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兩年虧損近兩億,產業痛點待破,億華通再度衝刺港股如何突圍?

8月伊始,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華通”)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香港主機板掛牌上市。這是繼今年1月27日,億華通遞表失敗後,再次衝刺港股。

從新三板轉向創業板,融資13。5億元成為國內氫燃料電池領域上市第一股;如今億華通將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場,試圖實現“A+H”的佈局。對此,億華通方面解釋稱,這是根據公司業務發展情況,拓寬融資渠道,為了股權結構的多元化。

近年來,隨著雙碳戰略目標的推進,業內對氫燃料電池的產業化扶持力度和研發力度都在加碼。對於如何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負責人陶棟豔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首先要重點突破關鍵領域的技術研發。

A股上市兩年虧損近兩億,毛利率持續下降

億華通主營燃料電池系統;近年來其與車企的合作不斷加速。2018年億華通與豐田、北汽福田達成合作意向,三方聯手打造氫燃料電池客車;去年6月,豐田聯合億華通、中國一汽、北汽、廣汽、東風汽車等合作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面向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開展研發工作;今年6月,福田汽車擬與博世創投、博原嘉成、億華通、福源智慧共同出資成立北京卡文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身處氫能風口,億華通的業績並未“起飛”。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2021年億華通淨利潤分別為4590萬元、-976萬元、-1。85億元。對於虧損的原因,億華通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是就應收賬款的重大減值虧損計提撥備、僱員人數增加、持續投資研發新品等原因導致。

此外,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2021年億華通的毛利率分別為44。5%、43。2%和37。5%,呈現持續下降趨勢。毛利率的下降或與其“價格戰”有關,從億華通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發現,其主要營收來源是燃料電池系統銷售。目前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整體市場需求有限,但市場前景讓參與者不斷增加,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價格戰興起。億華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燃料電池系統銷售均價從2019年的2萬元/千瓦降至2021年四季度的9000元/千瓦。

另外,招股說明書顯示,由於2019年-2021年應收賬款金額佔同期營收比重皆超過100%,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2019年-2021年,億華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1。79 億元、-2。03 億元及 -0。92 億元。

市場競爭加劇,氫燃料電池車滲透率如何快速提升?

廣發證券分析稱,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氫燃料電池應用前景廣闊,發展潛力比較大。中泰證券認為,2022年將是氫能及燃料電池行業的爆發元年,十四五期間各地的政策出臺和產業的本土專利研發速度以及商用車市場的銷量都進入加速車道。目前,除了正在謀求港股上市的億華通之外,捷氫科技、國富氫能等正在衝擊科創板;未勢能源、氫途科技、愛德曼氫能、國氫科技等多家燃料電池相關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相繼完成融資並明確提出上市計劃。

但儘管前景美好,氫能仍處於商業化初期,存在諸多痛點問題,這也是億華通等氫能產業公司處於虧損狀態的原因。陶棟豔表示,目前我國氫能在關鍵技術領域,與海外仍有差距,比如國產膜電極在整體效能上與國際水平接近,但如鉑載量、啟停、冷啟動、抗反極等專業特性上與國際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此外,陶棟豔認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心臟的電堆,技術門檻較高,且成本佔據燃料電池系統成本60%以上。

至於如何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滲透率的快速突破,陶棟豔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大規模滲透的前提首先是能源線路之爭;從戰略層面來看,以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為主流的氫能將是引導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從黑色高碳轉為綠色低碳的關鍵技術之一。

陶棟豔進一步表示,在此背景下,氫燃料電池的發展首先需要重點突破膜電極、催化劑、質子交換膜、雙極板等關鍵領域的技術研發,在持續政策扶持下不斷提升電池效能、並降低成本,鋪開基礎設施,教育市場,才能夠真正實現大規模商業化。

不過儘管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存在諸多痛點問題,但業內對氫燃料電池汽車、氫能領域的前景看好。興業證券認為,受益於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政策、加氫及燃料電池系統成本下降等因素,預計2025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超4。6萬輛,燃料電池系統裝機量達6598。9MW,燃料電池系統銷量達51200套,產業年均複合增速呈現翻倍增長。

億華通也在招股說明書預計2035年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5萬億元人民幣,交通運輸領域氫氣需求量將由2020年不足1%增至2050年40%左右。不過,對於億華通來講,當下最重要的課題是赴港上市,如何實現“A+H”。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宋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