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全運會|老驥無暮年——記馬術選手李振強

9月23日,陝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馬術團體障礙賽,風雨又至,老將上場。

越過障礙時,李振強身姿矯健,好似少年。但如果把鏡頭往近一推,黝黑的面龐和額頭清晰的皺紋足以說明:他已不再年輕。

全運會|老驥無暮年——記馬術選手李振強

圖為李振強代表廣東馬術隊參加全運會馬術場地障礙團體賽。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年過五旬的李振強是本屆全運會年紀最大的選手之一。東京奧運會歸來,他和兒子李耀鋒再次共同上場,代表廣東馬術隊參賽,獲得團體障礙賽第五名的成績。

他還能騎多久?暮年之時,他用野心、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對於馬術的無限摯愛告訴人們:老驥無暮年。

上馬

20世紀90年代初的廣東東莞活力滿滿,出生於此的李振強在20多歲時開始做生意,並小有成就。馬術,這項在歐洲風靡的運動,也已悄然傳入國內。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到馬術比賽,就想試試。”痴迷速度的年代,青年李振強的夢想是買一輛車,“要走得更快、更遠”,“沒想到,後來在馬背上要過一生”。

開始時,李振強借馬參賽。1995年,他下定決心花費一萬元買回了一匹屬於自己的馬。

李振強喜歡這項運動,尤其是自由馳騁帶來的喜悅。他坦承,那時好強,是在被成績推著往前奔。

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1998年,他接觸到廣東馬術隊,告別“個體戶”的身份,開始職業化生涯。

無數賽場上都有他颯爽英姿的跨越:兩次參加奧運會,多次參加全國馬術錦標賽、全運會……

全運會|老驥無暮年——記馬術選手李振強

圖為李振強在東京奧運會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朱崢攝

李振強的偶像是哈里·斯莫爾德斯,這位來自荷蘭的著名馬術運動員曾是他的教練。“無論是騎行技術、速度、反應力,他都是世界頂尖水平,他能夠調動和發揮出每一匹馬的潛能。”這也是李振強一直以來的追求。

比賽成績好的時候,李振強會給自己的馬額外多喂幾個胡蘿蔔、蘋果。“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感謝。”他說,“是這些馬帶我一點點成長。”

年紀漸長,他逐漸學會享受每一場比賽,但仍期待“展現出最好的狀態”。

父子

剛剛過去的東京奧運會,一張照片記錄下的這一幕讓很多觀眾動容:馬術團體障礙賽現場,當李振強跨過最後一個障礙時,在場地一旁默默觀賽的兒子李耀鋒也做了一個後仰的動作,就像跟隨著父親的律動。

一位是久經沙場的國家隊老將,一位是首次參加奧運會的新兵,父子同場競技,成為佳話。

李耀鋒幾乎是被父親“騙”上馬背的。“他小時候看我養馬、騎馬,接觸的機會很多,但因為從馬背上摔下來過,一度很恐懼這項運動。”李振強回憶,“後來,為了讓他學騎馬,我每天帶他去茶餐廳,美美地飽餐一頓後,再順道把他帶到馬場。久而久之,他又騎上馬背。”

全運會|老驥無暮年——記馬術選手李振強

李耀鋒(右一)在東京奧運會上觀看父親比賽。新華社記者 朱崢攝

“他具有正常的天賦,但是很努力,他堅持下來了,所以比別人要好一點。”李振強這樣評價兒子的競技水平。

“對我們騎手而言,就是需要成熟、冷靜地分析,然後做出準確判斷。”李振強說。

多年來,李振強很少參與其他活動,幾乎都是泡在馬場上。平日裡,吃完早餐,他就去馬廄檢視馬匹的情況,然後上馬訓練。週末時,他會帶著學生在賽場上度過。節假日別人休息時,又多是馬術比賽日。

“這項運動,幾乎需要我們運動員全身心參與其中。”他說。

如今,兒子也參與到馬術比賽中,家和賽場的分界並不那麼清晰。李振強既是父親,也是教練,像調教一匹小馬一樣,“耐心,不急功近利”。

他也有私心:“希望兒子不僅能享受運動本身,也能拉近與世界頂級水平的距離。”

暮年

“養馬、訓練、參賽……沒有一項是容易的。”這是從事馬術幾十年後,李振強的心裡話。

“和世界頂尖水平相比,我們的馬術運動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包括馬匹繁殖、飼養、護理、運動員的培養、參加賽事等等,這一整套的內容和體系仍需要下大力氣發展,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暮年之時,對於李振強而言,傷病和體能下降的現實困境、對更高成績的不懈追求、對於馬術運動的未來發展……這些短時間難以跨越的障礙同時存在,他的緊迫感似乎比以往更甚。

全運會|老驥無暮年——記馬術選手李振強

圖為李振強代表廣東馬術隊參加全運會馬術場地障礙團體賽。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你覺得自己還能騎多久?”這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任何一項運動,都有自己的年齡規律,50多歲,我覺得我還行。”李振強無比篤定地說,“如果真的騎不動了,我還可以做教練。”

“我不會退休的。”停頓了一會兒,李振強又一次強調。

23日的團體障礙賽現場,完賽的李振強婉拒了媒體的採訪,他走向入場處,牽著馬繩,將接下來參賽的學生送入賽場,然後默默地站在臺上,眺望賽場上的一切,就像在送別遠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