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近視矯正亂象叢生:OK鏡不OK、降度鏡難降度……眼科專家:各類產品有效率幾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 | 周文猛,編輯 | 韓大鵬,鈦媒體經授權釋出。

今天是全國愛眼日。

根據國家衛健委2021年公佈的資料,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人數超過1億,近視低齡化問題突出。

多數家長很是心急,他們想盡辦法緩解孩子近視,但一些不法商販和個體組成的“圈錢”套路,也在悄然上演。

據新浪科技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各種近視眼治療方案層出不窮:有人打著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有人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也有人高價兜售角膜塑形鏡(OK鏡)進行角膜塑形治療……

但目前來自消費端的反饋是,“許多近視眼治療效果並不理想,近視‘治癒’騙局多。”

今天我們開始探究這個問題:亂象叢生的近視眼治療市場中,到底有沒有特效產品?父母們又該如何為自己的孩子操心?

OK鏡不OK,降度鏡卻降度難

根據OK鏡的宣傳資訊,即角膜塑形鏡,是一種採用可逆性非手術的物理矯形治療方法,能夠有效阻止近視眼發展的工具。只不過這一項嚴肅的眼科治療產品,如今在市場的推動下,正逐漸演變為包治近視的神奇眼鏡。

“晚上佩戴八小時,白天不用戴眼鏡”,“一覺醒來,近視不見了”。一系列耳熟能詳的OK鏡廣告語,在讓這款“在睡夢中就能摘掉眼鏡”的近視眼治療產品染上越來越多“傳奇色彩”的同時,也正在醞釀著越來越多的營銷欺騙和消費者傷害。

兩年前,劉女士就在青島麥迪格眼科醫院的推薦下,為近視的孩子配了一副角膜塑形鏡,夜間佩戴,白天摘下。據廠家宣稱,佩戴OK鏡孩子每年的增長度數能控制在50度以內,然而在花了一萬多元,佩戴OK鏡超過一年之後,卻發現孩子雙眼的近視度數竟增加了近200度。

據劉女士介紹,在佩戴OK鏡之初,孩子就不太適應,並出現了一系列應激反應,伴隨出現雙眼紅腫、瘙癢等慢性結膜炎症狀,其間還不得不停止治療眼部過敏情況。但在麥迪格醫院院長及主任醫師的建議下最終繼續佩戴,但卻在一年多後檢查中發現,孩子一隻眼近視度數長到了350度,另外一隻長到了375度,平均長了近200度。

劉女士的情況並非個案。在今年3月14日由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釋出的2021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件,其中一起案例便與OK鏡相關。據該案例介紹,丁某在2015年至2017年間向某益視公司購買角膜塑形鏡產品,但卻在佩戴角膜塑形鏡兩年後,出現右眼視網膜脫離情況。

對此,丁某向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某益視公司、某視康公司和某視通公司構成欺詐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最終法院調查發現被起訴公司在向丁某銷售OK鏡時所持有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已過期,屬於違法經營。法院同意起訴人請求,並要求被起訴物件三倍賠償起訴人經濟損失。

兩起案例中,被外界傳為“治近視”神器的OK鏡,卻在一部分消費者使用時出現了完全相反甚至有害的效果。

第三起案例來自12歲的小女孩莉莉,她因為雙眼調節不足、集合不足、外隱斜,本該透過調節、集合訓練來增強調節力、減少外隱斜,卻因配戴了雙光加視近稜鏡的“降度鏡”,與患者的視功能檢查資料完全相反,最終導致視力不降反增400度。而在此之前,新晚報還曾刊載過“10歲女孩戴三年‘降度鏡’,度數不降反增500度”的新聞。

在家長們幫助孩子解決近視問題的道路上,因不慎選擇了不合規的商家佩戴了不正確的產品,最終導致孩子近視問題難以真正解決,治療近視眼的OK鏡不再OK了,降低近視度數的“降度鏡”也開始難以降低度數。

OK鏡不OK,降度鏡卻降度難

據茗視光醫師、前同仁醫院眼科大夫張晶對新浪科技介紹,事實上,目前市場上用於控制並防治近視眼的產品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OK鏡、框架離焦眼鏡、低濃度阿托品以及離焦軟鏡。這四種近視眼防治手段中,OK鏡每年佩戴者近視度增長50度以內的有效性也僅為50%-60%,框架離焦眼睛的有效性則在30%-40%之間,低濃度阿托品的有效度也在50%左右。

“並沒有一種近視防治產品能夠保證100%的有效近視防控。”張晶稱,根據不同孩子的用眼情況及治療配合程度不一,以及父母經濟條件不同,最終不同的孩子都會選擇不同的近視眼防治方案,而最終這些方案所能達到的有效治療情況,也並不一致。

事實上,對於近視眼矯正領域層出不窮的過度營銷事件,早在2019年,教育部等多部門就已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明確要求機構或個人不得在營銷中使用“康復”“降低度數”等表述誤導公眾。在由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中也曾明確指出,“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癒”。

張晶表示,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將OK鏡等近視眼治療產品納入“三級醫療器械”(即國家危險性級別最高的醫療器械),家長在購買相關產品及配套服務的時候,建議一定要帶孩子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個性化驗配。

“從不同產品的提供推薦,以及後續的準確驗配和後續複檢治療,再到最後的產品更換等長期服務,近視眼治療是一個多維度的事情,不是單一一個因素能夠決定的,一定要選擇一個專業靠譜的醫療機構,才能更加地有保障。”

近視雖不能治癒,但可防可控。除先天遺傳因素外,後天的不科學用眼習慣是主要肇因。張晶建議道,“除了配合開展治療之外,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學生還應該儘量減少‘讀屏’時間,應該每天保持兩小時以上課外活動時長,同時保持正確的學習姿勢。

“這些都是非常基礎同時大家也知道的愛眼護眼常識,但是大家真正能夠做到的還是很少。”張晶認為,愛護青少年乃至於每一個人的眼睛,從最基本的愛眼小事做起極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