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人和植物一樣,都需要奮力生長

人和植物一樣,都需要奮力生長

油菜、水稻、柑橘、棉花、桃、李、梨、柿、茶……在一座佔地面積約5平方公里的大學校園裡,可以看到700餘種植物。繽紛蔥鬱的植物世界,春華秋實,儀態萬方。這些植物是位於武漢市南湖獅子山腳下的華中農業大學一代又一代師生培育出的一項項科研成果。

春夏秋冬,花期不同,每個季節總會見到不同學院的師生在不同的試驗田中忙碌著。每一株“苗”都在茁壯成長,生動的思政課也開到了田間地頭,開進了植物世界。

在農學課堂裡進行成長教育

屈原的《離騷》中借蘭芷比喻君子芬芳、高潔的人格。在華中農業大學有一本叫作《獅山蘭芷》的植物學輔助教材,不僅收錄了校園內的300餘種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還介紹了各類植物的識別特徵以及校內分佈地點,被同學們稱為“校內植物名片”。

學校的一草一木、一株一叢都飽含著學校幾輩學人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也正如屈原筆下的蘭芷,默默綻放,播散芬芳。

“充滿奧秘的植物世界是學校亮麗的風景,‘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校訓精神也同樣很美。”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姚家玲是《獅山蘭芷》的主編,曾經為了尋找益母草,她跑遍了整個校園,後來終於在試驗田後的水溝找到。書中300餘種植物,每個她都可講出編寫過程中的故事。這也正是一代又一代農業科研人員孜孜不倦科研精神的縮影。

農學類專業的學生需要親近大自然,因此既能參加野外實踐活動,又能坐在實驗室的“冷板凳”上搞科研,就成了他們必備的能力,這就需要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苦精神。

早在2018年,植物學課堂就開始探索課程思政建設。和其他綜合類大學不同,華中農業大學一直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特色,植物學則是學校理科、農科、環境科學類等專業的必修課,如何把這門涉及全校大部分學生的基礎課程講好至關重要。在植物學的課堂上,可以聽到以家國情懷為核心的“強農興農”理念,以生態環境保護和美育為核心的“美麗中國”理念,以專業倫理、勤奮拼搏為核心的科學精神……“這堂課從小的方面看涉及學生人生價值引導,從大的方面看涉及國家關於三農及生態的政策理論。”姚家玲說。

“輾轉反覆不能寐、月半抬頭望,雖十年飲冰、至今熱血仍滾燙……誰道那挫折無情、實驗無常,試看江水東流、淘不盡真理榮光,願勤讀力耕、且看來日方長。”一次課上,姚家玲講到袁隆平院士的科研故事,學生們便寫了一首詞表達新一代學子學農的決心和夢想。

“人其實和植物一樣,都需要潛心汲取養分,奮力生長”。在講到植物的根莖葉時,姚家玲往往會從植物根莖的形態、結構入手,引導學生討論植物根系與植物抗旱性之間的關係,啟發學生思考如何培育抗旱作物,而這恰恰也正是人的成長過程。“不管學生們將來選擇什麼專業、什麼工作,我們希望這門課對他們的成長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姚家玲說。

從種子的萌發到破土而出,再到茁壯成長,最後凋謝死亡,每一株植物都是一個生命個體,提到農業自然離不開生命。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曲良煥也會講“生命”,她希望能夠引導學生敬畏生命、熱愛生活,在她看來這是一種成長教育。“面對出生和死亡,學生們彷彿變成了一個個哲學家,他們會用辯證思維看待問題,小到珍惜每一粒糧食,大到明白生命的意義,這都讓我非常欣喜。”曲良煥說。

 瞭解國情要從民情、農情出發

在華中農業大學有門叫作《耕讀中國》的思政公選課,學生們可以聽到我國“三農”政策的歷史演進、特徵以及啟示;可以看到無土栽培、智慧控溫、根系監測等智慧農業發展中的“高科技”;還可以用彩筆描繪自己心中的“耕讀中國”……

“國必依山川,無論是什麼專業、無論國家發展到什麼階段,我們的文明都是由‘耕讀’演進而來,要了解國情,就要從民情、農情出發”。學校黨委書記高翅同時也是《耕讀中國》的課題組成員,在他看來這門課程的立足點在於中國,要鼓勵學生在實現鄉村振興中勇擔重任。一次課堂上,為了和同學們分享現代農業模式,高翅邀請了一家農業公司工程師帶領大家“雲”領略大棚番茄的世界。

“我看到的農業不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了,反而是可以融入很多科學技術,從而提高產量和勞動效率的行業。”生物資訊專業大四學生時培博驚歎於現代農業技術,也被一代代紮根在田間地頭的科研工作者打動著,他更加願意加入課後的勞動實踐中,這是讓時培博覺得最特別的一點。

在《耕讀中國》的勞動實踐中,有的學生去食堂拍攝煎餅的製作過程;有的學生去採訪打飯阿姨對浪費糧食和光碟行動的看法;還有的學生親自種下了一顆玉米種子,記錄下澆水施肥的全過程……“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勞動選擇,但大家都在體會著糧食種植的不易,也越發明白糧食和農業的重要性。”時培博說。

這樣的課不止一門,在華中農業大學還有一門需要進行“頭腦風暴”的思政課。“美麗中國,如何建設?”“不同時期的鄉村有什麼異同點?”“東西方有關人與自然關係的文化差異是否會影響全球生態治理中的合作?”……這些問題都可以在《綠色中國》的課堂上找到答案。

從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哲學思辨,到生態興則文明興的歷史鏡鑑;從汙染防治的戰略抉擇,到制度落地的本土化路徑;從綠色挑戰的應對方略,到綠色發展的中國方案……《綠色中國》設定了11個專題,不同專業的學生都可以聽到不同學科背景的老師從哲學與歷史、戰略與制度、實踐與應對、目標與方向等方面解讀中國綠色發展的大邏輯。

在講授《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生態底色》專題時,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從不同歷史時期的鄉村狀況入手,啟發同學們思考不同時期鄉村的異同點及原因;在講授《科技生態化》專題時,資源與環境學院教師運用智慧農業案例,指出科技應用於農業從異化到融合的可行路徑;在講授《生態文明:生態興則文明興》專題時,也有老師結合樓蘭古城消失原因的多種解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這門課讓我找到了一種歸屬感。”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鮑升南每節課都能發現不一樣的“亮點”,這讓他覺得非常有趣,“看到有這麼多老師與學生,鍥而不捨地為中國農業發展出謀劃策,我更能體會到農學專業青年學子的新時代擔當”。

 農學專業課程思政要引導學生“知農”“愛農”

“學習農學、土壤學是需要深入到田間地頭和大自然接觸的,土壤健康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在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黃巧雲的《土壤生物化學》課堂上,他時常將土壤生物化學理論、科學前沿與國家需求融合起來,向同學們講述農業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以辯論的方式討論農田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減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改進措施,鼓勵學生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將土壤碳迴圈與有機肥替代化肥、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等政策方針,以及“碳達峰”和“碳中和”國家戰略任務相結合,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將重金屬的土壤生物化學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環保理念結合,強調土壤汙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學生學習到科學的農業知識,也可以傳播給更多的人。”長期以來,土壤缺素、肥力低下是阻礙糧食產量的重大農業問題,但過多施用化肥也會造成環境汙染,如何幫助農民科學施肥,“這正是學生們讀書學習的意義”。黃巧雲常常會帶學生們去野外、田間、鄉村實習考察,透過網路分享、拍攝短片的方式,他們也在向更多的人分享著土壤健康的理念。

很長時間以來,很多人對於農學類專業的印象是工作條件艱苦,時培博就聽到過很多不被理解的聲音。“身邊很多的長輩覺得讀書就是為了不務農,他們不理解我為什麼選擇農學,但其實新時代的農學和傳統認知中的非常不一樣了。”時培博的專業研究方向是對植物進行基因測序分析,從而抵抗病菌、提高植物產量。未來,他選擇了繼續深造,他說:“科學問題無大小,我們在不同的行業從事著不同的工作,我們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對社會有幫助”。

在姚家玲看來,農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大多數畢業生會選擇去科研機構、農業科技公司還有全國各地的基層崗位,他們對智慧農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農學專業課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引導學生“知農”,進而才能“愛農”。

“學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我會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同時也是國家鼓勵發展的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選擇專業、職業,這樣的話幸福感、成就感和獲得感就會很多”。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陳明輝在課堂上經常會“偶遇”農學專業學生,也會遇到有各種各樣困惑的學生,儘管他主要負責的課程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但在他的課上總能聽到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等熱點問題。陳明輝覺得把立德樹人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就要多做一些延伸,他希望自己的課堂能夠從更廣闊的領域、多元的視角帶學生看待世界、理解世界。

“一名思政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一學期的上課情況,更要關注學生的一生。”陳明輝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許子威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