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內鄉縣有座古代監獄,獄內挖出土一個“匪類墩”,它究竟是幹啥的

在影視劇中,古代的牢房經常出現,它狹小陰暗令人恐懼,同時也讓很多人對古代監獄產生疑問,它真的那樣恐怖嗎。值得慶幸的是,河南內鄉縣還有古代監獄儲存至今,讓我們也能一探究竟,不過專家們在發掘的時候,還出土了一件奇怪的石墩子,最終三個石刻銘文揭秘了其作用,究竟是什麼石墩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吧。

內鄉縣有座古代監獄,獄內挖出土一個“匪類墩”,它究竟是幹啥的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內鄉縣位於河南安陽,在其城東大街上有一座古樸的建築,即內鄉縣衙,而且還有著“天下第一衙門”的美稱,如今也是我國最早的衙門博物館,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專家學者和遊客前往研究和遊覽。跟據當地縣誌的記載,內鄉縣衙始建於元代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內鄉縣衙歷經明清兩朝,期間也多次修繕和擴建,以至於後來形成了龐大的規模,佔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大大小小的房間超過400間,而且其佈局也類似當時的紫禁城,因此現在人們常說“北有故宮,南有縣衙”,其中的“縣衙”就是指這座內鄉縣衙。

內鄉縣有座古代監獄,獄內挖出土一個“匪類墩”,它究竟是幹啥的

眾所周知,縣衙就是古代審理案件的地方,類似於我們現在的法院,不過區別在於當時的縣衙內設有監獄,而如今我們的法院和監獄是兩個完全分開的體系。因此,毫無疑問內鄉縣衙中設有監獄,但可惜的是監獄在清代已經損壞嚴重,後來又歷經戰亂就沒有得到有效的維護和修繕,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專家們才開始關注內鄉縣衙的監獄情況。專家們經過研究,也查閱了大量史料,最終確定了內鄉縣衙監獄的構造。

內鄉縣有座古代監獄,獄內挖出土一個“匪類墩”,它究竟是幹啥的

首先,內鄉縣衙的監獄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內監和外監,即死牢和普通牢房,此外還有一處是專門為女性囚犯設定的女監。有意思的,專家們還在史料中發現了“南監”,一開始認為是“男監”的通假字,即男性的牢房,但也有專家認為是關押南方人的牢房。後來,專家們經過深入研究,發現“南監”其實就是指內鄉縣衙的監獄,因為它正好位於縣衙南側,故此得名南監,而南監也是大多數古代監獄的另外一種叫法。

內鄉縣有座古代監獄,獄內挖出土一個“匪類墩”,它究竟是幹啥的

上世紀80年代,當地文物部門為了修建縣衙博物館,於是就對內鄉縣衙遺址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同時也計劃將縣衙內的監獄復原。專家經過研究,首先找到縣衙內監獄的建築遺址,然後又對其進行深入發掘,希望能找到原來監獄的地基和夯土地面。

內鄉縣有座古代監獄,獄內挖出土一個“匪類墩”,它究竟是幹啥的

值得一提的是,專家們在此過程竟然還挖出來一件造型怪異的石頭。測量其長度約1。2米,厚度約20釐米,目測其重量最少也有400斤。這不是一件普通的石頭,而是有明顯人工雕琢的痕跡,另外在其中間部位還有一個直徑約5釐米的穿孔。專家們感到十分納悶,因為在以往的發掘過程還未發現過類似的石塊,所以專家們稱之為“監獄石”。

內鄉縣有座古代監獄,獄內挖出土一個“匪類墩”,它究竟是幹啥的

後來,專家們將“監獄石”清洗乾淨,祛除了表面的各種汙垢,結果驚奇的發現在它底部還有三個石刻銘文“匪類墩”。專家們欣喜不已,雖然還是沒法直接確認,但也算是到了研究的切入點,透過史料的記載和描述,專家們確定匪類墩也算是一種刑具。在清代的刑法志中,匪類墩通常和鐵鏈出現在一起,因此專家們認為墩子上的圓孔是穿鐵鏈的,然後鐵鏈拴著犯人防止其掙脫逃跑。根據匪類墩的名稱,可見其肯定和土匪盜賊有關係,即當時的縣衙抓到土匪盜賊後,就將其用鐵鏈拴起來關押,為了以防萬一就再將鐵鏈固定在石墩上,如此一來能耐再大的囚犯也不可能會拖著三四百斤的石墩逃走。

內鄉縣有座古代監獄,獄內挖出土一個“匪類墩”,它究竟是幹啥的

專家們表示,匪類墩的出土也證明了這裡曾是牢房,透過石墩上穿孔的磨損程度,也可以確定這裡曾關押過不少的囚犯,因此這件匪類墩也算是歷史的見證者,讓我們對當時的監獄和刑具有了全新的認識。現如今,內鄉監獄已經復原,匪類墩也作為重要的文物被儲存和展示,如果您對它感興趣也不妨前往一睹真容。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律法》作者:劉廣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