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見證了武學巔峰,他卻說:我永不收徒

提起武術每個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後,華夏民族就有了習武之風,武術作為古代軍事戰爭中的一種重要技術,既可以鍛鍊身體,又能夠抵禦敵人進攻,同時還能讓習武之人感受到人與自然之間的規律,從中更好的認識自我,可見武術不僅是一種外在技術,還是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媒介。

武術作為炎黃子孫的生存技能,一直伴隨著中國的文明發展,歷經幾千年的風雨變遷,已經成為了維繫民族生存的靈魂,武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讓我們學習武術,歸根結底是為了得到充足的安全感。

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專門的武術舞蹈來鼓舞士兵士氣,因此武術又可以看作是另一種“舞蹈”形式,不過這兩者有嚴格的區別,武術具有攻擊性,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開始重視格鬥技能培養,尤其是戰爭中兵器的快速發展,從而對士兵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見證了武學巔峰,他卻說:我永不收徒

據考證,傳統武術流傳至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同時武術伴隨著的文化也影響了數個王朝,然而在許多外行人眼中,武術被定義為一種觀賞性技藝,這種觀念忽略了武術對修行者帶來的試用價值,從而阻礙了武術的發展與傳播。

元朝時期,統治者廢除武舉考試,同時元人漢化程度不高,卻十分喜歡看戲曲,導致文人沒有出路,卻催生了許多雜技班子,元雜劇就之這個時期誕生,元雜劇出現以後,迅速在民間流傳開來,其中不乏一些武術表演,然而這些指導元雜劇的人,是不會讓元人見識到真正的中華武術,為了交差,只好找來一些戲班出身的人,武術也是在這個時候被當做一種“套路式”的表演。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見證了武學巔峰,他卻說:我永不收徒

不過仔細分析武術的發展史,就能從中知曉其中的內涵,武術中的自然規律表現為:“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可見深層次的武術不再追求好勇鬥狠,抵禦外敵,而是為了從中知悉治理天下的道理,這也是武術當中所隱含的最重要的智慧所在。

上世紀中期武術在全世界範圍開始推廣,當時興起了一股競技潮流,武術則被劃分到體育專案當中去,成了完全的競技專案,其中所隱含的人生哲理卻被人逐漸遺忘,不過武術最初的宗旨與競技體育是兩個極端,競技體育目的就是為了取勝,而武術則是“不主動動戈”,這是兩者最大的差別。

當然武術也不是一種神力,無法飛簷走壁,也不能讓人刀槍不入,現實當中所看到的胸口碎大石等雖然對外號稱武術,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表演,當然公園裡老年人打打太極,預防骨質疏鬆,也算是武術的一種形式,不過總覺得缺少一種靈魂。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見證了武學巔峰,他卻說:我永不收徒

晚清至民國時期,湧現出了大批武術宗師,尤其是一個名叫李仲軒的人,自幼學習形意拳,真正做到了攻守兼備,出神入化的地步,李仲軒家境優越,祖上都是京城的大官,似乎一出生他的命運就被安排好了,憑藉家人積攢的權勢,輕易就能謀取一份官職,可以安心地度過一生,不過李仲軒卻不想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他對武術十分痴迷,四處拜訪名師學藝,幾經周折最後拜在形意門下,隨後潛心修行,不出幾年就成了形意拳大師,而李仲軒的師傅也大有來頭,晚清著名武術大師尚雲祥,許多人或許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不過看看他的履歷就能知道此人的實力,曾被朝廷花費重金請去做教習,能得到朝廷賞識的自然不是一般人,這樣的師傅自然不會教出差徒弟,尚雲祥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李仲軒,後者融會貫通,結合其餘流派技藝,終於領悟到了武術精髓。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見證了武學巔峰,他卻說:我永不收徒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李仲軒在30出頭的時候就選擇退隱江湖,而他也沒有再收徒弟,一身本領無從傳授,對於一個大師來說肯定不甘心,為此李仲軒特地寫了一本書,想要透過自己的見聞給後世留下一些感悟。

李仲軒在書中把師傅描寫的出神入化,幾乎能達到武俠小說中的水準,自然引起了人們質疑,當然最令人遺憾的還是大師沒有將自己的本領傳下去,不過他卻憑藉自己的書籍,推動了中華武術的知名度,被人稱作最後一個武學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