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你是珠海航展的驚鴻一瞥,

自豪在這頭,振奮在那頭。”

環球人物微信公號訊息,在近期舉辦的珠海航展上,一架“外表俊朗”的飛機讓我國軍迷陷入狂歡。它就是我軍研製的最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

這架飛機背後凝聚著無數中國軍工人的心血,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殲20總設計師楊偉。

他曾是初中畢業、15歲就考入西北工業大學的“神童”,也是“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楊偉始終將推動國防和軍隊發展的職責扛在肩上。

11月7日,他的一段話登上熱搜:“先進技術發展到哪了,我們普遍都瞭解。特別是對軍迷而言,大家在期待什麼,我們也都知道,這也是我們的使命。”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1978年,年僅15歲的楊偉踏入了高考考場。那年,他剛初中畢業。

當時楊偉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高考的。在剛結束不久的初中畢業考試中,6門科目,滿分600分,他考了599分。優異的成績讓他獲得了破格參加高考的機會。後來填報志願時,他信心滿滿地寫下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楊偉沒有將命運全壓在高考上,而是先去高中安心讀書。近一個月後,他被大學錄取的訊息傳來了。

然而,訊息好壞參半。壞訊息是:楊偉的高考成績離清華、北大錄取線“只差一兩分”。好訊息是: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系的招生老師看到了楊偉的成績,非常想錄取他。

只是,當招生老師瞭解到楊偉是色弱時,心裡犯了嘀咕——這不符合飛機系的錄取要求。

糾結之下,招生老師徵求了飛機繫系主任的意見,得到的回答是:“把這個年輕人招進來!我也是色弱,就把他招到我的專業。不能開飛機可以造飛機嘛!”

這位系主任就是羅時鈞。他是錢學森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也是我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教育家。

而後,楊偉與高中同學說了再見,正式進入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系空氣動力學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楊偉所在的大學班級是大名鼎鼎的5381班,也就是“5系,3專業,78級,1班。這個班裡除了他,還走出了運20總師唐長紅、殲15常務副總師趙霞,被網友戲稱為“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當時15歲的楊偉是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多年後,他詼諧地回憶了這段經歷:“我們班長的年齡是我年齡乘2再加2。”

雖然5318班的同學年齡分佈相差略大,且來自五湖四海,但學習氛圍十分濃厚。楊偉曾回憶:“當時比的就是誰理論玩得深,誰習題做得多。為了利用更多時間學習,有的同學清晨就翻牆進入教學區;有的買個小燈泡,深夜還在床上看書。”

學生的好學離不開老師們的敬業。那時候沒有教材,飛機系的老師們就自己寫、自己印教材,有的還直接採用英文版教材。

在老師和學校的影響下,楊偉學會了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逐漸立下遠大志向。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天才少年

研究生畢業前,導師王建培問楊偉日後想做什麼方向,楊偉回答:“我要去飛機研究所,今後當飛機總設計師。”王建培不置可否,非常意味深長地說:“當飛機總設計師可不容易啊,需要太多的努力和機遇。”

但楊偉還是堅定地選擇了這條路。1985年,年僅22歲的他毅然投身正艱難轉型的航空工業,走進了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飛)。

“那時候的條件遠沒有現在好”,楊偉曾對《環球人物》記者回憶,當時研究所在一棟兩層木樓裡,“那是老航校的舊址,總師們的辦公室在二樓。一進去,整張桌子上鋪的都是圖紙。”

當時,所裡的研究生數量屈指可數,他被安排到飛行控制設計研究室工作,主要任務是研發飛行控制相關係統。

然而,命運的安排總讓人意外。

上世紀8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與冷戰趨於緩和,國家戰略重心由整裝備戰調整至經濟發展,各個軍工廠面臨著“軍轉民”的艱難過程。楊偉的研究也因此受到影響。

當時,各個軍工廠都搞起了副業,許多難以逾越的神級民用產品因此誕生。

比如生產空中管制雷達的南京720廠生產的“蝙蝠牌”電風扇,號稱“能用70年不壞”;還有我國建設的第一個鈾濃縮工廠504廠生產的雪糕,用核燃料提純級別的離心機做奶油,口感醇厚無比,成為一代人心中經典。

成飛當時也沒閒著,不斷嘗試著生產摩托車、千斤頂、洗衣機、鋁合金門窗等產品。

“成飛牌洗衣機”採用當時先進的航空製造技術和嚴格的軍工產品工藝,很快成為拳頭產品,緩解了成飛的資金壓力。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資金問題緩解後,成飛加大力度進行科研。此時期,楊偉主持研製了地面綜合動態順眼設施鐵鳥臺。該設施俗稱鐵鳥,其實是一個全系統的地面實驗室,可以讓飛機在地面模擬在天上飛。

1996年3月,鐵鳥第一次實現了閉環飛行實驗,楊偉像飛行員一樣,坐在模擬座艙裡“駕駛”先進戰機。

兩年後,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首飛,楊偉在地面檢測確認無誤後,向著遠處的飛行員伸出了雙手大拇指,告訴飛行員“沒有問題,可以試飛”。隨後,飛機起飛、四圈繞飛、模擬著陸都非常完美。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楊偉曾對《環球人物》記者說:“畢生的精力化為了戰鬥力。慶功宴後,我們這些研發團隊的年輕人把已經回家的殲10總設計師宋文驄拉到成都郊區的一個飯館,再次暢飲慶祝。”

這是楊偉人生經歷中的第一次飛機首飛,儘管在這之後作為總設計師的他又經歷了七次新飛機的首飛,但是殲10的首飛仍然是楊偉最激動的那次。

2000年,楊偉成為當時國內最年輕的飛機總設計師。後來,他又負責研發了梟龍、殲20等戰機,為我國戰機裝備做出巨大貢獻。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殲10首飛的見證者

殲20是楊偉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我國國防事業上的大國重器。按照歐美標準,它被稱之為第四代戰機,與美國先進的F22同代。

2014年,楊偉到西北工業大學,專程考察金屬3D列印技術。現場展出了專為殲20試製的部分金屬3D列印零部件,楊偉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感慨萬千。他明白殲20對我國國防力量來說意味著什麼。

今年11月,殲20在珠海航展一經亮相,迅速引發國內外媒體、軍迷關注。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殲20

殲20因何在本次珠海航展上成功出圈?

前鳳凰網軍事頻道主編、著名軍事博主金昊告訴《環球人物》記者:“現代戰爭都是體系化作戰,以殲20為代表的殲擊機則是這個體系中的‘刀尖’,價值是幫助軍隊取得‘空優’,又叫空中優勢。不管是海空作戰還是陸地作戰,爭奪制空權、取得空優是絕大多數戰術的基礎。”

“現代戰爭,失去空優,必敗無疑。”金昊著重強調。

殲20的出現,給我軍奪取空優增加了極大砝碼。“作為四代機,殲20有兩大優勢,第一個就是隱身,雷達上難以觀測,資訊化能力強;第二個就是攜帶的導彈先進,比如中國的霹靂10、霹靂15空空導彈。這些優勢是四代機的門檻。北約曾做過三代機與四代機的對抗實驗,結果三代機幾乎被碾壓,戰損比達幾十比一。”

殲20背後的男人:15歲就考入“中國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神童

對於殲20這個特殊“孩子”,楊偉充滿了感情,他曾寫下一封信“郵寄”給2035年的殲20。

在信中,他深情說道:“出生時,你是西南一隅的電光石火,喜悅在這頭,質疑在那頭;長大後,你是珠海航展的驚鴻一瞥,自豪在這頭,振奮在那頭;後來啊,你是祖國海天的堅強衛士,擔當在這頭,威懾在那頭;而現在,你是戰鷹家族的不老傳說,引領在這頭,希冀在那頭。”

原標題:殲20背後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