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摩托羅拉創始人保羅·高爾文:一個人活著就得戰鬥一輩子

作為曾經不折不扣的手機巨頭,摩托羅拉如今的表現確實算不上好。儘管2021年,其全球手機出貨量超過5000萬臺,但畢竟不再是第一梯隊。而因在國內市場鮮有發聲,不少人甚至以為摩托羅拉這個品牌已經消失。

摩托羅拉創始人保羅·高爾文:一個人活著就得戰鬥一輩子

保羅·高爾文/來源:The Automotive Hall of Fame網站

當然,這一切都不能讓保羅·高爾文(Paul Galvin)的光彩磨滅絲毫。

在摩托羅拉如日中天的時代,高爾文曾一度是各種勵志故事裡的主角。很多人熟知他小時候做爆米花生意的故事,由此判斷那時他已顯現出對商業的天賦。的確是,這個窮小子在“一戰”後看到了新工業即將爆發的前景,並在兩度合夥創業失敗後,再度鼓足勇氣,以區區565美元創辦了高爾文製造公司,也就是摩托羅拉的前身,從此開啟了摩托羅拉開創性的歷史。

倏忽百年。

有人評價高爾文,說他既不是偉人也不是天才。確實,高爾文字人並無顯著的科技創造,且公正地說,摩托羅拉真正的輝煌頂峰期是由他的接班人創造的。但作為一名大時代中的創業者,他眼光敏銳、思維靈活、性格堅韌,終其一生都充滿激情與活力;同時他注重團隊力量,善於識人用人。在波瀾起伏的歷史洪流中,他不但造就了屬於自己的扁舟,而且將人類帶入了充滿奇思妙想的新通訊時代。

“三大信條”

1895年,在國人的記憶裡,《馬關條約》的簽署應該是最深刻的。也在這一年,美國GDP總值首次超越大清國,躍居世界第一。當然,因為主體產業不同,二者的比較並無多大意義。

這一年6月底,高爾文出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一個名為哈佛的小鎮。哈佛鎮是鐵路交叉點,多有火車在此停留,這給小鎮周邊的孩子們創造了絕好的生意機會。稍稍長大,高爾文便加入這一行列中。不過,雖然同樣是向火車乘客兜售爆米花,但高爾文腦瓜靈活,不侷限於常規。包括改進銷售工具——自制推車,升級產品——往爆米花里加入奶油和鹽,擴充產品線——當火車被大雪封住時趕製三明治、夏天則推出蛋卷冰淇淋,凡此種種,都是這個少年的商業創新。

事後看來,這隻能歸因於天賦。因為那時高爾文的視野還並不寬廣,實際上直到18歲時,他才為上大學第一次走出哈佛鎮。而因此後家境迅速衰落,他在大二結束後便不得不輟學。彼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急於增強國防力量,年輕的高爾文於是有了近三年的軍旅生涯。也是在這期間,他第一次接觸無線電通訊,並沉澱了未來將對他大有裨益的管理常識:團結成一個集體才更有力,一名好士兵一定要支援他的上級,一個好軍官一定要照顧他的戰士。

當然,這段經歷對高爾文帶來的更深影響在於人生觀,正如他在給母親的信中所寫那樣,“我把每一次新任務當作一次新的戰鬥,我已懂得一個人活著就得戰鬥一輩子。”

帶著深刻的人生蛻變印記,1919年春,高爾文退役了。

這一年,美國並不安穩。年初,波士頓的蜜糖爆炸事件驚駭全國;夏天,芝加哥又爆發了激烈的種族暴亂。但無論如何,受益於一戰中經濟實力擴張以及戰後新的經濟復甦增長計劃,當歐洲各國尚在喘息之際,美國經濟卻一改戰前的低迷狀態,呈現出日漸繁榮的趨勢。

高爾文時刻準備“參戰”。他先是在芝加哥一家蓄電池公司打工,1921年又應一位老友邀請,合夥在威斯康星州創辦了一家蓄電池廠。

但1920年到1921年期間,因一戰結束後軍事訂貨驟停,美國出現短暫的經濟危機。加之選址不利交通,對笨重的蓄電池產品來說形成很大的劣勢,高爾文的第一次合夥創業只堅持了兩年便以失敗告終。不過,無線電行情依然在不可阻擋地向好。1926年,不甘心的朋友再度找到高爾文,二人在芝加哥重組公司。這一次,交通問題解決了,而且高爾文還開發出一種新產品,可以替代笨重的乾電池。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公司一度發展不錯。但因新品投放市場後出現故障,兩年後公司再度被查封。

摩托羅拉創始人保羅·高爾文:一個人活著就得戰鬥一輩子

高爾文兄弟/摩托羅拉官網

屢戰屢敗。但堅韌的高爾文已經認定了創業之路,不肯再回頭。1928年9月25日,33歲的高爾文又和弟弟一起,在芝加哥的一間出租屋裡創辦了高爾文製造公司。啟動資金僅有565美元,員工5名。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次他可以做得更好。因為之前的創業失敗猶如預演,給他提供了寶貴的教訓和更強的勇氣。他在日後曾總結支撐公司發展的三大信條,包括:與自律和才華橫溢的人為友;將每位員工視為公司最寶貴的財富;不做“今天”的生意,而是要試圖贏得明天,做有發展前景的新事業。

可以說,高爾文製造公司後來的發展之路,正是對這三點的實踐闡釋。

苦盡甘來

和前兩次創業一樣,高爾文這次起步很是順利。

公司主營當時流行的收音機,產品甫一上市就供不應求。但好日子總是太短,僅僅在不到一年後,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蕭條開始了。因來不及甩賣庫存,公司危在旦夕,高爾文似乎又將陷入每次創業堅持不過兩年的魔咒。

生死存亡之際,敏銳的市場嗅覺挽救了他。彼時的美國,汽車已成支柱產業之一,無線電也蓬勃發展。但二者的結合體,汽車收音機卻未普及——汽車行駛中巨大的靜電雜音總會將所有音波全部覆蓋,更何況把收音機安裝到並未預留相應裝置的汽車裡也是個大難題。

儘管這只是一個細分市場,但高爾文在仔細琢磨後認為,只要解決了現有痛點,市場潛力是巨大的。說幹就幹,他和團隊成員全力以赴投入設計和試驗。到1930年6月,終於研製出一臺效果不錯的樣機,它成功解決了靜電雜音問題,當汽車發動機運轉時,依然能清晰地聽到收音機播放的內容。

開著這輛安裝有樣品的汽車,高爾文前往亞特蘭大,參加“無線電製造商協會會議”。沒有展位的他別出心裁,將汽車直接停在會場外的必經之路上,並把收音機音量開到最大,由此輕鬆贏得了十幾臺訂單。

摩托羅拉創始人保羅·高爾文:一個人活著就得戰鬥一輩子

5T71/來源:摩托羅拉官網

成果尚不顯著,但足以堅定高爾文將汽車收音機死磕到底的信心。返程之後,他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繼續鑽研產品,包括對收音機調諧杆、天線、電池均進行了改進和多次除錯,為進一步排干擾,還增加了聲音抑制器。最終,正式產品5T71成功投產。高爾文興奮地將產品命名為摩托羅拉(Motorola),“Motor”代表汽車的引擎,“ola”意為收音機裡歡快而悅耳的聲音。

這一次,高爾文終於否極泰來。作為“市場上第一臺商品化的汽車收音機”,5T71非但效能良好,且其設計可匹配當時流行的任何一款汽車,一時間成為車載收音機的代名詞。截至1930年年底,高爾文製造公司儘管虧損3000多美元,但成功存活了兩年以上,且當年銷售額達到28。7萬美金,遠遠打破過往記錄。次年,高爾文在擴產的同時,又成立了公司的推銷機構,生產和市場兩手抓,摩托羅拉走上疾馳之路。

但如果以為考驗至此已結束,就未免太樂觀了。

接下來,因有人質疑車載收音機分散了駕駛者的注意力,導致交通事故上升,不少州開始討論安裝汽車收音機是否應被禁止。好在資料並不支援這一推論。但安裝難度太大著實嚇退了一大批意向消費者,另外有些人好不容易鼓搗上了,也往往因安裝不當導致收音機播放效果不佳,這顯然嚴重阻礙了汽車收音機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針對這一瓶頸問題,高爾文反覆思考,先是於1930年年末出版了《摩托羅拉汽車收音機服務手冊》,內含8張草圖,詳盡指導使用者看圖學習安裝。與此同時,他還開始廣泛建立“摩托羅拉授權認證安裝服務站”,甚至親自帶隊,為各地的經銷商提供安裝培訓。隨著成熟安裝隊伍的建立,安裝難題終於得以解決。

憑藉汽車收音機這個黃金牛產品,大蕭條期間,高爾文製造公司逆流而上,在蕭條第一階段結束後更進入令人豔羨的輝煌期。1935年,其汽車收音機產量已從1930年的3。4萬臺躍升至119萬臺,增長至35倍!1937年,公司年度營業額超過700萬美元,對比9年前不足千元的啟動資金,簡直不可想象。

這一年年底,美國經濟再度滑坡,掀起新一輪倒閉潮,到1938年,美國收音機行業徹底陷入集體危機。高爾文製造公司在1936年剛剛新投產了家用收音機產品,按說也不能倖免。但有賴於高爾文歷經無數次教訓形成的精準預見,大多經銷商按照他的命令,提早削價清空了庫存。這一年,高爾文製造公司銷售銳減,被迫大量裁員,但在同行業哀鴻遍野之際,還是成功地活了下來。

戰爭機遇

危機感極強的高爾文,不但對市場起落判斷精準,對政治態勢也同樣敏感,因為他深知,商業總不可避免地與政治緊密相連。早在1936年,公司尚在陡峭上行時,他已預感到戰爭即將來臨,而作為一個企業,能在戰爭中保全的最好方法,自然是生產適應軍事需要的產品。尤其在1938年元氣大傷之後,高爾文的這一思路愈發清晰,願望也愈發迫切。

果然,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積極備戰,開始對戰用無線通訊展開研究,並製造出第一臺無線揹負式步話機,但效果不佳。得知訊息的高爾文迅速派出工程師奔赴軍營,著手研製輕型、便於攜帶的無線電話機。

猶如當年研發汽車收音機一樣,高爾文帶領工程師們夜以繼日的反覆試驗,成功解決了重量和天線問題。1940年,SCR-536無線步話機正式定型,1941年7月量產。這是世界上第一款手持對講裝置,重量只有2。3千克。但其有效通話距離比較短,只有1英里左右。軍事指揮官們對這個小東西的實戰效果其實半信半疑,最初只給了高爾文製造公司少量合同。但高爾文字人深信,透過持續改進,這個產品可以變得更為強大。

摩托羅拉創始人保羅·高爾文:一個人活著就得戰鬥一輩子

SCR-300/來源:美國陸軍戰爭部技術手冊 TM11-242 的插圖

1942年春,升級版SCR-300正式定型,它比SCR-536重很多,達到14。5千克以上,但有效通話距離能達到3公里。1943年8月的太平洋戰場上,SCR-536小試牛刀,此後多個美軍活躍的戰場上都留下了它的身影。事後統計,在整個二戰期間,SCR-300累計生產了5萬部,SCR-536則超過了13萬部。

可以說,戰爭讓高爾文收穫了太多,包括公司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的增長,以及聲名。1941-1945年,高爾文製造公司與軍方的合同總額高達近2。5億美元,年銷售額超過8000萬美元,藉此成為絕對的行業老大。與此同時,美國陸軍部和海軍部先後五次授予公司三等獎章,高爾文字人則不但被陸軍部授予獎狀,還當選為無線電業製造商協會主席。

不過,高爾文並沒沉浸在這種勝利中太久。既有戰中、就有戰後,歐洲戰場硝煙未散之時,他已經開始考慮戰後該如何從軍用產品向民用產品轉型。戰前在汽車收音機和家用收音機方面的積累依然可以發揚光大,但這還不夠。將軍用無線電領域的優勢複製到民用產品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他先是深度開發警用市場,1946年又專門撥出100萬美元,組建了240多位工程師的團隊來研發新品。這一年10月,貝爾電話公司的車載無線電話服務啟動,運用摩托羅拉品牌的通訊裝置撥打出第一個電話。次年,高爾文正式將公司更名為摩托羅拉公司,在後來的很長時間裡,這個名稱都是無線通訊的代名詞。

摩托羅拉創始人保羅·高爾文:一個人活著就得戰鬥一輩子

摩托羅拉廣告/來源:The Automotive Hall of Fame網站

緊接著,1947年,摩托羅拉推出自己的第一臺電視機,以遠低於同類產品的價格橫掃市場,電視機迅速成為摩托羅拉的又一主力產品線。1948年,摩托羅拉又推出了第一部商用對講機。而在原有優勢產品——汽車收音機方面,摩托羅拉也達成了又一次飛躍。透過收購福特的供應商,它得以和福特直接合作,這開啟了它和汽車品牌商更緊密的合作史。

未雨綢繆顯然為摩托羅拉贏得了先發優勢。當戰後大量公司因軍事訂單驟停進入緊縮時,摩托羅拉既沒有裁員,也沒有減薪。在經歷1946年上半年短暫的小幅虧損後,當年下半年,摩托羅拉即進入盈利期。到1954年,摩托羅拉的銷售額已超過2億美元,在美國無線電行業中遙遙領先。

人的力量

身處時代洪流的顛簸之中,摩托羅拉一次又一次搏擊成功,身為創始人的高爾文當然功不可沒。實際上,除卻敏銳的市場預判力、堅韌的毅力之外,高爾文在內部管理上同樣出色。P和L構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字母,它們既是“利潤”(profit)和損失(loss),更是“人”(people)和“愛”(love)。據說,高爾文曾多次說過,“摩托羅拉一無所有,它所擁有的就是人的力量。”

的確。高爾文秉承的三大信條中,兩條都和人有關。他以自身的超前視野吸引了許多頗具才華或特長的人,彼此相互成就,為推動摩托羅拉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比如在早期他找到廣告人員維克多·歐文,後者策劃了摩托羅拉第一次全國範圍的廣告促銷活動,包括引入舞臺廣告、大型公路廣告等在當時非常新穎的廣告形式,效果斐然。又比如在二戰中研發手持無限電話機SCR-536的同時,高爾文還請到當時無線通訊領域的專家、康涅狄格大學教授諾布林等人,由此才有了SCR-300的誕生。

在日常對員工的管理上,高爾文也確實做到了“將每位員工視為公司最寶貴的財富”。他非常明白,企業的發展依靠員工的全身投入,只有以激動人心的遠見方能贏得員工的認同。與此同時,他極為注重激發員工,鼓勵討論,並不打壓異議和歧見,以給員工發揮的空間。他常常能記住員工所犯的錯誤,但為的是觀察他們是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

在企業渡過最初的艱難期後,高爾文還在公司實行了股份制,以讓奮鬥者共享收益。儘管他有時也會發怒,但對屬下發自內心的尊重。他的辦公室裡除了自己的辦公桌,還擺有一大圈沙發,為的是和同事商討工作時,大家一起坐到沙發上,彼此位置持平,而非區分為領導者和聽命者。對員工的日常生活,他也很是照顧,甚至會對員工酗酒問題親自幹預,當員工家人生病,他也會打電話幫忙。

摩托羅拉創始人保羅·高爾文:一個人活著就得戰鬥一輩子

羅伯特·高爾文/來源:ETWH網站

高爾文的兒子羅伯特·高爾文(Robert L。 Galvin)驗證了這一點。他曾說:“家父督促我們擁抱民眾,向所有人伸出雙手,獲得他們的領導才能,不錯,是獲得他們創造性的領導才能……”

1959年11月,在創辦摩托羅拉31年之後,64歲的高爾文因白血病離世。就在他去世之前的幾年裡,摩托羅拉以及他本人依然在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1955年,摩托羅拉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批商用高功率電晶體,1956年推出首款無線傳呼機。同年,美國電子工業協會授予高爾文榮譽獎章,這也是美國電子行業的最高獎勵。兩年後,美國發射探險者一號無人駕駛人造地球衛星,摩托羅拉提供了無線通訊裝置。

高爾文去世後,他的獨子羅伯特·高爾文繼承了家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羅伯特在任期間,摩托羅拉達到輝煌的頂峰,成為真正的跨國電信裝置及消費電子巨頭,堪稱一個時代的巨人。

可惜,時代變遷。錯誤的戰略決策以及內部管理上多年積累的沉痾,最終導致巨輪偏航。而今已兩度易手的摩托羅拉,或許正在等待它的下一個英雄出現。

【附:保羅·高爾文生平】

1895年6月29日,出生在美國伊利諾斯州哈佛小鎮;

1913年, 考入大學,兩年後因家境退學;

1916年, 參軍加入一戰,3年後退役;

1921年, 與朋友合作創辦斯圖爾特電池公司,失敗後重組,再次失敗;

1928年9月25日,成立高爾文製造公司,兩年後推出首個可以消除引擎蓋靜電干擾的車載收音機,逐步邁入正軌,並於二戰期間因研發出軍用無線電立下功勞,1947年公司更名為摩托羅拉;

1959年去世,其子羅伯特·高爾文接任公司總裁,將摩托羅拉由一家警用無線電裝置商、電視商轉型為領先電子公司。

參考資料:

1。《晶片戰爭-29:路都是走出來的,堅定矽週期之方向》,知乎;

2。《摩托羅拉創業者的風采:保羅·高爾文的一生》,人民日報出版社;

3。《100年來,我們在汽車裡聽音樂》,汽車商業評論;

4。《揭秘高爾文家族的傳奇史》,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