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想體驗新國潮?全憑“手速”!國潮3.0時代,情感消費站上“風口”彰顯文化自信

想體驗新國潮?全憑“手速”!國潮3.0時代,情感消費站上“風口”彰顯文化自信

想體驗新國潮?全憑“手速”。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滬上新開張的申園非遺燈會預約名額早早地被“秒光”;而一年一度的豫園燈會更是不少年輕人視為“人氣打卡地”……在春節這個對國人而言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國潮熱的掀起,無疑為節日增添了幾份現代版的儀式感。

從國潮年貨、國潮市集,再到新國潮消費……時下,幾乎每個品牌、平臺和商圈,無論線上線下,都在緊緊抓住國潮,試圖深挖其中的“流量密碼”。

可以說,起於青萍之末的國潮正從一個個“爆款”單品所引發的消費時尚潮流,逐步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一種日常。根據一些專家學者的觀察與研究,從早期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單靠顏值和奇趣取勝,到如今正在潛移默化改變人們的生活,指向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進階版”的國潮正在超越消費層面,不斷從功能價值向情感價值和精神層面遷移。

想體驗新國潮?全憑“手速”!國潮3.0時代,情感消費站上“風口”彰顯文化自信

助推更符合現代需求的本土文化,國潮大步向前

趁著國潮的東風,在國產的彩妝、運動、家居等日用品消費領域都湧現了一批潮牌和“爆品”,看似小眾,卻在年輕人中大行其道。它們之所以“出圈”,背後勾連的不僅是新意、品質,更有來自文化層面的共鳴與認同。

滬上老字號喬家柵“上新”咖啡後,一時成為談資。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助理教授吳漪饒有興趣地告訴記者,其實,早在上世紀,傳統的中式糕點配上“零拷”的咖啡,就是不少老上海人眼中的“黃金搭配”。現在,以點心製作聞名滬上的非遺老字號喬家柵重新上架的咖啡,既是“復興”也是創新,可以說是“又一次趕上了新時代國潮帶來的機遇”。國潮的興起,創造了新的生活情境,也孕育出更符合現代需求的本土文化。

由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釋出的《國潮研究報告》指出,國潮在2018年前大多指狹義上的特定品牌。而現在,“國潮”則有了更廣義的使用,泛指廣義上的某種消費概念。

上海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曹靜認為,國潮的發展可初分為幾個階段。回望其初創期,更強調傳統文化的注入,依靠國風的外包裝就能引發關注。而後,隨著市場日趨飽和、競爭日益激烈,國潮2。0版更注重依靠高科技、創新服務等來打造更好的產品品質,現代技術要素賦予國潮新的生命力。現在,部分行業研究和調查明確提出,國潮已進入3。0時代,以文創、遊戲、影視等精神消費為代表,已然超越了物質層面的日常消費品範疇。

發生在精釀啤酒行業的一些新動向,就是一個佐證。時下,喝精釀啤酒作為小眾愛好,如今在一些年輕的上班族中流行開來。不過,和最初“舶來”的英式路邊啤酒文化不同,在上海逐漸演化出了更具本土特色的啤酒文化。新興品牌“八品脫”目前已開出了十多家線下門店。創始人介紹,他們首家在富民路上開出的小店只有20來個平方,當初考慮的是“給年輕人交友提供了一個新的社交場景”,果不其然,後來,這裡誕生了不少美好的愛情故事。

不過,和英式的街邊啤酒文化不同,中國的年輕人喝啤酒,更喜歡有個地方坐一坐。有了這一發現後,“八品脫”更加精準選點,在社群裡開出的多家分店很受歡迎。每到晚上八九點,有的年輕夫妻安頓好孩子,很願意來喝一杯;還有不少人晚飯後來這裡小坐一會兒,找一個可以小憩的地方……

“國潮作為一種席捲各行業的潮流,不侷限於產品和品牌。”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海剛在談及國潮“進階版”時也認為,時下,更多受眾的心態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正從偏重實用角度的功能價值,逐步遷移到情感價值和精神層面的強化,這也進一步折射出國人的文化自信,以及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傳承和創新發展。

擺脫“短期爆紅、無法長紅”的困境,需直面新挑戰

當然,從時尚的角度來看,“流行”意味著很快過氣。那麼,國潮如何避免陷入“出道即巔峰”的窘境?能否從從“一陣風”成為長久的潮?

在李海剛看來,從小眾走向大眾是很多國潮品牌的困境,只有真正持續推出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併為更多人培養長期的文化消費理念和習慣,才能逐漸擺脫這種短期爆紅、無法長紅的發展困境,這都離不開更優質的供給,離不開國潮產品、服務和品牌的持續創新與文化賦能。

“Z世代是最聰明的消費者,他們在消費時喜歡做攻略、蒐集資訊做比較,可以說‘非常挑剔’。因此,‘國潮’的標籤不是萬金油,一些投機賺快錢的行為,只會東施效顰。”他表示,正如中國遊戲《原神》出海等,透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投入提升附加值,打造品牌文化,拓展國際市場,這才是未來國潮尋求更大空間的新路。

華東師大社會發展學院民俗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遊紅霞認為,國潮是對傳統文化基因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生活,將帶來更多的文化消費。近年來,不斷“出圈”的國風音樂、舞蹈,非遺等,屢屢引發社會關注,就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雖然對國潮的未來懷著充足的信心,但她特別強調,要警惕一些打著國潮標籤的文化挪用傾向。此前,某漢服商家截取了日本浮世繪中的海浪紋樣,用於製作漢服面料和服裝,一度引起了圈內愛好者的抗議。“用一些外來元素印製花紋,在一些人看來似乎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像這樣浮於表面、缺乏內涵和譜系性表達的‘偽國潮’,在文化領域尤為值得關注,不容混淆。 ”

她表示,對國潮產品的過度開發,也勢必會影響到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在網際網路“娛樂至上”的環境下,當前尤其要注重融合的尺度。

作者:儲舒婷

編輯:吳金嬌

圖片來源:本報資料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