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最高法釋出司法解釋及10個典型案例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森林生態環境

□ 本報記者 張晨

森林作為與溼地、海洋並列的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態功能。

為加強對森林資源民事糾紛案件的審判指導,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開新聞釋出會,釋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森林資源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及10個典型案例。這批案例體現了人民法院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對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法律適用規則的有益探索及經驗總結,涉及長江防護林保護、黑土區周邊荒山治理、森林火災防治、綠色金融等多方面內容。

堅持生態優先

最高法副院長楊臨萍介紹說,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領域立法程序不斷加快。民法典構建了綠色原則和綠色條款的規範體系,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制度規則,森林法確立了生態優先、保護優先、保育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林地、林木交易日益增多,訴訟糾紛亦相應增加。破壞森林資源引發的公益訴訟在生態環境保護案件中佔相當比重。2019年以來,全國各級法院審結涉及森林資源的一審案件403989件,其中民事案件268180件。”楊臨萍說。

在此次釋出的10個典型案例中,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訴張某奉、趙某輝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一案,法院判令毀損三峽庫區長江防護林的行為人,限期就地繼續履行補植復綠、管護撫育義務,依法保障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修復。

黑龍江省穆稜市某村委會訴常某春林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定承包人未履行合同約定的黑土區周邊荒山治理、防治水土流失等主要義務,構成根本違約,依法判令解除合同、返還土地並賠償損失,有效避免黑土區生態環境損害擴大。

浙江省遂昌縣人民檢察院訴葉某成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中,法院考慮到補植樹苗有季節性要求,創新適用先予執行司法措施,責令被告根據專業修復意見,在適宜種植時間履行補植義務,最大限度保障生態環境修復效果。

依法保護產權

“人民法院貫徹落實民法典綠色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在尊重契約精神、促進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同時,注重對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制度的維護,推動森林資源有序合理利用。”最高法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劉竹梅說。

楊某家訴貴州省安龍縣某村二組等林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定合同終止時雙方對地上林木處理的約定,未違反公益林保護、林木採伐等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判令林地所有權人依約為經營期限屆滿的林業經營者出具申請辦理林木採伐許可的相關手續。

安某堂等54人訴山西省五臺縣某村委會及第三人郭某華、張某如確認林地承包合同效力糾紛案中,法院認定第三人未對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式進行合理審查,不能認定為善意交易相對人。

與此同時,法院落實國家綠色金融政策要求,依法支援金融創新,促進林業與銀行業、保險業互惠共贏,為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益司法樣本。

江西省某農商行訴陳某珍等5人森林資源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中,法院對林地林木抵押登記效力予以確認,依法保護擔保物權人優先受償權,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有序開展綠色信貸業務。

湖北省某林業科技公司訴某財產保險公司森林保險合同糾紛案中,人民法院在查明森林火災面積、損失程度及賠償金額的基礎上,依法支援林業經營者索賠請求,幫助其在災後迅速恢復生產,有效增強市場主體投資信心。

“這兩起案例助推綠色金融,打通了森林資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劉竹梅說。

護航綠色發展

楊臨萍介紹說,《解釋》堅持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森林資源,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加大對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的懲治追責力度,切實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此次釋出的案例中,人民法院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依法懲處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雲南省瀾滄縣人民檢察院訴歪某毀林種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中,被告人為追求短期經濟利益,造成國有公益林大量毀壞。法院對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積極促成調解,透過“刑罰+修復”的責任方式,有效維護古茶林生存環境和當地群眾長遠利益。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訴河南省新鄭市某鎮政府、新鄭市某莊村委會等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中,被告為建設工程專案,違法移栽導致古棗樹大面積死亡。法院根據專業意見,結合受損森林資源的生態環境服務功能,合理確定被告應承擔的生態環境修復和賠償責任,並責令其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和警示基地。

“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人民法院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依法懲處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努力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生生不息、代代傳承。”劉竹梅說。

楊臨萍說,人民法院將以《解釋》的出臺為契機,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強化守護綠水青山的職責使命,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河湖、溼地等自然生態協同保護治理,鞏固增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為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張晨)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