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360尾錦鱗“入住”恭王府蝠池!宮廷金魚特展即將揭幕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可心

7月14日,360尾北京本地自主培育的錦鱗投放到恭王府博物館蝠池和金魚池中,成群的魚兒舞水弄波,時而回環泳遊,時而排成一隊,為歷史悠久的恭王府博物館增添了一份生氣與靈動。

走進恭王府,穿過典雅大氣的古建築群,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躍然眼前。邁過西洋門,正對門口的蝠池裡,胖乎乎的大個頭彩鯉成群結隊地遊弋,時不時將腦袋探出水面,又立馬害羞地躲到蓮葉下,清澈見底的池水一眼可望到底。

據介紹,這次入住恭王府的錦鱗,包括興國紅鯉、中國彩鯉、金魚等多個觀賞魚代表品種。個頭壯實、顏色豔麗的魚兒,給這座目前北京儲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古建築群更添了靈動。

錦鱗,是我國長期以來對觀賞魚的美稱,色彩斑斕的金魚正是觀賞魚的代表之一。歷史悠久的北京是中國金魚的發祥地之一,因為金魚與“金玉”諧音,寄寓人們對“金玉滿堂”“金玉同賀”的美好祈願,歷來就有養殖和賞鑑的傳統。至明清時期,皇帝及達官貴人都把賞魚作為樂事,宮廷金魚養殖品類更加繁盛,曾有300多個品種。皇宮、王府都會僱請專業的養魚技人,喚之“魚把式”,金魚養殖世家聚居北京南城,如今的金魚池地區正是因此得名。

此前,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已先後選送3批錦鱗放流至故宮博物院內金水河以及御花園水池,成為皇城園林的一道靚麗風景,廣受遊客好評。“將錦鱗引進到恭王府,面臨著新的挑戰。”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正高階畜牧師何川介紹,故宮裡的水系是活水,而恭王府的水池是封閉的,水體存在富營養化的情況,迎接魚兒到來前需要做很多準備。

抑水藻、淨水質,首次嘗試的新技術讓恭王府的水池煥然一新。恭王府博物館技術負責人介紹,去年,在市水務局的指導下,首次引進了吸磷石,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對比實驗,水池長期保持清澈,解決了封閉水池的富營養化難題。

“放流前,技術人員對水體負載量進行詳細的測量與評估,各項指標均達到了放魚標準,並經過短暫放魚試驗,驗證了水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何川介紹,此次放流的錦鯉主要來自北京本地的四家觀賞魚養殖場,均是北京自主繁育的品種。投放以後,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與恭王府博物館管理人員將繼續開展監測,科學細緻管理,保證魚兒的健康成長。

此外,2022年宮廷金魚特展也將於7月25日在恭王府拉開帷幕,全國選送而來的珍稀豔麗、難得一見的宮廷金魚將齊聚一堂,再現“木海觀魚”盛景。該展覽將持續至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