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比在龍捲風裡划著一根火柴還要難,這群年輕人卻做到了!

比在龍捲風裡划著一根火柴還要難,這群年輕人卻做到了!

2022年2月,遼寧瀋陽某地,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1所“飛揚”火炬青年突擊隊保障冬奧會特種火炬水下傳遞實驗 受訪單位供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新型動力驚人的爆發力是當代先進裝備必備的動力水平。1992年出生的王佳良博士,3年前來到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1所,參與新型動力的研製。

這項工作的強度,和這類發動機的效能一樣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不是全年隨時待命,王佳良的女朋友或許已經成為他的妻子,“我們倆都在31所工作,宿舍在同一個小區,但工作日基本見不到面”。

王佳良和許多90後一樣關注生活品質,對他來說,這樣的工作強度“其實是忍不了的”,更不要談工作中那些解決不完的疑難雜症。但他竟然奇蹟般地“熱愛”上這個崗位,感覺到身邊彷彿有一股“力量”,帶領他堅持下去。

他所在的航天科工三院31所即將在12月3日迎來65歲生日。最近,所裡的新職工、中青年骨幹、老專家,紛紛梳理自己和31所的故事。王佳良本來沒有精力去分析那股“力量”到底是什麼,但隨著瞭解的故事越來越多,“力量”的本質漸漸浮出水面。

王佳良聽說,科室副主任雷雲濤有一回連續兩週進行緊急試驗,反覆奔波換裝試驗件,一隻鞋的鞋底被磨掉了,他就在現場用紙盒和膠帶臨時粘了一隻鞋,一腳高一腳低地撐到了試驗結束。

別人說雷雲濤“夠拼”,他說自己只是“不想掉隊”。

還有一個特別讓王佳良佩服的“小馬哥”,他是某型號主任設計師。有次“小馬哥”負責一個製造難度極大的短線產品設計、跟產,約一年時間晝夜與產品為伴,“產品到哪兒人到哪兒”。無論幾點,重點工序他保證在現場。

儘管面臨夏天席地而臥、冬天睡在車裡等諸多不便,任務最終完成時,“小馬哥”心中唯留一個“爽”字。

這些人、這些事,直接“感染”了王佳良,讓他義無反顧地走下去。他說,如果只是一個人的堅持,可能很難,但如果大家都在堅持,似乎就沒那麼難了。

王佳良日常所感受到的氛圍,也氤氳在31所老中青三代科學家書寫的動力事業發展史裡。

已經退休的“張所”,1957年在31所的前身——國防部第五研究院衝壓發動機研究室成立時加入,當時這個單位只有16個人。

親身經歷了從研究衝壓發動機起家,到研究、生產範圍覆蓋衝壓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渦噴發動機、渦扇發動機、爆震發動機,以及各種新型動力,“張所”得出一個結論:“任何事情只要能想到,就可以努力辦成。”

“張所”回憶,早年團隊嘗試將渦噴發動機國產化,最開始其關鍵零部件的壽命只能達到半小時,遠達不到設計指標,材料和諧振問題都是難以逾越的大山。

好材料國外不賣,國內也找不到廠家生產。但輕易言棄絕不是31所人的選項,他們在當時國內現有的材料中進行“篩選”,“好一點的用於轉子”,再加上改善鍛造工藝以提高抗疲勞強度。同時採用錯頻辦法改善振動環境,在葉片根部採用噴丸以提高葉片疲勞效能。

顯然,雷雲濤、“小馬哥”面對工作的韌性和創新精神,是承襲了老一輩科學家的基因。王佳良認為,精神傳承正是他所感到的“力量”源泉。

31所黨委副書記張鳴戈介紹道:“當前31所35歲以下青年佔全所人數比例近半,青年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主力軍,所黨委十分關注每位青年的成長,搭建‘青年助理’‘青年創新基金’等創新人才成長通道及平臺,積極創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發展條件”。

周林和王佳良一樣同為90後,現在在31所專注於爆震發動機的預先研究,如果按照發動機原理的難度推算,他比王佳良更需要這種“力量”。

理論上,爆震發動機的最大飛行速度要比某新型動力還要高出將近1倍。這個數值,是吸氣式動力的極限速度,是國際未來先進空天動力的發展趨勢。

現在大家甚至還沒想出如何比喻此類發動機的研發難度,周林只能說:“比在龍捲風裡划著一根火柴還要難得多。”

今年7月,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1所舉行了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推進會,該所黨委書記王繼星對年輕人說,新時代的空天動力青年要不斷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要有“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鬥志,帶頭立足崗位、苦練本領、創先爭優,在新時代建設航天強國的新徵程上留下奮鬥足跡。

周林2019年入職31所以來,每天都在嘗試挑戰極限,努力在斜爆震極超聲速發動機的研發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聽到“越是艱險越向前”“敢教日月換新天”,周林會心地笑了,這就是31所人的生動寫照。他說:“遇到一件事,這裡的人從來不會說沒弄過、弄不了,一定會努力去找解決辦法,哪怕推動一步。”

10多年前,周林的部門主任入職時,是該所唯一一個研究爆震發動機的人,然後一個人變成了一個組,周林入職時,一個組又變成了一個新的部門。

爆震發動機技術中心成立,周林和同事搬進了一個20世紀50年代建成的辦公樓。他聽說,20年多前,王佳良的前輩們就是在這裡研究新型動力起步的。

周林所在的團隊已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把許許多多原本只存在於教科書裡的概念、理論,變成了現實,讓過去的許多“不可能”變成了現在的“顛覆性”。周林自豪地說:“我的領導的導師已經90多歲了,研究了一輩子爆震。”

他深知這項事業功成未必在己,但他和身邊所有接續推動中國空天動力事業發展的年輕人一樣,心裡始終縈繞一個念頭:盡最大努力,或大或小,哪怕推動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