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上海“電梯救女”事件後續曝光: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上海“電梯救女”事件後續曝光: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1983

/

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272

01

9月25號,上海嘉定一批發市場內,一名小女孩雙手扒在扶梯上,雙腳懸空,隨著扶梯一起上升。

扶梯升到二樓後,女孩被卡到扶梯與一面玻璃的夾縫處。

危急關頭,兩名男子趕來救援,合力將小女孩解救。

上海“電梯救女”事件後續曝光: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短短十幾秒的影片,看得人膽顫心驚。

不敢想如果沒有這兩名伸手相助的男子,小女孩會面臨多可怕的局面。

一個有墜落風險的孩子,被熱心人及時救下,這本是件多好的事啊,可偏偏又有人看不慣了。

26日,好心救人的丁先生在採訪時透露,他們遭到了一些網友的謾罵和指責:

“有人說我救人的速度慢了,還有人說我救小女孩時,手放的位置不對。”

上海“電梯救女”事件後續曝光: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做好事反被罵,這熟悉的一幕真的讓人窒息。

首先,丁先生是在附近做生意,距離本就近,他到底要怎麼狂奔才能表現出符合鍵盤俠想象的十萬火急?

其次,看過影片的都能發現,開始他們的確是想透過拉手臂救女孩,但這顯然沒法完全把被卡住的小女孩救上來。

轉而選擇用一個更省力,也更安全的託舉方式,是一個正常人的本能反應。

丁先生表示:“因為當時他的手剛好託到小孩屁股,但那個時候,誰遇到了都有點措手不及,萬一施救不當,小女孩就掉下去了。”

罵人者或許從未想過,這不是演習,在人命關天的緊急時刻,誰還顧得上去管自己的姿勢是不是標準?動作是不是得體呢?

按這種邏輯,在海灘上遇險的人穿的都是泳裝;人工呼吸是嘴對嘴;心肺復甦是按壓胸部……

只能說,在心懷齷齪的人眼裡,所有的事情都是猥瑣的。

一個真真正正的平民英雄被噴成猥瑣男,實在太讓人心寒

02

類似的事件,一直屢見不鮮。

7月28日,柳北高速上一輛雷克薩斯商務車撞上路邊護欄,車頭損毀嚴重,不時有黑煙冒出。

且所有車門全部緊縮,車上3人全部被困。

多位過路司機迅速停車,參與救援,撬門的撬門,砸窗的砸窗。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主駕駛和副駕駛位的人被成功救出。

可這時,車輛情況惡化,汽車發出爆響,車頭出現明火,所有人被迫撤離。

而後排女乘客因腿部被卡,未被成功救出,不幸遇難。

上海“電梯救女”事件後續曝光: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這段救援影片很快在網上流傳開來,有人為遇難人員痛心,有人為救援人員點贊。

可更多刺耳的聲音,噴向了本該得到稱讚的救人者:

“早砸玻璃人早就出來了,非要撬門”

“要是我在現場那個人肯定得救出來,急死了。”

“你有指揮的時間完全可以動手,不需要拍影片”

“路過的車輛滅火器不能拿出來用嗎?車輛年檢都要帶滅火器的啊。”

上海“電梯救女”事件後續曝光: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還有河南南陽的謝先生,同樣因為救人被罵成了篩子。

當時,謝先生和懷孕的妻子在一河段附近散步,突然聽見有孩子的大聲呼救聲。

謝先生走近看了才發現,原來有一名男孩溺水了。

謝先生不會游泳,第一時間借了別人的游泳圈扔給落水男童,並大聲呼救。

妻子則擔心會出什麼事,掏出了手機錄影,想留下現場一手資料。

上海“電梯救女”事件後續曝光: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最終男孩在周圍人的共同幫助下,被救上岸。

之後,謝先生把妻子拍的營救影片傳到網上,本是想呼籲家長看好孩子,不要讓孩子私自下水。

可誰知,這段影片卻成了網友抨擊他的證據:

“中國人大多是冷漠的看客,他們麻木不仁,內心病態,被圍觀者越慘,他們就越是快樂地掏出手機拍。”

不會游泳的人因為沒有不顧自身安危下水救人,被罵成冷血者,何其荒謬。

想起一句老話:“

做好人,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而壞人半世作惡多端,到頭來,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了

。”

這些年,越來越多人喜歡用“完美施救”抨擊好人:

要救人,首先要經得起所有人的審視,滿足每個人的道德要求。

人們用這近乎不可能存在的完美施救,來審判每一個心懷善意的人,卻未曾想過,當你開始苛責一個好人,那所有人都會被迫自私起來。

因為心一旦寒了,可能就再也暖不起來了。

03

《奇葩說》有過這樣一個論題:

給做好事的人發紅包,你支援嗎?

辯手梁秋陽的答案,我很贊同:

人並非天生善良或者冷漠,善良由細節處的經歷塑造而來。

發紅包就是這種細節,它包含的認可和鼓勵在微妙的瞬間讓普通人選擇善良, 它在被幫助的人忘了說謝謝的時候,讓紅包幫忙說一聲謝謝,善良就是這樣傳承的。

越來越覺得,好人能不能有好報,它關乎的不僅是個人的選擇問題,更是整個社會的風氣問題。

試想,如果每個做好事的人都被譴責,那“不敢扶老人”的事件必將蔓延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世界需要心存善意的人,更需要敢做善事的人

2020年,遼寧新民市,孫師傅的大掛車在焊接維修時突然起火。

他看火勢一時難以撲滅,周邊還有個加油站,他當機立斷選擇把車開離鬧市。

當時整個車身火勢極大,駕駛室就像個火爐,等他終於將車開到空曠處,下車沒幾分鐘,油箱就爆炸了。

上海“電梯救女”事件後續曝光: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賣房貸款來的車子,就這樣徹底被廢,孫師傅不後悔,只有後怕,他跟妻子說,“咱家車沒了,我對不起你”。

當時這個冒死開“火車”的影片,在網上刷屏很久,但很少有人知道事件的後續更讓人暖心。

長春一汽在瞭解情況後免費送了孫師傅一輛價值幾十萬的車頭,遼寧一個公司則贈送了他車掛。

而孫師傅本人,又在新車上路後,把跑車的第一單收入,全部捐給了敬老院。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讓好人有好報,才是良性迴圈的開始。

04

知乎上有人問:

如果好人沒好報,為什麼我們還要做好人?

最高贊回答是:

真正的“好人”,是深深知道何為善,何為惡,然後堅定不移的選擇做個好人的那條路,他們是知道這條道路上,可能沒有回報,可能只是孤獨,但他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走下去的人。

的確,真正的善良不是刻意做給他人看的,但這應該是自律,而不該成為他律。

新聞傳播學領域有個詞語,叫

寒蟬效應

,指的是:

當談論到一些涉及言論或集會的敏感話題,民眾害怕因為言論遭到刑罰,又或是必須面對高額的賠償,從而不敢發表言論,就如同蟬在寒冷天氣中噤聲一般。

同樣,當人們明知自己採取某些行為,將引發一系列對自己不利的後果,那為了避免惡果的發生,就會主動放棄這些“禍因”。

就像多年前彭宇扶老人反被訛事件後,“扶老人”成了那些年最高危的事。

雖然少數人的指責,代表不了主流聲音,但若是每個人都不為好人發聲,那雜音遲早會開始束縛每個人手腳。

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伸手做好事,但至少我們可以努力成為那個讓好人能安心做好事的人。

最後,想分享一名德國新教神父留下的懺悔之語,上面寫著: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不說話;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捍衛善意,為每一個好人發聲,其實也是在為將來某一天的自己發聲

和你共勉。

作者:言偃,精讀主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