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嶽麓山實驗室今日開工!瞧一瞧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蘊

風吹過早春的稻田,帶來種子即將破土的音符。

3月7日上午,嶽麓山實驗室集聚區集中開工儀式舉行。這家瞄準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種業實驗室,在長沙城東的瀏陽河畔邁出關鍵一步。

嶽麓山實驗室今日開工!瞧一瞧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蘊

嶽麓山實驗室今日開工!瞧一瞧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蘊

(3月7日上午,嶽麓山實驗室集聚區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京明攝)

廣義上的種子,是動物、植物、微生物的遺傳“密碼”和“晶片”。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一個良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

扛起振興民族種業的大旗,為實現種業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湖南再次集結出發。

建立國家實驗室,立志成為種業科研四個高地

嶽麓山實驗室今日開工!瞧一瞧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蘊

(嶽麓山實驗室鳥瞰概念圖。)

種子更新的每一個時代,都帶來農業生產力的飛躍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現代種業競爭,實質上是科研實力的競爭。

“過去選種像老中醫,主要靠到田間地頭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現在選種,在田裡取好葉片,將材料的遺傳背景和需要的目的基因送到實驗室,與實驗室基因庫比對,就能大幅提高選種效率。”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介紹。

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頂層設計,嶽麓山實驗室要打造生物育種科學研究、種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重大戰略品種培育、高水平種業創新人才聚集四個高地。

“12356”的總體思路,一步步推進著目標實現。

嶽麓山實驗室將建設1個實驗室總部,統籌種植、養殖2大領域,面向動物、植物、微生物3大種業,聚焦設計育種、分子育種、雜交育種、選育、馴化5種方式,面向安全、發展、品種、育種、推廣、產業化6大任務開展科學研究。

嶽麓山實驗室今日開工!瞧一瞧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蘊

(嶽麓山實驗室將統籌種植、養殖2大領域。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健攝)

嶽麓山實驗室的建設將分三期逐步推進。第一期為2022年—2025年,到那時,總部四大片區將基本建成。

此次開工的農大農科院片區屬於嶽麓山實驗室總部的集聚區,主攻種業重大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和國家重大戰略種質培育。此外,隆平片區主攻分子設計育種、大資料智慧育種等研究;林大林科院片區主攻油茶、林果等優勢特色林木育種研究;嶽麓山大學科技城片區主攻生物種業超算系統、水產育種研究、淡水魚類戰略性新品種培育等研究。

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志堅介紹,我省將按照國家實驗室“核心+基地+網路”的佈局,以嶽麓山實驗室總部為核心,在東南西北區域佈局若干基地,以全國各相關研究機構為網路,聯合中國農科院、中信集團等國內頂尖種業力量,建立覆蓋全國的種業領域國家實驗室體系。

種業科研人才輩出,創出了一桌“好飯菜”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大米、豬肉、辣椒、魚……一桌湖南飯菜背後,是一位位種業科技專家長年累月的研究成果。炒菜用的油、飯後的一杯茶,甚至筷子,都打上了湖南印記。”嶽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劉志賢形象地介紹。

“嶽麓山實驗室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氣源於湖南匯集了一大批種業科研人員,形成了豐富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自豪地告訴記者。

包括柏連陽院士在內,湖南擁有8位農業領域院士,在農業大省中非常少見。紮根湖南的4000多名種業科研人員,在多個領域育種技術居世界或國內領先地位。

在水稻領域,湖南擁有袁隆平院士團隊,創造了1152公斤的百畝片世界水稻畝產紀錄,雜交水稻育種與應用技術世界領先。

嶽麓山實驗室今日開工!瞧一瞧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蘊

(袁隆平院士團隊創造了1152公斤的百畝片世界水稻畝產紀錄。)

在油菜領域,以官春雲院士牽頭的油菜科研團隊,育成了我國第一個“高抗逆、高油酸、高油分”的高品質黃籽油菜品種,菜籽油從原來的低端食用油轉變為現在最有利於人類健康的食用油之一。

在蔬菜領域,鄒學校院士團隊國內率先育成首個辣椒胞質雄性不育系,創制的三個骨幹親本成為全國育成辣椒品種最多的核心親本。

在生豬領域,印遇龍院士團隊成功培育寧鄉花豬、湘村黑豬、砂子嶺豬選育配套系。

在淡水魚類領域,劉少軍院士團隊魚類遠緣雜交和多倍體育種技術世界領先。

……

2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謝道昕將自己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建在湖南省農科院。他也被湖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聘為“湖湘引才大使”。

嶽麓山實驗室今日開工!瞧一瞧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蘊

(謝道昕將自己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建在湖南。)

“要引進一批、培養一批種業創新人才。”柏連陽介紹,省農科院正給予年輕科研人員平臺、任務,讓他們自己組織力量攻克科研難題,在科研專案中成為重要角色。

按照嶽麓山實驗室建設規劃,到2025年,將集聚高水平種業創新人才1000人以上,挖掘和創制一批重要新基因、新種質。

種業創新平臺眾多,整合資源做大做強

與種業科研人才有底氣一樣,湖南在育種領域的平臺集聚優勢,也是全國突出。

省科技廳提供的資料顯示,湖南擁有農業相關國家及省部級創新平臺39個,其中包括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國家育種中心或改良分中心。

這些平臺,個個都有絕活。如由湖南農業大學牽頭的“南方油糧作物協同創新中心”是全國農口僅有的兩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之一,創制了一批突破性的材料與品種。中心的技術成果在南方稻區累計應用面積3000萬畝以上、增產稻穀5億公斤以上,增產油菜籽2。5億公斤以上,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達60餘億元。

兩年前,湖南省政府聯合中信集團共建嶽麓山種業創新中心,邁出了整合種業創新資源的第一步,到目前已初見成效。

袁隆平院士團隊攻關超級稻的白葉枯問題時,採用分子育種技術支援育種,大大加速了程序。此後袁隆平院士團隊將更多材料交於嶽麓山種業創新中心的共性技術實驗室進行快速育種。“目前,嶽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已建立多個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圍繞生物技術和資料技術,為動植物育種提供亟需的新基因、新技術、新材料。”該實驗室生產應用研究人員李樂告訴記者。

嶽麓山實驗室今日開工!瞧一瞧它建立國家實驗室的底蘊

(嶽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進行高通量儀器操作。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健攝)

有意思的是,湖南的氣候與生態環境也是育種家的“樂園”。這裡是全國17個具有全球保護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擁有農作物種質資源3萬餘份。“經受了湖南氣候考驗的種子,適應性強。”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說。

如今,湖南商業化育種規模及水平居國內第一。特別是在水稻領域,有AAA級種子企業24家,佔全國總數的20。5%,湖南每年向省(境)外供種4000餘萬公斤,是全國雜交水稻種子產銷第一大省。

嶽麓山實驗室的問世,是湖南在更高格局上整合種業創新資源的非凡舉措。

打贏種業翻身仗,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一支種業創新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正在三湘大地蓄積生成。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