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找工作被性格測試打敗了?媒體:衡量人才的標準需更進一步探索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不少求職者反饋說“筆試、面試都過了,性格測試卻沒透過”“測評結果顯示我憂慮指數高,不適合這份工作”。在一些求職論壇中,也有不少人分享出自己因性格測試沒透過而求職失敗的經歷。據瞭解,企業在招聘環節加入性格測試並不鮮見。有的測試是在投遞簡歷之後、面試之前,也有的會把性格測試安排在最終輪的面試前後。

因為性格測試,就被用人單位拒絕了,這樣的話題自然能夠在求職群裡引發共鳴。一個很樸實的道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能力一直以來都是衡量求職者合格與否的標準。筆試、面試、情景模擬、崗位實踐……名目繁多的測試,考察的都是能力。但今天,打敗自己能力的居然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性格,這或許是性格測試在求職場上引發爭議的原因。

找工作被性格測試打敗了?媒體:衡量人才的標準需更進一步探索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但是,這就該去譴責性格測試的不合理與用人單位的“無情”嗎?可能沒那麼簡單,這不是一個非是即否的問題。今天的求職場就像一次考試,誰都希望在臨門一腳上發揮出色。開啟各類求職網站,簡歷最佳化、求職“麵筋”(面試經驗的諧音)、實習經歷打造……求職成了一門體系化的學問。“什麼樣的簡歷能夠吸引眼球”“自我介紹時,如何超過他人”,當求職場被這些輿論風向引導時,我們不禁要反思,一份精心打造的個人簡歷背後還能有多少乾貨?

找工作被性格測試打敗了?媒體:衡量人才的標準需更進一步探索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去判斷一個人的真正實力,其實用人單位也希望有個客觀未經修飾的標準。性格測試將判斷標準簡單化了,格式化的選項之後,對人才的評價有了最直觀的答案。在一些性格測試中,甚至還會有前後呼應的題目去檢驗作答者是否刻意去掩飾。因此,這套沒有參考經驗的性格測試,剝離掉了外在的修飾,或許能夠展現出一個人更真實的一面。

找工作被性格測試打敗了?媒體:衡量人才的標準需更進一步探索

新華社發(樑子棟 攝)

求職者從校園進入職場的過渡之路能否走好,企業招的人能否勝任,這都影響著企業的招人成本。用人單位藉助著性格測試,希望提升求職者與崗位的匹配度。因此,無論是面試也好,性格測試也好,其實都是在尋找求職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價值的契合點。

不過,我們也應當看到求職過程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在海投與海面的當下,簡歷投遞動輒毫無音訊,面試結果可能久等不來,求職者希望被“看見”,用人單位也希望人盡其用。然而,部分用人單位簡單地用性格測試的結果去衝抵求職者的付出,難免會讓求職者對性格測試的合理性持有懷疑的態度。畢竟性格是個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能力還是要在具體事務上體現出來的。輸給了性格,這並不是個讓人容易接受的事情。而部分性格測試的科學性與準確性,也值得商榷。

當然,在求職季裡,雙向選擇可能並沒有完美無缺的方案。無論是樣式繁多的形式,還是細節頗多的流程,其實都在搭建一條更適合雙方溝通的橋樑。如何能夠讓求職的過程更加透明與合理,實現資訊的共享,從而讓衡量人才有更加經得起考驗的標準,這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探索。

文:王遠方

圖片: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