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的首臺蘋果電腦-M1P

作者:skate-mfg

這其實是一個懶癌患者的故事,因為文章存放在草稿箱裡已經近一年了,終於想起來跟大家分享。畢竟,再不分享一下,下一臺電腦馬上又該釋出了。

去年的雙十二一大早,順豐打來了電話,確認我是否在家。雙十二趕巧是個週末,所以原計劃是老婆大人代收的電腦,意外的由我本人簽收了。

新款的M1 Pro發行快2個月了,我才收到自己想要的規格型號。倒不全是蘋果的錯,因為中間猶豫取消了兩次,第一次是配置買高了後悔,第二次是以為淘寶速度更快,結果取消之後才發現對方沒貨,一樣要排隊。還是回到官網定下來了最終的規格: M1P 32G+1T。好在使用了教育優惠,也算是教育優惠的末班車了,今年開始,所有的教育優惠政策全部是先上傳資料稽核透過才能下單,無形中增加了購買成本。

我的首臺蘋果電腦-M1P

我的首臺蘋果電腦-M1P

我的首臺蘋果電腦-M1P

最初的設想是買M1X 32G+2T規格,訂單也在官網下了很久,等待期間不停的觀看各路UP主的影片,其中一位UP主的測試讓我陷入了沉思,他說丐版16寸同時開了幾十個網頁,另外加上影片渲染,機器仍然流暢不卡頓。這讓我不由得懷疑自己是否需要這麼高配的規格。後來另外一位UP主提到越是高配後期賣二手摺價越狠,M1P這款裝置最大的缺點就是劉海屏和沒有FaceID,後期大機率是要補上短板,所以幾年之後大機率是要賣出的。既然這樣那就不再追求一步到位了,折衷下買箇中配吧,於是有了這臺配置的新機。

其實這是我的第一臺蘋果電腦,也是我全家桶裝置的最後一塊板子。此前我已經先後買入了蘋果手機、平板、耳機、手錶、筆等裝置,之所以不買電腦,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特爾的配置實在是過於拉跨,高價低配且風扇噪音大,另外打開個軟體工作列跳個不停,簡直不像個專業裝置。另外幾年前更熱衷於遊戲機,對於蘋果這種只能拿來幹活的裝置我還是不太滿意的。只是現在時過境遷,年齡越大,越來越喪失了玩遊戲的樂趣,只想買個顏值高能幹活的工具。剛好在逐漸認清自己想要的過程中,蘋果的配置開始讓我覺得是時候下手了。

開箱圖:

我的首臺蘋果電腦-M1P

我的首臺蘋果電腦-M1P

我的首臺蘋果電腦-M1P

開箱部分就不再過於水圖了,證明下自己不是假裝有臺電腦完事。

為什麼會選擇蘋果M1P?

第一,我需要一臺電腦來工作,但是我不想要Win電腦了。因為我沒有遊戲的需求,更注重的是電腦肉眼可見的優點:字型銳度高、沒有滑鼠的情況下操控也不費勁、與其他裝置搭配性好(比如傳輸方便、軟體適配等等),而截至目前我使用的其他裝置包括蘋果手機、蘋果iPad、蘋果耳機,蘋果手錶都能與之搭配。所以蘋果的電腦早就在我的採購意向範圍之內。

第二,為什麼不買便宜的13寸M1呢?因為螢幕太小,目前使用的12。9寸iPad可顯示範圍太小了,我需要Excel做報表,小螢幕不方便。所以16寸是我的選擇下限。14寸雖然輕了,但是同樣的道理,可顯示面積對我來說就是雞肋,大就是真理。但後來使用久了,才覺得外接顯示器才是王道。

第三,為什麼不用MINI,因為家裡的4K顯示器(DELL2720U)銳度不夠,而且已經與Win適配,是我老婆的辦工用品。我不想切來切去。考慮過KVM,但是不太好用,所以放棄了。

第四,為什麼不買19款的機器,因為Intel太拉跨,散熱效能不好,就算是我的使用強度不大,我也極其討厭風扇聲以及Dock欄跳動數秒才能彈出軟體的龜速感。

第五,為什麼選擇M1p 而不是Max,因為用不了那麼高的顯示卡效能,CPU效能幾乎沒差別,所以不會無腦上到最高。事實證明我選對了,網友曾經做過天梯圖,CPU效能其實也就是個1060的能力,GPU倒是能有一戰,可惜我用不上。

第六,為什麼不選擇丐版,因為丐版16G對我來說太小了,習慣了32G的記憶體,要不是64G價格差更高,我會選擇極限記憶體。另外之前的M1 8G記憶體不夠用的情況下,硬碟被反覆使用,算是怕了蘋果了。

第七,為什麼不是512G硬碟,太小。 為什麼不選2T,因為太大,家裡有機械盤14T的,電腦不是我儲存的主力。

這款產品是我的理想型別嗎?

不是,因為太重。理想中的重量是Thinkpad X1C1公斤左右的重量,外加16寸的大屏。當然只是奢想。

劉海影響大不大?

日常使用幾乎看不到它,劉海最大的影響是遮擋程式名稱,不過用三方軟體(bartender)解決了。

總結:

經過一年的使用,最終還是給它配上了kvm顯示器,於是辦公室裡變成了Win&Mac雙持。

下次有機會再分享下我使用的軟體吧。

完結,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