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文博界要大力培育“工匠精神”

《中國文物報》 7 月 8 日一版刊載了署名為躍森的文章—— 《文博界需要工匠精神》,該文對 “工匠精神” 的內涵、 “工匠精神” 在文博行業中的作用、 富有 “工匠精神” 的文博人所做出的特殊貢獻都作了言簡意賅的闡明。

文章雖短, 闡述的道理卻很深刻。 讀了以後,受益多多。 狗尾續貂, 我想說說文博界要大力培育 “工匠精神” 這一話題。

之所以要說這個話題, 是因為我覺得文博界的 “工匠精神”乃至“工匠意識”還是不那麼強烈,儘管像故宮這樣一流大館中聚集了一批“專心執著、兢兢業業”的維修、修復大師,但無論是與我國有四千多座博物館的實際需要相比,還是與我國“雙遺”(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的實際需要相比,文博界所擁有的“能工巧匠”都是遠遠不夠的。

先說說我國眾多博物館的實際需要。我從業於基層博物館,對大館這方面的情況不太瞭解,但我知道有些基層博物館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別說是“維修、修復大師”了,就是掌握基礎技能的人才也很難見到,比如說書畫裝裱師。眾所周知,書畫是博物館藏品中最常見的一個門類。但因為館中無人會書畫裝裱,這些博物館只得“仰仗他人” 。至於考古發掘的青銅器、陶瓷器如有破損,雖然它們“重見天日” , 但因沒人修復, 也只能委屈它們沉睡在臨時庫房裡。 此外, 文物複製也需要工匠, 需要博物館人有 “工匠精神。 ”

近幾年, 博物館展陳發展很快, 新建博物館基本陳列的面世、 原有基本陳列的提升都需要大批文物來支撐。 然而,徵集文物又極其不容易。 民間收藏者手中的文物還可以花費口舌、 花費資金去徵集, 一些兄弟博物館或在具有博物館性質的單位手中的文物, “割愛” 的很少。 在這種情況下, 只有 “複製” 一條路可走。 鹽城中國海鹽博物館在近期做的基本陳列提升工程中就遇到這樣的事情, 如淮南煎鹽時必須懸掛的火伏牌、老字號玉泰號鹽店的官鹽牌。 就是走 “複製” 的這條路, 沒有工匠是不行的。 如果博物館自己有這方面人才, 開展工作就可以得心應手。 還有, 文博界近年倡導要 “讓觀眾把博物館帶回家” 。 開展此類工作, 恐怕也需要博物館人有 “工匠精神” , 有相當的技藝。

再說說我國遺產保護的實際需要。 各級政府十分重視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投入了必要的人力、 物力和財力,文博界在其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與之同時,政府的各級部門,特別是文化部門也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 ,摸清“家底” ;採取了“非遺專案 (技藝) 等級申報”措施,促進“傳承” 。不說動嘴的,有些動手的“非遺專案(技藝) ”無疑屬於“工匠”範疇。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雖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中能看到文博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但很難見到有文博人願意學習“非遺技藝” 。說實在的, “非遺技藝”之所以要保護、要傳承,是因為有些“非遺技藝”生命力不強。 以風為動力、 用於對農田進行灌溉的大風車曾是蘇北的裡下河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 製作大風車的木工也被人尊稱為 “大師傅” 。 事過境遷, 現在的蘇北農村已經見不到大風車了。 為了進行保護, 蘇北某地把大風車的製作上報為 “非遺技藝” , 並獲得了 “省級非遺” 的稱號, 並確定了傳承人。 然而, 有了 “師傅” , 並不一定就有 “徒弟” , 誰願意去學這種“無用武之地” 的 “屠龍術” ? 如果文博人介入其中, 可能會改變這種窘況。 另外, 文博人如果掌握了一些與本館陳列、 展覽相關的 “非遺技藝” , 現場演示, 可以增加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趣味性, 可以幫助博物館人卓有成效地開展 “互動” 活動。

文博界為了大力培育 “工匠精神” , 強化“工匠意識” , 能否要求博物館每個從業人員都要鑽研一門與本館業務相關的學問、 掌握一種與本館業務相關的技藝, 並要納入考核、考績——當然要從領導開始。

如果一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學富五車,又 “身懷絕技” , 相信這個館的業務工作也必定會 “再上新臺階” , 必定會令世人 “刮目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