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溫州何以續寫創新史?新能源賦能“浙江省第三極”

溫州何以續寫創新史?新能源賦能“浙江省第三極”

海上風電浙江金風科技有限公司 供圖

中新網溫州12月28日電(邵燕飛 項菁 周健)靠民營經濟“起家”“立家”“發家”,中國民營經濟重要發祥地——浙江溫州,眼下被浙江省委賦予“提升‘浙江省第三極’功能”的重任。

面對杭甬“雙城記”,溫州要坐穩“浙江省第三極”,除了傳統制造業,溫州還有什麼?

依託山、水、海等獨特優勢,新能源產業正成為溫州“續寫創新史”的“新增長極”。

“雙碳”背景下,溫州瞄準新能源賽道,聚力打造“全國新能源產能中心和應用示範城市”。目前,溫州新能源產業規上企業已達664家,今年前11月新能源產業規上產值1214。1億元,增速15。8%。

溫州何以續寫創新史?新能源賦能“浙江省第三極”

漁光互補 甌飛集團 供圖

培育全鏈條專案 “從北至南”更出海

走進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室,一張“溫州市新能源產業空間佈局圖”映入眼簾。上山入海、從北至南,佈局圖上,標註的新能源專案覆蓋了“核風光水蓄氫儲”全鏈條。

其中,三澳核電專案建成後每年可為浙江乃至長三角提供清潔能源約525億千瓦時;“巨型充電寶”泰順抽水蓄能電站專案填補了浙南地區抽水蓄能電站規劃空白;瑞浦新能源產業基地專案將打造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系統製造的“牛鼻子”工程……

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處處長徐金隆受訪時表示,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溫州實現新一輪趕超發展的戰略選擇,今後五年,溫州市新能源領域重大專案投資將超3000億元,產業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

就在今年,《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實施“風光倍增”工程。

放眼溫州,2022年,金風科技深遠海海上風電零碳總部基地專案落地該市,專案同時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11家,將共同打造集研發、製造、工程、運維全產業鏈和叢集化的世界級深遠海、大兆瓦、漂浮式海上風電零碳總部基地。

“板上發電、板下養魚”,作為全國最大單體漁光互補專案、全亞洲最大灘塗漁光互補光伏發電專案,“泰瀚550兆瓦漁光互補發電”促使溫州電網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提升約26%,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4。8萬噸。

除了“追風逐日”,溫州新能源企業也不忘“乘風而起”。依託全球新能源發展的“東風”,當地新能源產品正不斷“出海”,開拓國外市場。

譬如,致力於氫能源研發、生產、銷售的溫州高企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創“電解槽採用非金屬極框技術”,相應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而受能源危機影響,國外對家用儲能裝置的需求量劇增,致使聚焦儲能領域的一元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較為飽和,今年第三季度單是儲能方面的海外銷售量同比增加了45%。

溫州何以續寫創新史?新能源賦能“浙江省第三極”

農光互補 蔡寬元 攝

坐擁“自然富礦” 政策澆灌發展沃土

做強“浙江省第三極”,高質量發展是關鍵。其中,專案是區域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各地“穩增長”的著重發力點。

2022年,溫州全市已開展3次重大招商專案集中籤約,其中新能源產業簽約專案33個,總投資超2100億元,佔總簽約投資額的69。3%。

在全國新能源發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這些專案為何選擇落地溫州?

從自然環境層面看,溫州擁有發展新能源的“富礦”——地處我國海上風電資源富集帶,海岸線長度、灘塗面積、海島數量均佔浙江省1/5,有著豐富的風能、太陽能、水能等資源。

《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表明,“十四五”期間,浙江計劃新增海上風電、光伏裝機翻一番,增量確保達到1700萬千瓦,力爭達到2000萬千瓦。而據初步調查,溫州可開發(含在建專案)海上風電和灘塗光伏資源容量就已近1800萬千瓦。

以自然資源為基礎,新能源產業從溫州營商氛圍中汲取發展力量。

“我們企業看中了溫州‘政企合作’的能力,政府統籌資源為新能源產業服務,可以體會到溫州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上有著強大決心。”浙江金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晨光受訪時說。

近年來,溫州密集出臺《加快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五年行動方案》《促進溫州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一攬子支援政策,以最大力度集聚新能源優質專案落地。此外,制定出臺的《溫州市科技賦能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謀劃設立新能源領域科技創投基金,加快培養、招引新能源領域的專業人才。

“打破固有思維,各區縣資源由溫州市級統籌,各部門‘合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徐金隆受訪時談及,溫州新能源產業還受益於當地的兩大傳統產業——電氣產業和汽摩配產業。

徐金隆解釋道,溫州電氣產業配套完整、技術領先,可為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裝備的發電、輸電、配電以及儲能和智慧電力控制提供支撐,“而傳統汽摩配產業正向電動化等方向轉型,加之溫州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能為新能源產業帶來廣闊的市場。”

  聯動傳統產業 融合三產促共富

根據《溫州市加快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五年行動方案(2022-2026年)》,到2026年,溫州新能源產業產值將達到2500億元。但除了自身產值,新能源在反哺傳統產業、富裕百姓生活上也有助力。

今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表明,全國各地要加強工業領域節能和能效提升。而在溫州樂清,該市就已借力本地新能源資源,大面積推廣實施工業廠房屋頂的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

得益於上述專案,從事輸電電網配件服務的固力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使用光伏電源後,每年可以節約用電成本30萬元,年平均減排二氧化碳1401。4噸。

新能源還“直擊”傳統企業的內部生產。眼下,溫州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看到新能源汽車的廣闊前景,競相涉足開發技術含量高的汽配產品,進一步帶動溫州汽摩配產業轉型升級。

讓普通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亦是溫州新能源產業正在探索的方向。

在樂清,正泰農光互補光伏發電專案以光伏發電為主,兼顧農業生產,開創了高效農業種植和清潔能源發電“綠色”結合的新型模式。

該專案負責人介紹,其所在的4000多畝地以種植海水稻為主,輔以少量番薯、玉米、辣椒等農作物,年產值可達500萬元,給周邊村民帶來12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村民增收。

此外,正泰還在全國推行“光伏發電+農業種植+觀光旅遊+農民就業”科學創新產業特色扶貧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提高產出收益,以產業化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以點帶面,與傳統產業和普通民眾共享“前景”與“錢景”,這也再次印證,新能源正不斷成為溫州打造“浙江省第三極”的“助燃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