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四川仁壽:生活有溫度,民生有力度

本文轉自: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2年年底的仁壽縣,入目皆是一幅幅和諧美好、欣欣向榮的畫面——企業生產馬不停蹄,專案建設熱潮湧動;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鄉村振興穩步推進;道路縱橫交錯,高樓鱗次櫛比;公園綠意盎然,群眾安居樂業。

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一項項硬核務實的舉措、一串串鏗鏘前行的足跡,都印證著這片土地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築巢引鳳 厚植興業沃土

用時僅僅3個月,仁壽縣卓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便實現了“快建快投”:一條條手機組裝流水線上,一部部出口到國外的手機源源不斷地“出貨”。

2022年8月31日,四川仁壽經開區標準廠房專案建設傳來好訊息——動工僅3個月,專案1號樓完成主體建設,進入內部裝飾階段。該專案採用租售並舉模式,可充分滿足入駐企業需求。隨著簽約企業的陸續增加,將進一步推動全縣電子資訊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叢集成鏈發展。

一份份合作協議的簽訂、一家家企業的落戶、一個個專案的開工和投產、一次次重新整理的“仁壽速度”,彰顯出該縣築巢引鳳的決心和力度。

近年來,仁壽縣持續深化改革,深入開展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對標創新,不斷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獲得感,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在這片投資興業的沃土上,以信利、川威、協鑫鋰電、華賜半導體等“百億”專案為支撐,電子資訊、農副產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主導產業正加快成勢,社會經濟發展不斷煥發新活力。

四川仁壽:生活有溫度,民生有力度

美麗的公園城市——仁壽。潘建勇攝

《2022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釋出後,仁壽上榜2022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22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22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3個榜單。

眾多美譽,激勵著仁壽不斷砥礪前行,也讓“奮進”的血液流淌在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裡。

交通先行 鋪就發展之路

在嚴寒冬日裡走進天府仁壽大道與仁沐新連線線專案施工現場,仍能感受到火熱的建設熱情。伴隨著機器的轟鳴,工人們堅守崗位忙碌著。據悉,這條路全長約2600米,設計為雙向8車道、輔道4車道。通車後既緩解了仁壽主城區路口的交通壓力,還將極大提升仁壽縣的區位優勢,助力該縣進一步跨越式發展。

“多年前,我們從仁壽到成都要大半天。路況也不好,顛簸得每次都要暈車。”談起仁壽縣交通的變化,市民李輝感觸深刻。他說,現在自己開車,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成都。

不僅市民出行更加方便,日益完善的交通網路也不斷助力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生產的玻璃酒瓶供應到全國各大名酒廠,生產的部分玻璃燈飾還會出口到國外。”說起落戶仁壽縣汪洋鎮的原因,四川華晶鑫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直言,交通便利是考慮的首要因素。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仁壽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路。

成宜、仁沐新、成赤、遂資眉、成都經濟圈環線高速5條高速建成通車;天府仁壽大道、紅星路南延線、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3條經濟主動脈暢通縣域,綜合交通網路正逐步完善,形成了仁壽到成都、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眉山、縣域4個“半小時交通圈”。

鄉村振興 啟用一池春水

仁壽縣的冬天,沒有萬木凋零的蕭瑟,處處都是沉澱了一年的收穫。

汪洋鎮聯絡村3組的豌豆尖種植基地內,200畝的豌豆尖收穫後全部運到外地市場;祿加鎮中合村的柑橘園內,當地村民忙著採摘、搬運、整理、打包新鮮的柑橘,各地客商紛紛直接進園收購;始建鎮柏山村的銀柳種植基地內,村民們依託特色產業,實現就地就業增收;藕塘鎮明珠村的橙色田園果蔬套種基地內,柑橘樹下套種的白蘿蔔喜獲豐收,又一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近年來,仁壽縣依託糧、豬、果等優勢產業,大力推進特色產業提質增效,一大批農產品步入“名特優”行列,文宮枇杷、曹家梨獲得國家地理標準產品認證。

在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上,該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進農旅融合,湧現出曹家百年梨鄉、曲水留香景區、藕塘玫瑰基地、懷仁街道櫻桃基地等一大批好玩、好看的優質農業景點,激活了發展的“一池春水”。

鄉村振興,絕不僅僅是產業的振興,還包括各個方面的振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仁壽縣高瞻遠矚謀劃藍圖,持續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打造出美麗鄉村。

生態打底 扮靚綠色家園

“從家門口出來,走兩步就能進公園。雖然是冬季,但公園裡依然有青綠草木和各色鮮花,晚飯後散散步真是太愜意了。”家住仁壽城市溼地公園旁的彭女士感嘆,公園數量越來越多,家鄉環境也越來越美。

一片藍天一方淨土,一湖碧水一城綠蔭。暖陽照耀的午後,走進城市溼地公園,只見碧水、草坪、涼亭、步道錯落有致。三三兩兩的老人在休閒凳上聊天拉家常,小孩們則在公園裡追逐嬉戲,不時傳來銀鈴般的笑聲。

城區還有很多可供市民遊玩的公園。在流水潺潺的中央水體公園,可以感受一步一景的趣味;在依山而建的天仁公園,可以領略登高望遠的豁達;在綠意盎然的金馬河生態綠道,可以靜享跑步的酣暢;在設施齊全的城北山體公園,可以體會運動的快樂……

四川仁壽:生活有溫度,民生有力度

柑橘豐收銷售忙。潘建勇攝

一半山水,一半城 。近年來,仁壽縣以生態打底,扮靚綠色家園,大力實施“千湖之城,百園之市”“天府竹海、花漾仁壽、球溪綠道”等生態專案,將山、水、林、湖融入城市建設中,形成“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公園城市新格局。

出門見綠、移步入園,可健身、休閒、娛樂。隨著“公園下鄉”力度的增加,不僅城區的群眾能享受到“生態紅利”,鄉鎮的群眾也擁有了一個個美麗的小公園。

據悉,該縣充分利用各鄉鎮現有的林地、河道、水渠等閒置資源,推進“公園下鄉”建設。新建的鄉鎮公園人文獨特,各具魅力,集“休閒運動、旅遊觀光、文化創意、防災避險”各種功能於一體,大大增強了鄉鎮的“綠肺”功能。

民生改善 乘上幸福列車

“小區不僅規劃了停車位,還安裝了電梯,大家住起來非常舒心。”仁壽縣老城區工行小區居民這樣“點贊”。工行小區是1996年職工集資修建的住宅小區,在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後,新增的健身、休閒、電梯等設施,讓小區品質大幅提升。透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不斷補齊功能短板,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這些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

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為實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雙提升,仁壽縣著力打造文化陣地,開展惠民活動,讓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涓涓細流浸潤心田。城市裡,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一應俱全。鄉村裡,農家書屋、口袋公園、多功能運動場等便民文化體育設施遍地開花。多元化、多層次的公共文化服務網,正不斷涵蓋全縣群眾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來,仁壽縣始終堅持把增進群眾福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眼於醫療、教育、就業、文化、養老等重點領域的民生問題,集中力量為群眾辦成實事好事,努力書寫有溫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