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蟹未脫殼中秋至 蟹卡大戰見“硝煙”

今年中秋節提前至9月10日,比之於歷年9月中下旬才成熟的捕撈時期,大閘蟹普遍尚未“脫殼”,因此把酒持蟹賞月的消費場景恐怕將被完美錯過。更有業內人士預測,由於今年蘇浙一帶罕見的持續高溫,給蟹養殖業帶來真正的大“烤”,同時養殖成本的大幅提升也讓今年優質蟹面臨價高貨少的尷尬局面。

蟹未脫殼中秋至 蟹卡大戰見“硝煙”

水面溫度超35℃

大閘蟹開啟戰高溫模式

今年夏季,全國多地高溫突破歷史紀錄,近期大閘蟹主產地江蘇蘇州、無錫、高郵和興化等地氣溫更是持續高達39℃以上,這對於生長在池塘中仍在脫殼期的大閘蟹來說,無疑是一場嚴峻的生死考驗。

在湖裡養殖的大閘蟹,對水域自然環境有極高要求,但高溫天氣一方面使得湖中水分蒸發快,導致大閘蟹嚴重缺氧而死,另一方面極度高溫給湖域環境造成浮藻類的“富營養”狀態,容易影響到水草的生長,造成大閘蟹的食物鏈短缺。

“今年大閘蟹在幾次脫殼過程中,出現了比往年高得多的死亡率,所以等9月下旬大閘蟹上市時,優質好蟹肯定要面臨價格上漲的局面。”無錫江陰佳田大閘蟹養殖場的蟹農朱彥諦一家從事了幾十年的蟹養殖,她說,今年大閘蟹養殖是特別艱辛的一年,從天氣條件看,每天空氣中像有火球在燃燒,室外火辣辣的熱氣讓人窒息,在這樣的高溫下,拔草、改底、餵食、增氧在烈日下勞作都是極為辛苦的,因此當地聘請人工的成本上升了20%。

據瞭解,江蘇一帶的蟹農日夜在養殖蟹塘旁邊搭建的簡易棚子裡看守,隨時檢視螃蟹是否因缺氧上岸,一旦發現就要及時給湖中增氧,經常半夜起來開增氧泵,一宿都無法安眠。另一位蟹農蔣雲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標準化養殖池塘水位都在80釐米至1米左右,由於近期都是持續高溫,塘水被暴曬,水溫一旦超過35℃,大閘蟹就開始停止進食。所以最好的補救辦法,一個是加高水位,另一個就是將池塘底部進行改良,防止被蟹的排洩物、硫化氫等汙染。

朱彥諦說,自己目前共養殖大閘蟹200多畝,其中100畝為塘蟹,如果不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極有可能會造成大閘蟹大面積死亡。“水淺的地方,要是有的螃蟹體質不好,肯定要死掉。所以我們這幾天在池塘裡持續打氧放水,不然的話,就跟煮開水一樣溫度會越煮越高。”

“今年給湖中打氧的耗電成本也創歷史新高,如果不打氧,蟹根本受不了。”朱彥諦介紹,“我們的師傅有20多年經驗,他們忍受高溫酷暑,隨時給湖中增氧,同時還要清除淤泥,或者更換河底淤泥,這樣才能使水草長勢好一些,讓躲在水草裡的大閘蟹免受高溫酷暑煎熬。”

蟹未脫殼中秋至 蟹卡大戰見“硝煙”

今年優質大閘蟹

價格恐將上漲

大閘蟹一生要經歷5次蛻殼,每蛻一次,蟹就會長大一圈。每年8月中旬,開始進入大閘蟹最後一次蛻殼期,只有順利完成了這次蛻殼,才算成蟹。辛苦操勞一年的蟹農最終能收穫多大的螃蟹,就看這一次了。

持續不下的高溫同樣讓陽澄東湖養殖戶夏根男也隱隱擔憂,高溫天氣人都懶得動,天熱螃蟹吃食也少,很多蟹農都擔心大閘蟹蛻殼吃力,成蟹會比去年小。據他的經驗,按說母蟹這個時候應該已經陸續開始蛻殼了,公蟹會再遲15-20天,他這幾日天天來湖上守著蟹,到了成蟹前的關鍵期,不敢絲毫偷懶。

此外,今年的高溫之下,大閘蟹有蛻殼推遲的跡象。老夏說:“今年蟹子殼蛻晚,中秋時候蟹殼子還沒完全變硬,軟殼蟹出水就死掉了,我辛辛苦苦這半年就白乾了!”

嚴酷的養殖狀態將會給今年大閘蟹的價格帶來哪些變化?多位蟹農表示,養殖成本上升有目共睹,養殖難度比往年大許多。此外,除了高溫影響蟹的產量,今年南方部分產地退塘還耕,蟹產量相應減少,另外養殖飼料成本也在上漲。”多位養殖戶表示,目前大閘蟹正處在第5次蛻殼期,還不好預期最終上市價格,“如果天氣很快緩解還能好一點,但優質大閘蟹的價格起碼上漲20%。”

蟹未脫殼中秋至 蟹卡大戰見“硝煙”

陽澄湖尚未開捕

蟹卡已經開售

按照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的慣例,每年會在9月下旬選一天,統一時間開始捕撈,以確保陽澄湖大閘蟹同一天開捕上市,同時要佩戴協會發的當年款防偽標識才允許運出陽澄湖,但目前協會還沒有公佈今年的開捕日期。

雖然蟹子還嫩,但蟹卡銷售戰卻已在線上線下全面打響。北青報記者近期走訪山姆、家樂福、BHG等超市看到,大閘蟹卡券已經開始預售。位於北京南三環方莊橋東南角的一家陽澄湖老店,8月初就開門營業了。雖然展櫃空空,一隻蟹也沒有,但店裡各種價位的蟹卡都已經開售,連佐蟹的薑茶、蟹醋和蟹工具、快遞保溫箱都已經陳列完畢,“蟹”味十足,只等主角登場了。

這家陽澄湖大閘蟹專營店有19年的店齡了,店主尚女士親眼見證了京城大閘蟹銷售模式的變化。從一開始顧客只接受現貨,寧可在店裡排隊等兩三個小時,到後來出現了蟹卡的銷售模式,物流提升實現了生鮮的精準配送,再到現在多種線上平臺進一步拓展了實體店的銷路。“作為一家經營多年的實體店,我們今年的第一單居然是從外賣平臺收穫的。”尚女士說,雖然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缺席中秋團圓宴略有遺憾,但她每天都在關注養殖情況,“好蟹不怕晚,不急這幾天。總得等蟹子成熟了才能讓顧客有好的體驗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佳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付丁

編輯/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