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克蘭空軍的大部分蘇-27、米格-29戰鬥機,在開戰之初便被俄軍利用伊斯坎德爾-M戰術彈道導彈和“口徑”巡航導彈擊毀在了機場跑道上,因而在後續的交鋒中,我們很少看到俄烏兩國空軍戰鬥機進行大規模空戰的報道。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不過,相比於日漸膠灼化的陣地戰、巷戰,過去已有的幾次小規模空戰仍顯得十分精彩。比如,在去年的3月5日和6日當天,憑藉著領先半代的技術優勢,俄空天軍蘇-35S戰鬥機在日托米爾州上空,取得了擊落烏軍5架蘇-27、1架米格-29戰鬥機的卓越戰績。在另一次經典空戰中,俄軍蘇35S戰機飛行員伊利亞·佩雷佩爾金上尉,在1V2的戰鬥中利用空空導彈一舉秒殺了烏軍2架蘇27戰鬥機。在今年元旦伊始,有外媒報道稱,俄軍一架蘇35S戰鬥機在兩小時的巡邏過程中取得了擊落了烏軍4架飛機的驚人戰果。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些事實已經證明,雖然蘇-35S戰鬥機有過被地面防空導彈擊落的“黑歷史”,但絲毫不影響這款戰鬥機在空中交鋒中秒殺烏軍蘇-27、米格-29戰鬥機的能力。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現代空戰中,以蘇-35S為代表的四代半戰鬥機秒殺以蘇-27、米格-29為代表的四代機己是不爭的事實,這對當前我國空軍而言也是一個警示。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中國空軍四代機服役現狀:殲10A還有200多架,殲11A還有100餘架

目前,儘管我國空軍已服役大批以殲10B/C、殲16、殲20為代表的四代半常規戰鬥機和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然而因為國內四代機的起步時間較晚,這直接導致了現階段我國空軍仍然服役有數百架早期生產的殲-10A、殲-11A戰鬥機以及從俄羅斯購買的76架蘇-27戰鬥機。其中,殲10A戰鬥機是由中航工業成飛設計所研發、成都飛機公司所製造的一種採用腹部進氣、鴨式氣動佈局,並裝備有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的標準第四代制空戰鬥機。從2006年開始批次服役,到2011年年底正式停產期間,成飛共計向我國空軍和海航交付了200餘架殲-10A戰鬥機,這其中包括88架雙座型殲-10S戰鬥機。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除了殲-10A戰鬥機外,我國空軍在上世紀末期和本世紀初期還從俄羅斯購買了76架蘇-27戰鬥機,並組裝了105架殲11A戰鬥機。儘管由於空軍訓練量大的原因,早期購買或組裝的部分蘇27、殲11A戰鬥機已經退役,但根據《飛行國際》雜誌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目前,我軍這兩款戰鬥機的服役量仍然保持在百架以上。再加上過去十幾年的時間裡,我國空軍主要將退役換裝的重心放到殲7/8 等二代機上,因此目前我國空軍服役的早期型第四代戰鬥機的數量還有300架左右。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殲-10A、蘇-27/殲11A戰鬥機效能與時代脫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我國開始生產國產殲-10A戰鬥機,引進蘇-27,組裝殲11A戰鬥機之即,歐洲國家已開始陸續裝備以“颱風”、“陣風”、“鷹獅”戰鬥機為代表的四代半戰機。美軍的F-15C/D、E重型戰鬥機、F-16C/D型戰鬥機、F/A-18E/F戰鬥機也相應升級到了四代半的水平。相較於常規四代機,經升級後的四代半戰鬥機配備有更先進的火控雷達、廣角平視顯示器、飛控系統、紅外搜尋跟蹤系統、瞄準吊艙等裝置,除此之外,這些戰鬥機還加裝有相應電子對抗裝置。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相比之下,目前我國空軍服役的殲-10A、蘇-27/殲11A戰鬥機的許多機載裝置,仍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例如,殲10A戰鬥機裝備的JL-10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最遠探測距離只有130公里,只具備同時跟蹤並攻擊其中4個目標的能力。由於沒有裝備相控陣雷達、紅外搜尋跟蹤系統與瞄準吊艙以及電子對抗裝置,殲10A戰鬥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遜色於同一時期的F16C/D戰鬥機。一位親身試飛過殲10A戰鬥機的巴基斯坦飛行員曾坦言道,殲10戰鬥機飛行品質不錯,但綜合性能相比於美制F16A戰鬥機還有相當的差距。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相較於殲10A戰鬥機,從俄羅斯引進或組裝的蘇-27/殲-11A戰鬥機,在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方面也顯得十分拉胯。該型戰鬥機採用的模擬式電傳操縱系統,與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三軸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相比,整整落後了半代。該系統只在單軸方向具備電傳控制能力,橫向則需要採用老式的機械操縱系統來傳動。

除此之外,該型戰鬥機裝備的N001“倒置卡塞格倫天線”雷達的技術水平,只與美軍F4鬼怪戰鬥機機載雷達持平。該型雷達的天線口徑為1076mm、體積為0。5立方米、重量為550公斤,最遠探測距離不過100公里。同一時期美軍F15戰鬥機裝備的AN/APG63雷達體積、重量只有N001雷達的一半,且探測距離和多目標處理能力是N001雷達的兩個倍。這也正是俄烏衝突中烏軍蘇27戰鬥機被俄軍號稱第4。75代戰機的蘇35S秒殺的一個重要原因。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儘管因為服役期限較短的原因,在殲11B、殲10B/C、殲20、殲16戰鬥機大批次服役之後,我國並沒有迅速將殲10A、蘇27/殲11A戰鬥機大批次退役,但隨著我國周邊開始大批次列裝更先進的四代半戰機和五代機,這300餘架標準四代機的面臨的空中壓力卻與日俱增。例如,目前駐紮日韓空軍基地的美軍F16CM/DM戰鬥機,全部改裝了AN/APG-68V3雷達,並加裝了用於輻射源定位的AN/ASQ-213指令吊艙、AN/ALQ-184電子對抗吊艙和“狙擊手”光電吊艙,其作戰能力已是標準的四代半水平。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除此之外,對岸空軍裝備的F16A/B戰鬥機也要升級到F16V的水平,該型戰鬥機改裝有新型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IRST機載紅外搜尋跟蹤系統以及AIDEWS先進電子戰套件等裝置。按照臺灣軍方的說法,升級後的F16V戰鬥機總體戰力是F16A/B戰機的1。8個倍。繼臺灣之後,印度空軍和日本航空自衛隊也分別提出了“超級蘇霍伊”升級計劃和F15J/DJ戰鬥機升級計劃,再加上俄烏衝突中四代機被四代半戰機秒殺的教訓,這些都讓我們越來越清楚,目前我國空軍所屬的殲10A、蘇27/殲11A戰鬥機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未來是全部退役還是升級同樣值得我們思考。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殲10A蘇27/殲11A戰鬥機升級潛力較小,可全部退役

個人認為,按照戰鬥機20年左右的服役期,我軍目前服役的數百架殲10A、蘇27/殲11A戰鬥機的壽命在未來幾年之內即將迎來盡頭。通常情況下,按照許多國家或地區的做法,一般會選擇延壽工程以繼續保持這些戰鬥機的戰鬥力。不過,後續研發的殲10C、殲16戰鬥機只在大致外形上與早期殲10A、蘇27/殲11A相似,而內部子系統已完全不一至,而且後續研發的殲10B/C戰鬥機在機體結構和進氣道外形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動。因而從這些情況來看,早期殲10A、蘇27/殲11A戰鬥機的升級潛力已十分渺小,在後繼空軍的發展過程中,最大的可能性便是直接利用更先進的殲10C和殲16戰鬥機,來全面取代老式的殲10A、蘇27/殲11戰機。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以目前成飛和沈飛的生產能力,我國完全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一目標,從去年的珠海航展情況來看,目前國產殲16戰鬥機的生產序號已經到第11批次,殲10C戰鬥機的保有量也達數百架的規模。儘管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裡,由於殲7、殲8戰鬥機的大批次退役給我國空軍體系留下了一部分空白,但到目前為止,殲八戰鬥機已全部退役,殲7戰鬥機還有250架左右,而新服役的百架殲16、殲10C以及殲11B戰鬥機已基本填滿這一空白。因此,未來幾年內若殲10A、蘇27/殲11A迅速退役,我們也可以像以前那般迅速利用更先進的殲16、殲10C等戰機來填補這一空白。

俄烏衝突給中國提了醒:300餘架殲10A、殲11A不能再留應抓緊退役

小結

:在國內數百架殲10A、蘇27/殲11A戰鬥機全部退役,並被殲16、殲10C等先進戰鬥機取代之後,我軍也可以考慮將此前購買的100架蘇-30戰鬥機全部退役。雖然這款戰鬥機屬於四代半標準,但其綜合作戰能力已不及現階段改進生產的主力4代半戰機。與此同時,在批次退役“過時”戰機並加速服役先進4代半戰鬥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保持殲20等第5代隱身戰鬥機服役數量的增長,更要推進六代機的研發,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必要時被擁有代差優勢戰機秒殺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