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多位績優基金經理最新發聲,黃海、李崟、姜誠等未來看好這些投資機會

財聯社10月2日訊(記者 沈述紅)2022年前三季度基金業績已塵埃落定。在經濟週期的考驗和社會潮汐的衝擊之下,其整體表現難掩陰霾。經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9月30日,2022年前三季度僅有6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過20%。

和往年相比,這一資料,顯然難以稱得上“漂亮”。不過,即便如此,依然有部分基金經理表現優異,抓住了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並因此成為市場不斷給予獎賞的基金經理。

其中,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萬家精選三隻產品,以絕對優勢成為年內主動權益基金收益冠亞季軍,產品今年以來回報分別達68。46%、61。92%、 53。77%。

隨後是張媛和湯戈共同管理的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該產品年內收益率為26。00%。章恆管理的萬家頤和和繆瑋彬管理的金元順安元啟,前三季度回報也分別達24。99%、23。87%。

同期,李崟管理的招商穩健平衡、招商安泰平衡,周紫光管理的中信建投低碳成長,楊宗昌管理的易方達供給改革,白冰洋管理的中銀證券價值精選,葉勇管理的萬家雙引擎,蕭楠和王元春共同管理的易方達瑞恆等,年內收益率都超過了10%。除此之外,在一眾明星基金經理中,周海棟、丘棟榮、林英睿、姜誠等人也都維持著較為穩健的業績。

對於接下來的市場風險和投資機會,黃海、李崟、姜誠等績優基金經理們有話要說。

萬家基金黃海:看好能源板塊和房地產龍頭

面對近期A股調整,萬家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黃海認為,前期A股的下跌主要是由於海外流動性收緊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衰退預期風險的釋放,而6月以來,國內經濟整體呈現緩慢復甦態勢。

“隨著歐美9月加息的落地,海外經濟衰退壓力增加後,加息壓力有望開始邊際緩解,A股市場的風險釋放有望進入尾聲。我們認為四季度A股在經歷震盪尋底之後,A股的上漲行情將逐步展開。”

近期,市場風格發生了顯著變化,黃海認為接下來的四季度,價值風險相對佔優,一方面是四季度海外經濟下行的不確定性增大,對應的一些出口訂單佔比較高、偏製造業的成長股可能會面臨盈利端的邊際轉弱,而價值板塊主要以內需為主,估值較低,能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的衝擊;另一方面,四季度海外仍將面臨高通脹和加息的壓力,而國內隨著穩增長的政策持續發力,經濟動能將趨於回穩,這對價值風格的品種是有利的。

鑑於黃海認為四季度海外宏觀的波動依然會比較大,國內A股正處在堅實的長期底部區域,雖受各種不確定性的影響有所震盪,但長期來看則具有廣闊的空間。在整體配置上,他的風格仍將偏向低估值、高股息,且盈利預期較為穩定的價值品種。

“具體來看,我們四季度依然相對看好能源板塊和房地產龍頭,前者持續受益於全球能源通脹的持續超預期,後者受益於國內政策放鬆的預期以及行業格局的改善。”黃海說。

同時,他提醒投資者注意三大風險,一是海外能源緊張問題的後續影響;二是加息之後經濟的衰退風險;三是全球地緣政治形勢是否會出現超預期的變化。

招商基金李崟:四季度整體組合考慮更為均衡

在招商基金投資管理一部副總監、基金經理李崟看來,這輪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全球現在進入緊縮的過程,以美國為代表在進行快速的加息,抑制了整體的通脹水平,對全球整體的風險資產估值都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面,國內的成長股從4月見底之後,到了7、8月整體估值又反彈到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因此當前在大的緊縮環境下,市場估值有一定的調整。

他認為,目前A股的估值是相對比較割裂的,有部分的成長股的整體估值水平處在歷史較高的分位,與其對應的偏價值的上市公司,整體估值處在相對較低的位置。就全市場來看,整體估值水平並不高,但是分化比較大。

對於四季度是否能周處獨立行情,李崟認為要結合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四季度國內的宏觀經濟能否維持整體復甦的格局,二是海外的整體通脹水平和加息的節奏,這兩方面都對四季度的整體市場表現有比較重要的影響。

對於後市,李崟表示存在結構性的機會,一是整體偏價值端的一些盈利和成長性非常好的行業,他覺得是有機會的;二是前期調整比較充分的部分成長股,如果它們的三季報業績能夠兌現市場的預期,四季度或會有所表現。

在此背景下,李崟的投資組合相對於上半年考慮更為均衡。一方面,他繼續看好由於供給週期引起的上游通脹的一些投資機會。另一方面,由於此前成長股的下跌也比較明顯,他會結合整體的研究和業績的情況,重點挖掘一些真正有成長性且估值比較合理的公司。

談及接下來的風險因素,他表示,外部最大的風險是美國整體的加息節奏,如果它的通脹粘性足夠高,通脹持續超預期的話,可能還會有更加激烈的加息過程,如果因為美國加息的措施帶來比較嚴重的衰退,可能會波及我們的出口等,這是未來要持續關注的一個方向。

中泰資管姜誠:地產、基建龍頭供給端競爭格局向好

在最新公佈的持倉中,中泰資管基金業務部總經理姜誠持重倉了地產、基建的龍頭公司,如萬科、中國建築、建發股份、海螺水泥等。在近期的一次調研中,姜誠分析,這兩者在需求端處於萎縮的狀態,但是供給端的競爭格局良好,呈現強者恆強的趨勢。

其中,在房地產板塊,他認為悲觀預期下即使房子銷量減半,未來房地產市場仍然是8-10萬億量級的市場,能夠賺取1萬億量級的利潤,可以支撐10萬億量級的市值,應該能在其中找到具有不錯回報率的公司。

銀行板塊層面,姜誠對該板塊的關注點在於資產負債表的抗衝擊能力,不是利潤的增長率,姜誠認為銀行的利潤增速一點都不重要,活得久比長得快更重要;物流板塊上,他的整體觀點是可以等一等。“物流產業是一個大市場,但是最關鍵的因素是競爭格局,目前需要對長期的競爭格局進行觀察”。

針對醫療板塊投資,他認為長期看不要對醫療板塊內公司的利潤增速抱特別大的預期。“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決定了行業整體的天花板不高,但仍舊是鼓勵創新的行業,因此需要一事一議。”

在港股網際網路板塊投資上,姜誠目前還有顧慮。在他看來,雖然部分公司歷史估值已經很低,但流量這個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紅利結束了,接下來是巨頭之間的博弈。

本文源自財聯社記者 沈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