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方反制立竿見影,接連有國家對華服軟,澳洲欲與中國“一換一”

中方的反制效果立竿見影,美國方面不願意看的事情正在發生,接連有國家對華服軟,澳大利亞也試圖和中國“一換一”。

在美國方面的慫恿之下,有一些國家在過去參與到了對中國的圍攻之中,如立陶宛、澳大利亞等就是衝在前面的“反華先鋒”。但隨著中國對這些國家採取的反制措施發揮效力,美國政府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那些跟隨美國遏制中國的國家接連對華服軟。首先是立陶宛,2021年,立陶宛不顧中方的嚴正反對,堅持允許中國臺灣地區在該國設立所謂的“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但在2022年,立陶宛不得不對華低頭。2022年年初,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就承認,立陶宛允許臺灣在本國設立“代表處”的做法是一個錯誤,此舉引發了中方的強烈反應。而到了年末,曾經揚言“不怕中方制裁”的立陶宛經濟部長阿爾莫奈特也變了臉色,她在接受立陶宛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如今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想要完全排除中國是不可能的,期望與中國的貿易恢復正常。“顯然,立陶宛低下了曾經高傲的頭顱,主動尋求改善對華關係。

中方反制立竿見影,接連有國家對華服軟,澳洲欲與中國“一換一”

與之類似的是,曾經的另一個“反華先鋒”,被美國視為核心盟友的澳大利亞,近期也轉變了對華態度。在2022年11月份的G20會議上,中國領導人和澳大利亞領導人進行了當面會晤,雖然時間不長,卻為雙方下一步的對話鋪好了道路,確定了中澳繼續對話解決問題的共識。而在12月21日,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訪問中國,這也是澳大利亞三年來首次有部長級官員訪華。在此次訪問中,黃英賢表示對話本身就是成功的標誌,她強調:“如果兩國明智地處理分歧,我們可以發展雙邊關係,並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此外,澳大利亞還主動提出了一個解決中澳貿易衝突的“一換一”計劃,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唐·法雷爾提出,只要中國能夠撤銷對澳出口產品的“禁令”,澳方也願意撤銷之前在世貿組織對華提出的兩起訴訟。雖然此舉仍然有希望中國先讓步的成分,但無論如何,這是澳大利亞希望主動解決中澳衝突的一個訊號。

中方反制立竿見影,接連有國家對華服軟,澳洲欲與中國“一換一”

除去立陶宛和澳大利亞外,歐洲和東南亞國家也在紛紛尋求緩和對華關係。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先後訪問中國,討論對華經濟合作以及管控衝突的事宜。而此前和美國舉行聯合軍演,一度在南海地區採取強硬態度的菲律賓,也再度呈現出改變的訊號。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正計劃在1月3日至5日訪問中國,按照菲律賓外交部公佈的宣告,馬科斯總統希望此行能夠和中國達成建立各層級外交對話渠道以避免南海衝突,並且和中國討論聯合開發南海能源的問題。

中方反制立竿見影,接連有國家對華服軟,澳洲欲與中國“一換一”

可以說,已經有一批跟隨美國推進反華政策的國家出現了耐人尋味的轉變,以立陶宛為首的一批極端反華國家更是罕見地對華低頭,尋求改善對華關係。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反制手段產生了效果。如對立陶宛,中國動用自己的經濟影響力,對該國進行了大範圍的經濟制裁。不僅削減對立陶宛直接的進出口貿易,同時要求和中國合作的上下游企業排除立陶宛的產品,這就造成了比立陶宛當局想象中更大的經濟影響。立陶宛商界領袖雅努利亞維丘斯就表示,若中國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制裁,該國工業界每年的損失會高達30-50億歐元。對於立陶宛這樣的小國而言,這個數字是非常痛苦的。

中方反制立竿見影,接連有國家對華服軟,澳洲欲與中國“一換一”

另一個“反華先鋒”澳大利亞的情況和立陶宛也極其類似,雖然中國沒有對澳大利亞進行全面經濟制裁,但僅僅是因為中澳經濟貿易額度的下降,澳方就已經感到了疼痛。美聯社的報道指出,由於中方對澳採取的貿易措施,澳大利亞出口商每年損失大約130億美元。這一數字還沒有考慮到中國減少的對澳投資和其他合作,因此還算是一個低估的數值,但也足以看出澳大利亞的損失有多麼沉重了。正是在中國強大的經濟影響力之下,中方的反制措施立竿見影地改變了部分國家的行為,讓這些一度追隨美國充當“反華先鋒”的國家重新坐下來談,也令菲律賓等國更為慎重地考慮對華關係。對此,美國方面即使不願接受,也無力改變中國影響力日益增長,以至於可以抵消美國影響力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