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竟都是隨“風”而來

為什麼中國人培育的四大家魚偏偏是青、草、鰱、鱅?又為什麼除了四大家魚,武漢人愛吃的另幾大家魚如武昌魚(鯿)、翹嘴白(鮊)等也都是鯉科魚類?日前,中科院水生所團隊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一切其實都跟“風”有關:東亞的季風氣候造就了東亞淡水魚類的多樣性。這也讓我們對中國古代智慧中的“因天材,就地利”思想有了全新的認知。

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竟都是隨“風”而來

中國常見的鯉科魚類。

日前,這項名為《季風增強了東亞鯉的地理擴張》的研究論文發表於《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記者採訪了該研究團隊負責人、中科院水生所何舜平教授,和他聊一聊東亞氣候裡的“二十四番花信風”,四季的冷熱交替,河湖的榮枯變化,如何影響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的吃魚習慣。

何舜平介紹說,東亞季風氣候的特點就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夏季降水集中,江河頻繁氾濫,湖泊暴漲;冬季雨水稀少,江河日趨枯竭,湖泊萎縮。恰恰東亞季風氣候形成不久,青藏高原逐漸隆起,阻斷了冰川雪水的西流之路,而洪水劈開三峽,又打通了東進之途,從此一江春水向東流,水漲水落,就形成了長江流域密佈的河-湖交錯的水網系統。這些水網夏季食物充沛,秋冬季食物稀少,生活在其中的魚類每年經歷暴飲暴食和忍飢挨餓之間的快速轉換。

如此獨特的生活環境,“古”魚們在江湖、湖湖中洄游,有的魚覺得太苦了,受不了,滅絕了;有的魚覺得機會來了,站上風口,極速擴張,加速演化,成為優勢物種。一種叫“東亞鯉”的魚類就在這時應運而生。

何舜平說,鯉科魚類在全世界分佈很廣,除了南北極、澳洲,其他地區也多有,但透過基因測序表明,東亞的鯉科魚類的基因裡有一些特別的、共同的可以稱之為“好動”基因,讓東亞的鯉科魚類更活躍、更敏感,換了新環境,更好奇,受了驚嚇,反應更強烈,總之大腦等神經系統的相關調控基因變異更多,不像其他地區的鯉科魚類那麼傻笨遲鈍。透過時間定位,這些東亞鯉科魚類的特有基因變異正好在季風氣候形成之後,可以看作是他們共同的祖先“東亞鯉”為應對季風區水體環境的季節性變化而“創新”出的演化機制。

“東亞鯉”還有一個特徵,它的牙齒不在上下顎之間,而在咽喉裡(咽喉齒),這表明它的食性非常雜,葷素不忌,什麼都吃,吃什麼都長肉。

好奇心重,適應性強,“東亞鯉”很快適應了長江獨特的江湖複合生態系統,佔據了不同生態位,加之變異多,又很快演化出青、草、鰱、鱅、鯿、鮊、鯝、赤眼鱒等等不同的種類(1200萬年—400萬年前)。這些“東亞鯉”的後代循著季風、順著洪水,從長江—珠江流域一路遊南闖北,很快佔領了整個東亞大陸。

“中國1000種淡水魚類中,有800種是鯉形目的;800種是鯉形目中,有600多種都是鯉科的”,何舜平感嘆一方天時“塑”一方水土“養”一方魚,“長江流域是世界淡水魚類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僅次於亞馬遜流域,但物種構成還是以鯉科為主體,佔據了季風區大量的水體生態空間,對河流-湖泊生態系統高度適應。這些魚類中也是我們最常食用的。‘東亞鯉’這個祖先魚個頭兒其實都很小的,到了長江裡頭,經過人類馴化,體重個頭不斷增加,‘四大家魚’是它的高峰。”

中華文明是為季風氣候所孕育的,中國人是吃“鯉”魚長大的,何舜平說:“祖先花了兩三千年,從眾多鯉科魚中選出了四大家魚。為什麼沒選擇別的魚呢?就是和東亞季風氣候相和諧,天人合一。”

全世界沒有哪個地方的鯉科魚類像東亞地區這般占主導地位,因此學術界很早就開始猜測“東亞鯉”是東亞季風活動的產物,但何時產生,如何產生,一直難有定論。何舜平團隊的這項最新研究就是從生態地理、系統發育、宏觀進化和比較基因組等角度對“東亞鯉”進行了系統的調查,找到了“在季風的影響下,東亞鯉是如何形成當前的分佈模式”的關鍵證據。

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竟都是隨“風”而來

東亞鯉科魚類在季風氣候環境中的分佈,顏色越紅表示種類越多。

他們將幾乎所有的東亞鯉科魚類都做了全基因測序,又編輯了中國淡水魚資料庫、全長江的魚類DNA條形碼庫,其間,何舜平還參加了《中國動物志·鯉科魚類》和《中國淡水魚類原色圖集》的編寫,相當於對中國鯉科魚類來了個一網打盡,“窮盡所有材料,得出的結論才讓人信服”。

1985年,還在讀研究生時,何舜平就思考著這個課題,它也是中科院水生所伍獻文院士、陳宜瑜院士兩代人一直關注的方向,算上本論文的第一作者馮晨光博士正是何舜平的博士後,水生所在這個領域已經耕耘了四代人。“東亞季風氣候有六千萬年的歷史,我們花幾十年時間研究也不算長。現在我們在世界上做這個是最牛的,得益於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當然還有一份堅持,這麼多年了,就盯著魚做,從沒有改變過專業。”何舜平說。

(長江日報記者周劼 通訊員孫慧)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