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祖大壽屢次反覆,崇禎為何卻百般寬容?祖大壽是明朝與後金暗中議和的牽線人

祖大壽屢次反覆,崇禎為何卻百般寬容?祖大壽是明朝與後金暗中議和的牽線人

崇禎皇帝的命運很是悲催!

應該說,崇禎皇帝在明朝諸帝中還算是有作為的,就像李自成在檄文中所說的那樣“君非甚暗”。那麼,崇禎皇帝在內外交困之際,是否有過和後金(清)議和的想法呢?

明朝的統治到了崇禎一朝的時候,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在經過了之前歷代皇帝的瞎折騰之後,崇禎接手的大明朝已經是四下透風。外有後金不斷侵擾,內有流賊四處橫行,兼之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對於繼位的崇禎皇帝而言,他就是一位救火隊長,拆東牆補西牆,摁下葫蘆起了瓢,國勢愈發不振。

此時的大明朝,威脅並不僅是來自於雄踞北方的後金,還有遍地的流賊。明朝對於後金而言就像一頭大象,他們是沒有能力來擊垮他的,所以採取了撈一把就跑的戰術,以得實惠為主要目的,並沒有從根本上摧毀明朝的基礎。而流賊則不然,他們的流動嚴重摧毀了明朝賴以統治的國本,使得明朝無法組織起力量來與後金進行戰爭。

在明末的歷史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記載:每當明朝官軍在剿滅流賊得手之際,北方的後金就侵擾關內,逼的官軍只得放棄即將全勝的大好局面,抽調主力來抵禦後金,使得頻臨滅亡的流賊死灰復燃;每當北方稍微穩定,國內的流賊又起,官軍又得南下剿滅流賊。南討則慮北,北距則慮南,就這樣反反覆覆,無休無止,龐大的大明朝就是這樣被拖垮了!這也就是後世人所說的“明亡於流賊”。

那麼,如果明朝採取北和後金,全力剿滅流賊的方略,能否奏效呢?在當時的條件下,完全是能夠做到的。

祖大壽屢次反覆,崇禎為何卻百般寬容?祖大壽是明朝與後金暗中議和的牽線人

無論是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明朝都曾經給予他們重創。如張獻忠的“谷城之降”,熊文燦之所以肯於接受張獻忠投降,並不簡單的是因為張獻忠送了厚禮,而是熊文燦這支部隊要馬上北上勤王。張獻忠在投降之前雖然處於劣勢,但是官軍並無把握一定能把他剿滅。如果不接受投降,又沒有剿滅張獻忠,卻耽誤了北上勤王,使京城受到威脅,那麼,熊文燦有幾個腦袋都不夠崇禎皇帝砍得。

再如李自成,大敗於潼關南原,被殺的只剩下28騎逃到商洛山中。以洪承疇、孫傳庭為首的官軍滿可以將其一鼓盪平。可是,北方邊患又起,洪承疇、孫傳庭只得率軍北上勤王,使得李自成得到了喘息的機會,死灰復燃,東山再起。

筆者仔細研究過明末官軍和流賊之間的戰爭,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每當北方沒有後金進犯的時候,就是關內剿滅流賊順利的時候,因為明朝可以把精銳部隊從北方調回南方剿滅流賊;每當北方後金進犯,關內流賊的勢力就盛起,因為明朝把精銳部隊從南方調到北方抵禦後金。因此可以斷言,明朝只要是集中全力,是完全有能力剿滅流賊的。

那麼,明朝為什麼不北和後金,待到全力剿滅流賊後,再與後金一見高下呢?

我們現在經常會看到一些關於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 門、君王死社稷”的說法,尤其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更是被偽造成為朱元璋的祖訓,可這在《明史》中找不到任何記載。

作為一個民族,有氣節、有擔當是值得肯定的,可是,事情有經有權,明朝在面臨著後金和流賊的雙重巨大壓力下,如果採取北和後金,待到全力剿滅流賊後,再與後金一見高下的策略為未嘗不是上策。

作為明朝統治者崇禎皇帝在此時有沒有過這種想法呢?有的!

祖大壽屢次反覆,崇禎為何卻百般寬容?祖大壽是明朝與後金暗中議和的牽線人

後金的皇臺吉在當時是沒有一定要佔領中原的想法的,或者是有這個想法沒有這個能力,因為,明朝對於後金而言,確實是太大了。

崇禎皇帝呢?是有著這個想法,卻不敢表露出來,因為議和這種做法有損於自己皇帝的威嚴,而且事情一旦洩露,在明朝言官們那群烏鴉嘴的攻擊下,自己只會顏面掃地,事情也會擊飛蛋打。

在這期間,有個關鍵人物卻一直被忽視,那就是明末名將祖大壽。

祖大壽作為明朝悍將、袁崇煥的得力助手,在明朝和後金之間屢次反覆,不僅沒有受到處罰,卻反而很受重用,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在大淩河之役後,祖大壽雖自稱是假投降,可是其子侄輩都在為後金效力,這對於對犯錯的大臣零寬容的崇禎皇帝而言,是決計不可接受的!那麼,崇禎皇帝為什麼不僅沒有處罰祖大壽,卻仍然對其委以重任呢?難道僅是祖大壽英勇善戰嗎?當然不是!

筆者認為,祖大壽的假投降也好,真反正也罷,這裡面是有著明朝、後金兩位統治者一系列的考量。

一、皇

臺吉

的戰略

大淩河之役,明軍雖然大敗,但是後金也是元氣大傷,也需要恢復實力,以備再戰。

兼之後金自努爾哈赤死後,皇臺吉雖然取得了汗位,但是其內部仍然有人在挑戰他,皇臺吉也需要有時間來弭平內部紛爭。因此,在此時停戰議和,對雙方都是明智的選擇。

二、崇禎的戰略

明朝外困於後金,內困於流賊,兩線作戰,國勢不支,使得崇禎急需停戰來恢復國力,恢復被流賊嚴重破壞了國計民生,積蓄力量,以備再戰。因此,在此時停戰議和是崇禎的一根救命稻草。

三、祖大壽的角色

既然皇臺吉和崇禎的戰略不謀而合,那就需要有一箇中間人來替他們牽線。祖大壽在戰敗被俘後,皇臺吉應該是把想要議和的想法和祖大壽談了,並且想要祖大壽做這個牽線人。之所以會選擇他,是因為祖大壽在遼東軍中地位很高,並具有很高的威望,同時在崇禎心目中也很有份量,具備成為牽線人的條件。

祖大壽回到錦州後,不僅沒有受到崇禎皇帝的處罰,反而升官為左都督。明朝的統兵大臣在崇禎一朝,得到善終的不多,如熊廷弼、袁崇煥、毛文龍等。

祖大壽屢次反覆,崇禎為何卻百般寬容?祖大壽是明朝與後金暗中議和的牽線人

可是,崇禎皇帝對投降歸來的祖大壽卻給予了很大的寬容,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異數!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不得而知,史書中也沒有記載,也不可能有記載。

不過,從祖大壽歸降後金的1631年(崇禎四年)到1638年(崇禎十一年)這七年間,明朝與後金在錦州地區雖小戰不斷,卻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就叫人不得不懷疑這其中有問題。

筆者認為,這七年間之所以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的緣由就是明朝與後金在祖大壽的撮合下已經預設在錦州地區停戰了。

從現有的史料記載來看,皇臺吉對祖大壽一直是比較信任的。崇禎皇帝呢?雖然也對祖大壽加官進爵,封賞不斷,但祖大壽卻對崇禎皇帝始終抱有很強的戒心。

在1631年到1638年這七年間,崇禎三次下詔召祖大壽進京覲見,可都被祖大壽以各種理由推辭,這種事例在崇禎一朝是不可想象的,一向剛愎的崇禎皇帝居然也默認了這個事實。

祖大壽之所以敢於拒絕皇帝的召見,一是他知道自己在明朝與後金之間的重要性;二是他也害怕進京後,在明朝言官們的攻訐下被下獄治罪;三是害怕一向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反悔,以赴京覲見的名義把自己召到京城殺了。

祖大壽知道,只要是自己在錦州,在軍營之中,就能保住錦州、山海關一路不受後金攻擊,自己也就能保住性命。至於後金部隊從其他地方攻擊明朝,那就不是他應該負責的事情了。

祖大壽屢次反覆,崇禎為何卻百般寬容?祖大壽是明朝與後金暗中議和的牽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