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釋出,28項措施力保2030年實現碳達峰

《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釋出,28項措施力保2030年實現碳達峰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4%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預計達到25%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10月13日,北京市發改委釋出訊息稱,《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於近日正式印發。該方案圍繞“效率引領、科技支撐、機制創新”三方面,安排了28項任務措施,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專家表示,該方案是對國家“雙碳”目標的積極響應與踐行、貫徹落實的重要體現,為全國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成效顯著:碳效能效全國最優水平

長期以來,北京市積極推動綠色北京建設,深化落實首都功能定位。經過多年努力,北京節能低碳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1年,北京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12年分別累計下降48%和38%,碳效、能效水平始終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基礎良好。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認為,我國城市人口占比高,聚集著大部分碳排放的生產生活場景,城市能源整體消費以化石能源為主,且75%的人為溫室氣體由城市產生。因此,城市作為我國戰略部署和決策執行的基本單元,是碳達峰碳中和的主戰場和關鍵載體,我國各項節能減排、迴圈經濟、生態建設等政策規劃及碳排放權交易都率先落實到城市層面。

“北京將加快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在全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圍繞“效率引領、科技支撐、機制創新”三方面,積極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願景作出北京貢獻。

效率引領:能源資源利用瞄準國際先進

在強化效率引領方面,北京將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動能源資源利用從全國領先逐步達到國際先進。

具體到措施,《實施方案》中要求,嚴控化石能源利用規模。按照“節能、淨煤、減氣、少油”總體思路,實現化石能源消費總量逐步下降。加強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建設。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嚴格控制能耗強度,促進社會主體積極主動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

到2025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80萬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達到1。45億平方米左右,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70萬千瓦,電網高峰負荷削峰能力達到最高用電負荷3%-5%,市外調入綠色電力規模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積比重約為15%。

“用低碳、可再生能源去替代傳統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透過加快節能技術的應用,降低單位產品的能源消耗量,可以實現碳排放的降低。”廈門大學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吳微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科技支撐:打造綠色技術創新中心

《實施方案》還提出要強化科技支撐,具體措施體現為,強化低碳技術創新,推進能源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行動,重點領域開展技術研發攻關。充分發揮“三城一區”主平臺作用,在智慧低碳能源供應、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築等方面逐步形成完備的技術支撐能力,將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力的綠色技術創新中心。

積極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氫能、儲能等產業。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諮詢和智慧化技術服務新業態,積極推動國家鼓勵的綠色技術和服務的出口。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北京長期以來都很重視高能耗高汙染的治理以及相關產業的遷移、置換等操作,高新技術企業近些年明顯增多,先進製造企業增長速度也很快,這些都為碳達峰方案的落實提供了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

“除了國家光伏發電補貼外,北京市對於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行業的地方財政補貼在全國也是很高的,促進了很多分散式光伏電站的裝機,這是很直接且有效的減碳措施。”祁海珅說。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健全廢舊物資和材料迴圈利用體系,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到2025年,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提升至80%。

機制創新:形成有效激勵約束

實現區域協調要求機制創新。機制創新指的是推動標準制定、市場機制建設,率先探索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形成有效激勵約束機制。

《實施方案》提出,要創新區域低碳合作機制,加強區域綠色低碳合作。促進區域節能環保、新能源開發、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合作,支援頭部企業加強資源對接。推動京津冀規模化、協同化佈局氫能產業,打造氫能產業叢集。積極開發區域林業碳匯專案。

“目前北京的許多能源消費需要靠周邊省份來供應,如電力消費,北京在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時,實現區域間的協調也非常重要。”吳微認為。

而在持續完善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方面,要繼續完善碳市場要素建設,創新自願減排交易機制和碳普惠機制。做好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構建設。推動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支援有利於低碳發展的信貸、債券、基金、期貨、保險等綠色金融創新實踐。

“北京的金融資源非常豐富,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北京能實現綠色金融資源的集聚。此外,北京市還有綠色交易所,能進行碳排放權交易。隨著市場機制建設,綠色金融實踐發展,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促進產業發展。”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方案之後:再製定30項專項政策

《實施方案》主要目標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期。

其中,“十四五”期間,北京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保持省級地區最優水平,安全韌性低碳的能源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十五五”期間,北京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將持續下降,部分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力的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基本建成。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4%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預計達到25%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各地區準確把握自身定位,結合實際情況和資源稟賦,堅持因地制宜、梯次有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吳微表示,北京的方案與全國的方案在時間上具有一致性,比較符合北京目前的實際情況,也與目前的發展階段相契合。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未來,在《實施方案》基礎上,北京市還將逐步研究制定“雙碳”背景下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實施方案;建築、交通領域實施方案;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方案等30項專項政策,形成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定期開展動態評估工作,不斷最佳化完善政策,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願景作出北京貢獻。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實習記者 袁澤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