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體育)騰空!像青蛙一樣

新華社南寧11月13日電題:騰空!像青蛙一樣

新華社記者吳思思

雙手觸地,後腿發力,騰空躍起……11月12日至13日,在廣西第十五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賽場,開賽專案“螞拐抓害蟲”吸引了在場觀眾的注意。

“螞拐”,在廣西方言中是“青蛙”的意思。“螞拐捉害蟲”比賽要求運動員們模仿青蛙的姿勢四肢著地後,以最快的速度在賽道上跳躍前進,並用手拿起置於跑道終點的“害蟲”後,用嘴叼著折返,以時間長短來決定優勝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個綠色的毛絨蟲玩具就是比賽的“害蟲”道具。雖然比賽專案聽上去趣味性十足,但運動員們所展現的,仍然是“火藥味”滿滿的比拼。在長20米的賽道上,戴著手套的運動員們四肢著地,趴伏於起點線,發令槍響,紛紛猶如青蛙一般騰空而起。因為蹬地力量大,如果手臂前撲的時間點不對或者力量不足,都會因為慣性而影響競技速度。

“‘螞拐捉害蟲’其實是一項集速度、爆發力、協調性於一體的運動專案,對運動員的核心力量和四肢力量都是一種挑戰。”賀州代表隊教練楊淑君說,“每一次騰空,追求的都是更快、更久、更遠。”

從2018年廣西第十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被列入新增競技專案以來,“螞拐捉害蟲”競技規則不斷得到完善。

“比如2018年比賽時,更多是立定跳遠式,腳先著地。還有在捉‘害蟲’時,有的用手拿,有的用嘴叼。現在透過不斷摸索,形成一些既定的規則,比如雙手先著地,不能觸線,用手拿住‘害蟲’後,再用嘴叼回等。”裁判長翟翠麗說。

這個競技專案主要起源於壯族傳統螞拐節。“將這些傳統文化融入體育競技中,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體育競技豐富性、趣味性的一個補充。我們希望透過體育比賽這樣的交流方式,把傳統文化推廣出去。”

近年來,廣西各地潛心挖掘傳統體育專案,採擷民族體育之美,諸如搶花炮、拋繡球等傳統體育運動專案,也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視野。從1982年開始舉辦的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成為廣西民族體育發展的視窗和見證。此外,廣西還將民族體育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作為學校民族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盧文樓是賀州學院大二學生,今年5月,從未參加過大型體育比賽的他積極報名了學校“螞拐捉害蟲”的訓練,“第一次參加比賽,只想盡全力,不留遺憾。”夢想成為一名體育老師的他,也希望未來把民族體育專案帶入他的課堂,“民族體育的競技技巧是多樣的,但體育精神是一樣的,我想繼續在傳統文化中,感受體育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與盧文樓一樣,在賽場拼搏的運動員們,正是民族體育的現在與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