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被冒犯的部分男性將楊笠的部分表達從脫口秀創作文字中脫嵌出來,將其作為楊笠“煽動性別對立”的鐵證,進而透過舉報、抵制等各種手段圍剿楊笠本人。」

<<<

最近,楊笠再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3月18日,

@英特爾芯品彙

釋出了一條楊笠宣傳該品牌膝上型電腦的微博,其中楊笠的廣告詞呼應了她曾在脫口秀節目中講過的段子:“英特爾的眼光太高了,比我挑物件的眼光都高。”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此條微博立即點燃了輿論。

有網友激烈地表達抗議,認為楊笠此前的脫口秀表演已經得罪了不少男性,甚至是在“煽動性別對立”,而“主要面向男性使用者”的英特爾請楊笠做代言,是對男性使用者的再度冒犯。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在部分網友的強烈抵制下,英特爾在一天之內撤下了各平臺上關於楊笠的宣傳物料,但這同樣引起了支援楊笠的網友的不滿。

隨後,圍繞楊笠的代言又引發了一系列風波:楊笠與寶潔衛生巾、海瀾之家、阿迪達斯等品牌的商務合作也遭到了男性網友的抵制,寶潔直播間更是成了男性抵制者和女性支持者交鋒的戰場。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寶潔直播間內的評論

其實,自從去年在脫口秀節目中對男性“普卻信”、“還有底線嗎”的吐槽而引發爭議,楊笠和她的出圈段子幾乎就沒有淡出過公眾視野。如果說,關於“脫口秀不應該是這樣”的批評、“脫口秀冒犯的邊界在哪”的爭論更多地是圍繞作為脫口秀演員的楊笠的創作水平以及脫口秀這種表演形式的討論,那麼,最近愈發升級的“煽動性別對立”的指控、抵制楊笠代言的操作則早已超出了脫口秀舞臺的範圍,升級為一場網路輿論大混戰。

我們不妨從事件的源頭開始說起。

-01-

楊笠不是講性別段子的第一人,為何偏偏是她掀起輿論風波?

在線上的脫口秀表演中,很多女演員都會講性別相關的段子,其中不少帶有女性主義的反思和批判色彩,但具體呈現各有不同。

比如,雙胞胎顏怡顏悅在主題選擇和表達方式上都更學院派,講的段子多是表達對女性受到的性別規訓的不滿,相比起樹立一個明確的靶子,這種對抽象的性別文化和性別結構的批判,幾乎不會讓人感到被針對和被冒犯;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顏怡顏悅的表演

而進入(過)婚姻生活的思文的段子多是圍繞婚姻家庭,借打造“獨立女性”的角色和婚姻中“女強男弱”的關係來製造笑點,相比之下更側重女性的自我賦權。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思文的表演

而楊笠和她們相比就顯得很不同。

最明顯的一點是,

她的文字更加鋒利。

楊笠段子中所說的男性不是某個具體的個人、某種男性角色(如男朋友、丈夫)或是加上限定詞的某一類男性,而是泛泛的“男的”、“男人”;而“明明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男人垃圾”、“男人還有底線嗎”的表達顯然也是更激烈、更具有冒犯性的。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楊笠引發爭議的表演

如果說,“男人垃圾”這樣的表達是因為涉嫌無差別人身攻擊而引起了不滿,

“普卻信”讓部分男性感到冒犯的原因則更值得留意。

很大程度上,這種被冒犯感來自理解的偏差,而這種偏差正是基於男女日常經驗的差別。對於女性而言,“普卻信”傳神地描述了她們時常能接觸到的一類男性——在不受打壓的成長環境中普遍形成了自負、愛說教等男性氣質的一群人,女性的集體喝彩正是基於這種經驗共享的默契;

但對於部分男性而言,由於缺少對性別優勢地位的自我審視,他們不僅難以get其中的笑點,反而將其誤解為“普通人不配自信”。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網友發言

有意思的是,基於這種錯誤理解,對這句話的不同態度也在無意間造成了男性內部的分裂:有人覺得自己沒有感到被冒犯,是因為自己足夠優秀,他們站在吐槽者的一邊,獲得的是“他嘲”的優越感,而非“自嘲”的內省意識;相比之下,另一部分男性代入了“普通人”的位置,認為“普卻信”的嘲諷剝奪了他們作為普通人自信的權利。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網友發言

對於“男人垃圾”的態度差異也造成了類似的分裂,但感到被冒犯的男性往往不甘認同“優秀男性不會被冒犯”的說法,不願相信自己感到被冒犯是因為不夠優秀,因而堅稱但凡是男性都應當對這句無差別的侮辱感到不適,

這種微妙的心態進一步加深了他們的不滿。

-02-

男性觀眾感到被冒犯,有錯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個男性聽了楊笠的段子,的確感到了被冒犯,他有錯嗎?

我們先從脫口秀這種表演形式的特點說起。

脫口秀儘管是舶來品,但近年來也因為從線下走向線上而被大眾所瞭解,人們也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認知:

脫口秀是關於冒犯的藝術,自嘲和他嘲是再基本不過的表達方式。

而從創作的角度來看,脫口秀演員的創作往往基於自身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在性別、族裔、階級等各種維度上佔據弱勢地位的演員有了更多“他嘲的底氣”。

這背後的邏輯是:就算我在表演中吐槽得再狠,在現實處境中我依然不是既得利益者;而被嘲諷的物件也會因為強勢群體的身份而產生愧怍感和優越感交織的複雜情緒,從而中和了被冒犯的不適感。

因此,正如脫口秀演員黃西所說,

“脫口秀是給弱勢群體吐槽強勢群體的機會”

弱勢者冒犯強勢者,是脫口秀領域內的“政治正確”。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脫口秀演員池子曾在專場表演中表示“我想成為河南黑人女性”來嘲諷脫口秀的“政治正確”,此舉引發了爭議

楊笠的段子也的確符合這種“政治正確”。儘管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意識到,但不可否認的是,楊笠的女性身份為她站在性別弱勢地位吐槽男性提供了合法性。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她所有的冒犯都是能被接受的。這也正是為什麼,關於楊笠的表達是否逾越了脫口秀中冒犯的最大尺度,仍有不少爭議。

有人認為,楊笠的部分吐槽是無差別的掃射,“垃圾”、“見(賤)人”等用詞尤為不妥;但也有人認為,楊笠對男性的吐槽相較於脫口秀、相聲等表演中對女性的冒犯,也並不過分,楊笠的反擊具有“以牙還牙”的正當性。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相聲中不尊重女性的表達也遭到了批評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不能以

“開不起玩笑”、“不會欣賞脫口秀就別看”

來壓制不同意見的提出。被冒犯的不適感當然值得被尊重,這與性別無關,而是觀眾與創作者之間(或者說不同觀眾之間)有必要存在的協商空間,因為“脫口秀演員講什麼”、“觀眾愛聽或不愛聽什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觀念的水位,這本身就是一個觀念鬥爭的場域。

但重點在於,這種討論的範圍不應當脫離脫口秀表演的語境。

儘管線上脫口秀相較於線下脫口秀有了更廣的傳播力和更強的曝光度,是一種公共性更強的表演,但它始終是一種表演形式,

楊笠的段子應當被視作“創作文字”來看待,而非嚴肅的觀點表達。

但遺憾的是,現在的局面變成:被冒犯的部分男性將楊笠的部分表達從脫口秀創作文字中脫嵌出來,將其作為楊笠“煽動性別對立”的鐵證,進而透過舉報、抵制等各種手段圍剿楊笠本人。

-03-

支援楊笠,是在支援什麼?

如果被冒犯的部分男性僅僅因為楊笠在表演中的幾句話而不滿,好像完全用不上如此上綱上線、大動干戈。

他們深感被冒犯的原因,似乎不只是幾句話這麼簡單。

在上述提及的

“文字的鋒利”

之外,楊笠性別段子的另一大特點,是她不單純講述女性所經歷過的性別不舒適時刻以及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更是採取了一種審視和剖析男性的姿態來講段子,透過把男性作為客體來呈現女性主體性地位。有人認為,這是部分男性感到被冒犯的本質所在。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硬睌睌的微博

對於男性而言,這種被女性作為客體來調侃和諷刺的體驗實在是不多見,但對於女性來說,這正是長久以來處在不平等的性別結構中的感受。遺憾的是,這種性別反轉的體驗沒能帶來對女性處境的體察,反而再一次點燃了本就糟糕的性別討論空間中積壓的對立情緒,對“被冒犯”的抗議超出了理性表達的範圍,發展為報復式的混戰。

於是我們看到,一邊是以“煽動性別對立”為由向公權力和品牌發起的舉報,試圖全面圍剿楊笠的創作表達和商業代言;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有網友發起“舉報楊笠”的動員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網友投訴楊笠代言

另一邊的民間輿論場中,早已被不同意見群體割據得四分五裂的社交媒體平臺上持續可見對楊笠及其支持者的人身攻擊、對女權的汙名、以及“男拳”“女拳”的激烈對線。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不同平臺的網友發言

但在群體極化和噤聲沉默的夾縫中,也冒出了

“我是男人,我支援楊笠”、“我是女人,我支援楊笠”

等跳出對立姿態的聲援。

由此可見,

對楊笠的支援並非單一性別陣營的聯盟,而是包含了多重含義。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

有網友發起#我是男人,我挺楊笠#的話題

支援楊笠,首先反對的是“煽動性別對立”的指控。

在一定程度上,“性別對立”的說法不僅反映了對性別不平等的誤解,還掩蓋了不平等的現狀:“對立”暗含了一種平起平坐、各自為陣的意味,但實際上,性別不平等是男女在現有的性別結構中佔據了不平等的位置,是高下之分,而非左右之分。即便是把“性別對立”暫且理解為“性別不平等”,那它也不是被煽動出來的,而是已經存在的事實。

其次,對於楊笠及其支持者的人身攻擊乃至安全威脅,絕不僅是為了發洩情緒,更是試圖以恐嚇逼退包括楊笠在內的女性創作者,這種對女性話語空間的擠壓是值得警惕的。而這也正是支援楊笠的第二重含義——不是認同她全部的脫口秀表達,而是反對對女性創作自由的打壓。

退一步而言,撇開性別因素,如果今天楊笠因為表演中有爭議的幾句話就被如此圍剿,在這樣的環境中,明天我們也可能因為一句話落入同樣的境地。所以,支援楊笠的第三重含義,就是抵抗對基本表達權的侵蝕,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有勇氣表達而免於被惡意舉報和威脅的自由。

最後,回到楊笠代言風波中,或許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品牌找代言人究竟是態度和立場的表達,還是對流量的投機和對消費者的討好?影響品牌的選擇,只能透過增強購買力來實現嗎?在消費之外,我們還有別的投票方式嗎?

楊笠代言遭抵制|鋒利文字的冒犯,不是報復式圍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