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統協益彰,襄城區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十三、十五街坊大變樣

自去年來,為破解重“面子”輕“裡子”、“政府幹群眾看”、可持續機制難建立等難題,襄陽市襄城區檀溪街道柳子山社群黨委根據襄陽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的相關要求做出新探索,廣泛在十三、十五街坊老舊小區改造中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瞭解,柳子山社群十三、十五2個街坊始建於1998年,2個小區共有23棟家屬樓,732戶居民,常住人口1961人,2021年被納入襄陽市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柳子山社群負責人表示,社群將共同締造理念融入十三、十五街坊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實現政府角色轉變,從主導者、決策者轉變為引導者、支持者、服務者、宣傳者。

自十三、十五街坊2021年4月被納入檀溪街道老舊小區提升改造計劃後,為充分規劃設計,柳子山社群黨委班子成員帶領設計人員走遍小區各個角落,透過召開現場會、座談會、小板凳會等方式充分聽取居民意見,本著公共環境“宜改則改、宜拆則拆、拆改結合”的原則,讓設計真正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事宜,透過居民幫扶、樓棟會、小廣播、微信等方式,組織徵求意見581戶,歷時5個月確定改造內容。

統協益彰,襄城區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十三、十五街坊大變樣

路面改造後

在整個改造中,以協商為統領,以改造建設為載體,以技術為支撐,柳子山社群黨委拓寬居民參與渠道,激發居民參與熱情,鼓勵居民建言獻策,主要圍繞9大項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屋頂防水;疏通改造地下排水管網;整修路面;改造公共照明設施;補建機動車停車位和非機動車停車棚;完善小區安防監控設施,配置監控機房;提升綠化水平;完善配套多功能用房。

在全面摸底調查後,柳子山社群在改造過程中將原來相鄰獨立的2個小區合併成1個小區,借勢周邊街區統籌配套的各類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拓展了十三、十五街坊停車、休閒、養老等公共活動空間,同時注重智慧小區建設,增設智慧門禁系統,新增安防裝置、車輛識別道閘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了智慧管理平臺。

統協益彰,襄城區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十三、十五街坊大變樣

新建停車棚

柳子山社群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健全小區黨支部4級架構,搭建黨員幹部參與治理平臺,讓黨員幹部參與到業委會、黨小組及樓棟長隊伍中,透過組織黨員社群“雙報到”,發動黨員帶頭入戶、出資出力、維護並管理改造後的小區,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小區改造共治共享。

小區內開闢500平方米的空地修建休閒廣場,擺放休閒坐凳,豐富十三、十五街坊居民的文體生活,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質,共同打造幸福家園。在小區地下管網改造時,襄陽中環水務有限公司為避免地面二次開挖,同步進行用水改造。

柳子山社群黨委負責人表示,“三分建,七分管”,在改善小區居住環境的過程中,柳子山社群黨委完善小區治理結構,建立小區治理機制並常態化執行,一方面小區正在加速成立業主委員會,教育居民轉變消費觀念,變無償服務為有償服務,變催交衛生費為自覺繳納物業費;另一方面,制定小區積分制管理辦法,根據居民的文明表現、義務勞動等情況計算分值,居民可透過參加社群組織的政策宣講、糾紛調解、文明引導、環境衛生評比等多種方式獲得積分,鼓勵廣大居民參與社群集體活動,實現社群黨委、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等多方合力共治,小區人人變得“愛管事”,共同維護小區改造建設成果。

統協益彰,襄城區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十三、十五街坊大變樣

兩個老舊小區合二為一

在3個月的改造時間裡,柳子山社群黨委多次組織居民評價改造效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021年12月底,基本完成樓道刷白、道路刷黑、管網改造、樓頂防水等全部改造內容。

十三、十五街坊小區業主委員會負責人表示,結合今年“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我們將廣泛徵求群眾意見,齊心協力採取多種融資渠道對小區進行提檔升級,著手以人為本的精細化改造,建設休閒廣場4處、運動場1處、增加休閒座椅和健身器材78套,極大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適性和便利性。(來源:襄陽市住建局、通訊員祝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