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想夸人卻只會說666?超六成受訪青年擔心過度使用網路流行語會衝擊傳統語言文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實習生 肖平華

想夸人卻只會說666?超六成受訪青年擔心過度使用網路流行語會衝擊傳統語言文化

網路流行語因生動活潑的特點,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但不分場合地過度使用網路流行語,也會帶來負面影響。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217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社交媒體是受訪青年瞭解網路流行語的主要途徑,61。5%的受訪青年認為過度使用網路流行語會在一定程度上衝擊傳統語言文化。

受訪青年中,00後佔29。3%,90後佔50。0%,80後佔20。6%。男性佔39。3%,女性佔60。7%。

社交媒體是受訪青年瞭解網路流行語的主要途徑

“像‘乾飯了’‘咱就是說’‘絕絕子’‘離大譜’都是我常用的口頭語。”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本科生李夢凝覺得,短影片的發展讓自己經常能接觸到各類網路流行詞彙,“一些流行梗在表達上很生動有趣,使用這些詞語會顯得比較時尚,也能更簡短地呈現想表達的內容”。

南昌某高校漢語言專業研究生楊慧(化名),一般會透過抖音、微博等社交平臺瞭解網路流行語,偶爾也會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學到一些新的流行梗,“用流行語和同齡人交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資料顯示,微博、小紅書、微信等社交媒體(58。9%)是受訪青年知曉網路流行語的主要途徑。接下來是網上聊天(55。8%)、彈幕(55。4%)。其他還有:網路主播(39。4%)、朋友同學(35。5%)和自行搜尋(12。0%)等。

浙江傳媒學院研究生陳佳佳是一名美食博主,在與網友互動或製作節目文案時,她會用一些熱度較高的網路流行語,“我覺得有些流行語的表達方式很巧妙,可以當作社交的潤滑劑,讓聊天變得更輕鬆”。

西安某高校本科生、00後鄭鑫玉,在與朋友聊天或發朋友圈時,會用一些熱門的網路語,她覺得這樣很有趣,也可以開玩笑,活躍氣氛。

調查中,61。5%的受訪青年會在調侃生活、發洩情緒時使用網路流行語,45。2%的受訪青年會透過網路流行語來拉近關係、活躍氣氛。其他的使用場景還有:湊熱鬧、跟著別人一起用(42。0%),怕跟不上流行(33。2%),懶得過腦子又必須表態(28。5%),不想好好說話、叛逆一下(18。8%)等。

61.5%受訪青年擔心過度使用網路流行語會衝擊傳統語言文化

“那些刷屏的流行語,我會直接略過。還有一些詞讓我覺得肉麻、發嗲。一些低俗或者有攻擊性的網路流行梗,就更不會使用了。”李夢凝說,她只會在日常聊天時使用網路流行語,在正式場合中不會用。

對於流行梗文案,28。3%的受訪青年表示喜歡,57。4%的受訪青年覺得一般,8。5%的受訪青年不喜歡,還有5。8%的受訪青年表示沒感覺。

“太依賴網路流行梗,會給處於語言學習階段的學生帶來不良影響。”鄭鑫玉覺得,要在恰當的場合使用網路流行語,並且要有判斷力,拒絕不良的網路流行語。

楊慧覺得,網路流行語有利也有弊,過度使用會對語文學習造成不利影響,“還有一些流行語破壞了傳統語言的語感,不利於傳統文化的傳播”。

“有時想誇別人,想了半天卻只能回個666,以前學的褒義的成語,全還給老師了。”李夢凝覺得,如果長時間處於網路環境中,會對思維方式帶來影響,“要理性使用網路流行梗,日常生活中偶爾用用就行了”。

對於過度使用網路流行語帶來的負面影響,61。5%的受訪青年認為會在一定程度上衝擊傳統語言文化,57。4%的受訪青年認為粗俗的流行語會汙染網路環境,56。6%的受訪青年認為會弱化青少年語言學習的規範使用,39。5%的受訪青年擔心語言會越來越匱乏。

楊慧認為,要在網路流行語的使用上加強引導。“老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區分網路語言和書面語,父母要引導孩子文明地使用網路流行語。還要營造文明的社會環境,避免網路語言粗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