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定投只是需要定期往裡投錢就可以嗎?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止盈贖回問題

瞭解基金投資的各位朋友應該對一個關鍵詞並不陌生——“定投”。各大平臺在宣傳定投時,大多講述的是其在理論上科學的一面。比如一方面,定投將買入操作分批進行,降低了all in在市場高點的風險;另一方面,定投不要求“轟轟烈烈”,而是追求“涓涓細流”,只需要將每個月收入中的一部分“閒錢”用於定投,紀律投資以期充分追求複利帶來的回報,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或更為友好。

從這個角度看上去,定投似乎是一種風險相對較低且回報可觀的投資方式。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傳統的定期定額投資方案可能會有哪些缺陷?定投難道真的只需要定期往裡投錢就可以了嗎?既然長期投資的目標是為了追求資產的保值增值,止盈/贖回的問題又該何時討論?

本期

交銀施羅德基金

穩穩幸福主理人

”來與體驗館的讀友們總結定投中的優質解決方案。

定投更適用於高波動產品

在開始討論定投可能存在的風險之前,我們先對定投適用的產品型別進行定義,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在後續的討論中所提到的“定投風險”。

在投資基金時,我們可以根據波動率水平將基金產品劃分為

低波動

產品和

高波動

產品。所謂低波動產品,往往以債券型基金和偏債混合型基金為代表,從長期來看,淨值或是一條緩慢向上的歷史曲線,中間的“坑坑窪窪”較少,但斜率也相對更低;而與之對應的高波動產品,如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等,淨值波動通常較大,持有體驗也往往會隨著淨值而“起起落落”,但如果拋開中間的路徑來看,這類產品的長期回報整體上要高於低波動產品。

透過定投以期獲取超額回報的本質就在於基金淨值的波動

。以“微笑曲線”為例,假如基金淨值走勢類似“微笑曲線”,我們便可以在基金產品淨值較低時堅持投入、積累籌碼,以期在基金後續的上漲中充分享受前期低位籌碼可能帶來的回報。

圖:定投微笑曲線

定投只是需要定期往裡投錢就可以嗎?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止盈贖回問題

也就是說,

不是所有的基金產品都適合定投

。基於“微笑曲線”,

定投需要選取具備一定波動水平的基金產品

。對於低波動的債券型基金及“固收+”產品,其淨值曲線或會呈現出緩慢向上、起伏較小的特點,擇時風險也較低,相較於定投,早早地將資金投入以期獲取的時間沉澱價值或會更勝一籌,而

波動率較高的股票型基金則更適合定投策略

定投的終局是風險控制

在明確了適合投資的產品型別後,難道真的就可以透過普通定投當甩手掌櫃了嗎?以及市場上一直有聲音在討論定投是否需要止盈,投資者又應該怎麼看待和理解這些觀點?

對此,“穩穩幸福主理人”強調:

定投的終局是風險控制

定投並不意味著我們要“一直投”。

定投的屬性決定了其更適合高波動產品,而當我們定投高波動產品超過一定期限、定投資金積累超過一定金額時,一方面會出現

“定投鈍化”

,即

此後的每一次定投對於成本平攤的程度將變得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由於定投往往選擇的是高波動產品,

當市場面臨較大的風險時,前期透過定投積累下的大額資金便會具備較大的風險敞口

,此時若不進行贖回/止盈操作,

便可能會出現超出投資者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回撤,最終事與願違

。因此,當市場處於交易過熱或估值過高等風險狀態時,我們需要審慎地評估:若此時定投的產品一旦出現回撤,是否會超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前期定投的金額在自身的可投資金額中已經佔了較大比重,那麼可能就需要考慮及時兌現收益,以期規避後續風險,並重新計劃資產配置方案;如果剛剛開始定投,並且評估下來覺得自己可以承受一定的損失,那麼越跌越買、積累低價籌碼也未嘗不可。因此,

定投是否要結束,與市場狀態、前期資金的投入情況以及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都息息相關

相較於一次性all in而言,定投其實只是為大家投資高波動基金產品提供了一個風險較低的方式,也並不意味著它一定就是最好的。

傳統的定期定額投資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例如根據市場環境進行定期不定額的投資。

當我們判斷市場處於低點時,我們可以考慮適當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以積累籌碼;而當市場處於高點時,我們也可以選擇投入相對較少的資金,甚至不投。

這種定期不定額的投資方式,本質上在於控制定投的成本風險

,以期更好地攤薄基金投資的平均成本,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但這種投資方式的具體實施,對投資者的研究功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於大多數不太想自己操太多心的投資者而言,可能不太友好。我們更建議大家可以參考基金投顧等機構的專業意見進行判斷。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