現。跛行距離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缺血性靜息痛是指患肢在靜息狀態下即出現的持續性疼痛,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引起肢體嚴重缺血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預示肢體存在近期缺血壞死風險。已有組織壞疽者往往伴有嚴重的靜息痛。

嚴重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是指患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肢體處於嚴重缺血階段。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靜息痛(持續 2 周以上)、潰瘍、壞疽。急性肢體缺血則常表現出即疼痛(pain)、蒼白(pallor)、無脈(pulselessness)、麻痺(paralysis)和感覺異常(paresthesia),簡稱 “5P” 症狀。也有將冰冷(poikilothermia)作為第六個 “P”。

由於患肢血供不足,營養不良,感覺較差,暖水浴雖然能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但會增加周圍組織的耗氧量,只會加重肢體缺血缺氧。同時,由於血管閉塞,暖水傳導到肢體的熱量無法隨著血液迴圈帶走,容易導致肢體區域性溫度過高,導致燙傷、灼傷。由於患者下肢的小創傷即可誘發缺血壞疽,因此需重視對患肢面板的保護。

“ 如果嚴婆婆想要取暖,可以在病房內開暖氣,或者穿保暖的棉褲,這樣又安全又保暖。” 葉正茂副主任治療師表示。

如果沒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也沒有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不是就可以泡腳了?

除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如果有下肢面板損傷、下肢血管病變、下肢關節炎症急性期、糖尿病外周神經病變、有心肺疾病等問題的朋友,都不適合泡腳。所以,泡腳之前,可以諮詢專業的醫生,同時注意溫度和時間。

健康 | 有這幾種問題,不適合泡腳

Tips:泡腳五部曲

一、排除了泡腳禁忌之後,就可以準備好一個水桶和普通自來水(不需要加特殊的藥材,自來水經濟實惠,大可不必花大價錢去各種買泡腳粉、泡腳桶);

二、將水加熱到 40 ℃ -42 ℃,倒入水桶中(水沒過腳背或者小腿肚),這時候泡腳,感覺應該有溫熱感,但是沒有刺痛等不適的感覺;

三、泡腳時間在 15-20 分鐘為宜,這時候面板應該會微微發紅,但是沒有疼痛的感覺;

四、泡腳完,除了擦乾水分外,應該檢查面板持續不退的紅腫、有沒有破損、起泡的情況;

五、泡腳後記得穿好合適的襪子保暖,同時注意地上是否有水跡,一定要小心不要滑倒。

採寫: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方麗婷 許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