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西安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線民心。“十四五”期間,我市公共服務體系咋規劃咋建設?

21日,記者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印發,從人口發展、公共教育、就業創業、社會服務、醫療衛生、文化建設、國民休閒、住房保障、全民健身、社群服務等領域對全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做出了明確的規劃,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可及,推動非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化發展。

人口均衡發展體系

城市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90%

完善我市更加寬鬆的學歷落戶、大學生落戶、人才引進落戶、投資創業落戶、投靠直系親屬落戶、農村轉移人口落戶、安居落戶等落戶政策。

按照“一社群一站點、一鎮街一中心、一區縣一院”要求,推進社群(村)、鎮街、區縣三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建居住區按照建築面積最低不少於每百戶20平方米,人均用地不低於0。1平方米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推進老舊城區、居住小區改造,城市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90%,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70%,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不低於60%。鼓勵將適宜廠房、醫院、閒置校舍等改擴建為養老服務設施。

支援普惠托育機構完善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多樣化服務。全市建立150個嬰兒照護服務星級示範機構。

國民教育學習體系

新建改造義務段標準化學校130所

擴大公辦資源,公辦園數和入園幼兒數均達到50%以上。完善普惠持續發展機制,普惠覆蓋率達到90%以上,優質資源覆蓋率達到70%以上。完善幼兒園准入和評估體系,實施公辦園收費標準動態調整。

西安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新建的西安市雁塔區第一小學(資料圖片)記者郝鍾毓攝

新建改造義務段標準化學校130所。統籌最佳化城鄉教育資源,解決“生源隱形分類”“空掛學籍”“大班額”和“擇校熱”等問題,完善雙減機制,建立6個優質均衡發展區縣,培育600所新優質學校。

建立市級特色高中60所,建設3所國家級示範校、28所市級示範校和13個市級示範區。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及選課走班,搭建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平臺。

推廣“名校+工程”,探索“名校+薄校”“名校+新校”等形式組建教育聯合體。推進教育資訊化2。0工程,建立50所“網際網路+教育”試點學校、100所教育資訊化應用標杆學校、20所省級智慧校園,建成200所智慧校園。

全民就業創業體系

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定在2000家以上

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綜合性人力資源服務骨幹企業,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定在2000家以上,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20000人。引進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30家以上,培育形成10~15家在全省乃至西部和全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

對西安市人力資源市場、西安市人才中心等服務機構及場所實施改造,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水平。

加快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創業就業服務全程資訊化、智慧化。

文化休閒保障體系

建立150個文化產業園區基地

建設10家文明實踐中心。構建“三館一站一中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市級文化設施1處2館、區縣級圖書館7個、文化館5個,建立5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質量示範區縣,完善市、區、街道、社群四級建設標準和服務網路,推進文化場館(站)免費開放。

加快44個文化產業專案建設,建立150個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加快推進漢長安城漢文化傳播展示中心專案、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專案及西大名片工程、民族創意空間等專案,培育新興業態,發展動漫遊戲文化產業。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新增醫療衛生床位16775張

推進市兒童醫院經開院區、市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市中醫醫院南院區等13所醫院建設,新增醫療衛生床位16775張。加強市級精神專科醫院、縣級綜合醫院精神科建設,支援社群醫院開展精神障礙康復服務。全市千人口床位數達到8。41張、執業醫師4。63人、註冊護士6。5人。

西安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西安市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二期)專案(資料圖片)首席記者王健攝

按照P3實驗室標準,建成市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新建21個區縣、開發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成5個區域疾控中心實驗室,補齊基層檢驗檢測能力短板。加強人才常態化培養,將疾控機構高階職稱比例增加5%。

計劃新建、改擴建28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市所有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85%的鎮街衛生院按照“優質服務基層行”的基本標準進行建設,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達到100%。

社會服務福利體系

創辦1所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

強化社會救助政策落實,適時提高救助標準。切實落實特困人員供養責任,實現有集中供養意願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分散供養特困人員100%簽訂委託照料服務協議。完善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體系,建立站外託養監管長效機制。將事實無人撫養、重病重殘、流浪、貧困和孤兒等各類困境兒童納入政策保障。

建立一批殘疾人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文化創業示範基地和輔助性就業機構、就業輔導員培訓機構,每年扶持1000名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種植養殖和手工業等每年不少於1500名,簽訂幫扶協議的企業、聯合社每年安置困難戶不低於總數20%。創辦1所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96%。

居民休閒服務體系

推出100條精品旅遊休閒線路

實施市民休閒時空服務保障工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嚴格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職工休假,落實帶薪年休假的監督並予法律援助。

探索中小學放春秋假,高職高校依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城市休閒、運動公園等免費開放。設立公眾免費開放日。

扶持500家旅遊企業提供線上智慧服務。所有旅遊景區景點交通引導標識全覆蓋。建設自駕車露營地15座。推出100條精品旅遊休閒線路、200個深度休閒打卡點。推進33個旅遊休閒產業專案建設,建立60個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30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2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打造30部旅遊休閒演藝精品。

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每年舉辦全民健身活動不少於600項(次)

每年舉辦全民健身活動不少於600項(次),參與體育健身鍛鍊人數達到53%。建設西安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大力培育社會體育組織、志願者,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5000人(次)。

西安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市民在西安城市運動公園健身綠道上跑步(資料圖片)首席記者王健攝

最佳化競技體育專案佈局,培訓一批國際和國家級教練員、裁判員、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籌劃各類體育比賽,重點抓好青少年體育賽事,每年舉辦50項次,參賽人數2萬餘人次。推進冬季專案、籃球和足球專案,建設足球場地80塊。鼓勵建立市籃球、足球職業隊。

建設西安市體育訓練中心、西安市水上運動訓練中心、西安國際足球中心。抓好市人民體育場改造以及高陵區文體中心、鄠邑區城市運動公園建設。

城鄉住房保障體系

政府債券優先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

鼓勵利用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性住房,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優先保證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完善財稅支援政策。可按照不低於3%的土地出讓成交價款籌集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政府債券優先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扣除貸款風險準備金和管理費用後全部用於公共租賃住房建設。

西安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我市首個面向社會公開租賃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資料圖片)首席記者王健攝

組建國有住房租賃企業,扶持發展多種所有制住房租賃企業,培育一批專業化、規模化市場供應主體,完善市場競爭機制,推動住房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

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融資,促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棚戶區改造專案的信貸支援力度。鼓勵商業銀行開發適合住房租賃業務發展需要的信貸產品。

社群綜合服務體系

黨組織覆蓋率達到99。8%

實施“黨建+治理”保障工程,推動黨組織向基層社群延伸,以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群治理網路,黨組織覆蓋率達到99。8%。

完善社群工作準入制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依法釐清社群職責邊界。健全社群工作人員薪酬體系、考核評估機制和晉升通道。支援社會組織力量和專業社工進社群。

開展智慧社群試點,每個區縣建立3~5個智慧社群。落實新建住宅小區配建社群服務用房標準(每100戶30平方米)和“四個同步”規定,新建社群服務用房面積不低於600平方米。透過新建、改造、購買、置換和共駐共建等方式,提升老舊小區和歷史欠賬社群服務設施水平。加大農村社群服務設施建設力度,農村社群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55%。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張端

編輯:

王嘉

【來源:西安文明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