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史料中的偃師之戰令人生疑:單雄信為何背叛瓦崗軍?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為何被生擒?

隋末亂世,瓦崗軍崛起,大業十三年(617年)的唐公李淵也對李密表示臣服:

“天生蒸民,必有司牧,當今為牧,非子而誰?老夫年餘知命,願不及此,欣戴大弟

(李密此前曾寫信給李淵並稱其為兄,所以李淵稱李密為大弟)

,攀鱗附翼。“

李淵在勸李密建號稱帝的同時,只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到時候您還封我為唐公,我就心滿意足了!”

李密還沒高興多久,就在偃師之戰中被王世充擊敗,在那一戰中,瓦崗外馬軍統領單雄信陣前倒戈,內馬軍四驃騎秦瓊、程咬金、羅士信、裴行儼(羅裴二人是否為四驃騎,不同史書有不同記載,有史料說羅士信為總管而非驃騎)全部被俘,李密走投無路,只好腆著臉去投奔了“宗兄”李淵。

史料中的偃師之戰令人生疑:單雄信為何背叛瓦崗軍?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為何被生擒?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瓦崗軍一敗塗地,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我們覆盤偃師邙山之戰,再追溯一下前因後果,就會發現叛變的單雄信、被俘的秦瓊、程咬金、羅士信、裴行儼都不該為瓦崗軍的敗亡負責,他們或者有叛變的理由,或者有被俘的無奈,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已經建立“大魏”的瓦崗之主李密身上。

很多人都對單雄信在偃師邙山之戰中的表現很不滿意,後世很多小說也把單雄信寫成了叛服無常的陰險小人,但是我們細看《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就會發現單雄信是冤枉的:他背叛的不是瓦崗軍,而是殺害了翟讓、砍傷徐世勣的李密,他陣前倒戈,也是在為翟讓徐世勣復仇。

史料中的偃師之戰令人生疑:單雄信為何背叛瓦崗軍?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為何被生擒?

單雄信有沒有當過南七北六十三省綠林總瓢把子,這在史書這沒有記載,但是他跟徐世勣都是瓦崗軍創始人,都是翟讓的老朋友,這卻是有據可查的:

“單雄信者,曹州濟陰人也,翟讓與之友善;李勣,曹州離狐人也,本姓徐氏,名世勣,大業末,韋城人翟讓聚眾為盜,勣往從之,時年十七。”

李密奪取瓦崗軍領導權,不但殺害了翟讓,還想把翟讓的老班底斬草除根:

“徐世勣走出,門者斫之傷頸,王伯當遙訶止之。單雄信叩頭請命,密釋之。左右驚擾,莫知所為。”

單雄信臥薪嚐膽,終於等來了為翟讓報仇的機會,徐世勣此時已經被李密邊緣化並調離大本營,所以決定瓦崗軍命運的偃師之戰,“黎陽倉庫主任”徐世勣根本就沒參加。

史料中的偃師之戰令人生疑:單雄信為何背叛瓦崗軍?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為何被生擒?

單雄信倒戈,卻不見曾經在與宇文化及大戰時力挽狂瀾的秦瓊秦叔寶有任何作為,我們查閱史料可知,他和羅士信一樣,在李密眼裡就是個超級打手,即使他救過李密的命,也不可能像小人邴元真那樣受器重。

秦瓊在黎陽童山中救了李密,也救了瓦崗軍,這在新舊兩唐書中均有記載:

“李密為流矢所中,墮馬悶絕。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寶獨捍衛之,密遂獲免。叔寶又收兵與之力戰,化及乃退。”

李密並不看重秦瓊的指揮能力,也不肯聽從秦瓊裴仁基等人的建議,反而把秦瓊羅士信當成敢死隊使用,結果這二人早早因為重傷而退出了戰場:

“武德元年九月,世充悉眾決戰,先以騎數百度河,密遣迎戰,驍將十餘人皆被創返。”

史料中的偃師之戰令人生疑:單雄信為何背叛瓦崗軍?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為何被生擒?

大決戰時,只剩下裴行儼和程咬金可用了,然後這兩人也受了致命傷:

“行儼先馳赴敵,為流矢所中,墜於地。知節救之,殺數人,世充軍披靡,乃抱行儼重騎而還。為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回身捩折其槊,兼斬獲追者。”

秦瓊和羅士信等驍將早已重傷無法參戰,裴行儼和程咬金也失去了戰鬥力,瓦崗軍再無定海神針,在王世充的全力攻擊下只能四散奔逃,要是徐世勣像單雄信一樣不忘翟讓舊情,李密真就走投無路了。

王世充在偃師之戰中大獲全勝,還俘虜了秦瓊、程咬金、羅士信和裴行儼等一大批身負重傷的猛將,這些人王世充一個都沒殺,反而客客氣氣地都封了高官:秦瓊為龍驤大將軍,裴行儼為左輔大將軍,羅士信和程咬金為將軍。

史料中的偃師之戰令人生疑:單雄信為何背叛瓦崗軍?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為何被生擒?

王世充給瓦崗四驍將封官,用的是隋朝皇帝(皇泰主、越王楊侗)的名義,所以這些人離開李密改弦更張的瓦崗軍,實際是加官進爵了。

除了加官進爵,王世充還下了大本錢:將侄女許給裴行儼,據說還把女兒許給了單雄信。

王世充不是什麼好鳥,李密雖有梟雄之名,但是看起來跟三國時期的袁紹也差不多,《舊唐書》說他如果肯放下成見重用徐世勣和魏徵,未嘗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偃師失律,猶存麾下數萬眾,苟去猜忌,疾趣黎陽,任世勣為將臣,信魏徵為謀主,成敗之勢,或未可知。”

徐世勣“很大度”,但是這種大度,看起來更像是一種表演,就是做給唐朝皇帝李淵看的,所以徐世勣以李密的名義舉兵降唐後,李淵給予了他極高的待遇:

“詔授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尋加右武候大將軍,改封曹國公,賜姓李氏,賜良田五十頃,甲第一區。”

史料中的偃師之戰令人生疑:單雄信為何背叛瓦崗軍?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為何被生擒?

單雄信為什麼背叛瓦崗軍,他此舉是為了保命還是復仇,這件事歷史學家的意見也不一致,咱們只好放在一邊不提。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秦瓊程咬金等人不是身負重傷,瓦崗軍未必會在偃師之戰中敗得那麼慘,即使失敗了,以他們的武功和人品,也大可以殺出重圍,而絕不會向他們藐視的王世充屈服。

秦瓊和程咬金傷愈之後,馬上在陣前投唐,王世充的千軍萬馬眼巴巴地看著而不敢追。遺憾的是裴行儼和單雄信都不肯或沒機會跟上秦瓊程咬金的腳步,這才隕落在李世民和王世充的刀下。

李密坐擁當世一流將帥之才而不能量才為用,這才導致了眾叛親離兵敗將亡一蹶不振。半壺老酒掩卷長思,總覺得單雄信的做法無可厚非,秦瓊等人也無力迴天。

在遺憾的同時,我們還禁不住產生了這樣的遐想:如果瓦崗軍真的由程咬金為混世魔王大德天子,或者以秦瓊為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能否在隋末亂世打出一片錦繡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