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觀摩“汽車盲區暨摩托車室外試驗”,結果顛覆想象

兩輪摩托車、三輪摩托車的行駛速度與制動距離究竟有多大的關係?摩托車、電瓶車究竟負重多少才能確保不影響行車安全?汽車的內輪差動態盲區距離究竟有多大?11月30日上午,宜賓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實驗,結果出乎很多人意料。

據宜賓市道安辦副主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唐小彬介紹,近年來,雖然在宜賓涉及的兩三輪車交通事故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因兩輪、三輪車交通事故導致的受傷率、死亡率還是佔比比較高,達50%以上,因汽車盲區導致交通肇事還是很多。因此,宜賓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在三江新區宜賓港開展“汽車動態盲區暨摩托車室外試驗”活動。

觀摩“汽車盲區暨摩托車室外試驗”,結果顛覆想象

實驗現場

現場試驗共分三個環節:摩托車變速試驗、摩托車變載荷試驗、車輛盲區碰撞試驗。

第一環節:摩托車變速試驗,選用了三個行駛速度30、50、70公里/小時,由專業摩托車車手駕駛測定其車輛和制動效能等,透過定性定量得出“行駛速度與制動性、操作性之間關係”,事實證明,摩托車的制動距離與車輛的制動初速度、附著係數、路面狀況和車輛質量都有關係,當速度增加一倍時,距離就增加了4倍左右,更容易導致車禍的發生。

第二環節:摩托車變載荷試驗,透過搭乘沙包和礦泉水,在不同車輛狀況下測試其操作效能和制動效能等,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得出結論,搭載的東西質量越大,慣性就會增加,制動距離增大,就會影響發生車禍的頻率。

觀摩“汽車盲區暨摩托車室外試驗”,結果顛覆想象

實驗現場

第三環節:車輛盲區碰撞試驗,透過現場模擬大貨車、汽車、列車右轉彎與兩輪摩托車直線行駛發生交通事故的狀況,來測試車輛盲區究竟有多大。試驗證明:所有車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靜態和動態盲區,靜態盲區地面(或者說路面)範圍容易確定。但動態盲區,特別是內輪差盲區就難以確定(存在兩難:一是汽車駕駛員難以發現和估算動態內輪差盲區,二是騎車人和行人不知道自己進入內輪差動態盲區的安全隱患有多大?特別是汽車和兩輪車都在行駛的時候)。

宜賓交警支隊宣傳科科長、高階工程師、機動車安檢專家肖勇告訴記者,目前車輛專業教科書都沒能很好的解決機動車動態盲區問題,是個難點問題。2019年,宜賓交警同熱心公益的企業一起做了試驗,找到了測量汽車內輪差盲區的方法,並得到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的表彰。“今天的試驗過程證實了汽車列車、重型汽車存在的較大內輪差盲區及其危害,得出行人、騎車人和駕駛員在車輛轉彎時的注意事項和基本判斷,用直觀的現場試驗喚醒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

曾楊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編輯 楊程 責任編輯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