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東平湖上,水鳥不再怕“糧荒”

近期,一場公益訴訟增殖放流活動在東平湖大安山水域舉行,100餘萬尾魚苗放入湖中,讓鳳頭鸊鷉、白鷺、須浮鷗等水鳥的“糧倉”進一步豐實。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價值40餘萬元的魚苗,由2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的被告人買單。

去年7月底,當地村民郭某、陸某等2人在東平湖使用禁用的捕撈工具捕撈水產品共計1。2萬餘斤。今年3月,東平縣檢察院對此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後,法院判令2人以增殖放流的方式向東平湖投放魚苗進行生態補償。

東平湖位於山東省東平縣境內,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作為古典名著《水滸傳》故事主要發生地之一,東平湖不僅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樞紐,還是黃河中下游最大的湖泊,對整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意義重大。

每年4月1日至8月31日,是東平湖的禁漁期。然而受利益驅使,前些年非法捕撈現象屢禁不止,東平湖漁業資源一度瀕臨絕境,“糧荒”嚴重威脅水鳥的生存。

東平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王學蘭說,以往非法捕撈案件一般一罰了之,震懾犯罪效果欠佳。近年來,公益訴訟對治理東平湖非法捕撈屢禁不止頑疾起到重要作用,讓東平湖的生態得到有效補償。

“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推廣‘人放天養、放魚養水’生態漁業模式,是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東平縣東平湖管委會副主任付茂魯說,東平湖今年的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魚、草魚、蟹等優良品種1600萬餘尾。

據東平縣委書記馬煥軍介紹,除了增殖放流,針對非法捕撈和汙染難題,東平縣近年來還先後開展了網箱拆除、砂場清理等九大攻堅行動,清除違法建築447處,清理網箱網圍12。6萬畝,讓水質穩定在國家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

東平湖上,水鳥不再怕“糧荒”

經過環境整治後的東平湖“碧波再現”。(受訪者供圖)

鳥類是環境的晴雨表,對生態環境和水體中的水生生物多樣性要求較高。得益於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全球極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野生動物青頭潛鴨近兩年頻繁現身東平湖。

東平湖上,水鳥不再怕“糧荒”

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湖水域,一群青頭潛鴨在水面上空飛翔。(受訪者供圖)

今年2月,東平縣護鳥觀鳥協會在東平湖記錄到1600多隻青頭潛鴨。經專家確認,這群青頭潛鴨為目前國內記錄到的最大單一種群。

據介紹,青頭潛鴨主要分佈於亞洲東部和西南部地區,棲息于山區森林地帶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沼澤等,對棲息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由於過度狩獵和生境惡化等原因,青頭潛鴨種群數量稀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2021年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東平湖發現的青頭潛鴨數量,已經超過2020年調查的全國總量,這與東平湖生態環境改善有密切關係。”曲阜師範大學生態學博士高曉冬說。(記者孫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