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健康科普肌電圖檢查讓神經會“說話”

健康科普肌電圖檢查讓神經會“說話”

肌電圖檢查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心電圖、腦電圖檢查,但是,對於“肌電圖”檢查或許是第一次聽說,尤其是當看到醫生開的肌電圖檢查單時,心裡可能會有一些疑惑。好奇的朋友們於是拿起手機在網路上一搜,這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又是“電擊”又是“扎針”的,想想就覺著有點疼。

其實,肌電圖檢查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可怕,雖然在檢查過程中會有一些不適感,但是這些感覺通常是比較輕微的,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耐受。

肌電圖檢查是什麼?

如同心電圖記錄心臟的電活動,腦電圖記錄大腦的電活動,肌電圖就是記錄神經和肌肉電活動的檢查。專業的肌電圖醫生會使用特殊的電極(包括表面貼片電極和針電極),記錄被檢查者神經和肌肉在主動或誘發時產生的電訊號,透過分析這些訊號來判斷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脊髓前角細胞、神經根、神經叢、外周神經、神經肌肉接頭和肌肉)有無病變以及病變的具體部位。

健康科普肌電圖檢查讓神經會“說話”

類似電工尋找損壞的線路一樣,醫生透過肌電圖檢查尋找神經損害的部位。

國外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將肌電圖檢查應用於臨床,60年代後肌電圖開始在國內大醫院應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肌電圖已經是相當成熟的一項檢查,目前被公認為是神經肌肉疾病臨床檢查的延伸,對神經肌肉疾病的定位診斷和病變程度的判斷提供重要依據。

狹義的肌電圖僅指標電極肌電圖檢查,廣義肌電圖包括:神經傳導檢查、針電極肌電圖檢查和一些特殊專案(包括H反射、F波、瞬目反射、重複電刺激等)。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

肌電圖檢查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當出現以下症狀先去醫院就診,醫生根據患者情況評估後考慮周圍神經系統病變可能時,才會開這項檢查。

健康科普肌電圖檢查讓神經會“說話”

1。 存在頸部和上肢痛,腰背和腿痛,肢體麻木、無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縮;

2。 存在如糖尿病等內科系統疾病,懷疑併發神經或肌肉病變;

3。 骨折或其它外傷後可疑神經損傷等。

做肌電圖檢查的目的

1。 協助確定臨床診斷;

2。 掌握神經損害型別和損害的程度,以協助診斷及查詢病因,並瞭解其預後;

3。 觀察治療後神經和肌肉的恢復情況;

4。 確定神經具體損害部位,為手術或進一步影像學檢查提供依據。

肌電圖的檢查過程

肌電圖檢查時間長短不一,因為全身有很多的神經和肌肉,而且來做檢查的患者臨床症狀也各不相同,所以就需要個體化有針對性的檢查。簡單的專案可能十幾分鍾就結束了,而複雜的專案是需要按小時估計的。

我們通常先進行神經傳導檢查,再進行肌肉檢查。神經傳導檢查是用電流刺激神經,用表面電極在肌肉上記錄到一個電活動,患者會感覺到有些輕微的麻木和疼痛,也就是大家口中描述的像被電擊了一下似的。針電極肌電圖檢查是將針電極插入被檢肌肉,觀察肌肉放鬆時和自主收縮時的電活動,針電極只是用於記錄肌肉的電活動,所以不會有電刺激的感覺,只是扎針部位略有一點酸脹感。

整個檢查過程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耐受,而且通常不會對神經和肌肉造成損害。少數患者可能有扎針部位肌肉痠痛、少量淤血和肌酶暫時輕度升高,一般幾天後就會恢復正常。

健康科普肌電圖檢查讓神經會“說話”

尺神經的運動(左)和感覺(右)神經傳導檢查

健康科普肌電圖檢查讓神經會“說話”

第一骨間背側肌的針電極肌電圖檢查

檢查需要注意什麼

1。 因為通常檢查時間較長,所以需要提前預約。預約成功後請注意閱讀注意事項。

2。 建議檢查前一天洗頭、洗澡,不要塗抹含油脂的護膚品,穿著保暖和寬鬆的衣褲,需要暴露肢體等部位進行檢查。

3。 檢查前可以正常飲食。空腹狀態下行針電極肌電圖檢查易出現低血糖反應。

4。 檢查過程中積極配合檢查人員,若有任何的不適都要及時說明,患者有權終止檢查。

5。 放鬆心態。肌電圖檢查沒有那麼可怕,疼痛和恐懼通常是可以耐受的。

不適合進行肌電圖檢查的包括:

1、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應避免行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2、植入心律轉復裝置或除顫器的患者,應諮詢心臟專科醫生;

3、存在出血傾向患者不宜做針電極檢查,應仔細評估該檢查必要性及風險;

4、意識障礙或有精神症狀患者應諮詢相關專科醫生檢查的必要性。

編輯: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