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雙字諡號”的皇帝,這麼做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因為他的身份太“擰巴”,導致他可選的諡號受到了極大限制。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題幹分解成五個話題,層層推進:劉秀的自然身份、東西兩漢的關係、劉秀的政治身份、劉秀的諡號之囧、劉秀的廟號趣談。

劉秀的自然身份

劉秀出身於南陽舂陵家族,其高祖劉買受封“舂陵侯”,天祖(高祖之父)劉發是漢景帝的第六子,封“長沙王”。

從血緣關係上講,劉秀是漢景帝的六世孫、高祖劉邦的八世孫,是西漢宗室子弟。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總有人說劉秀很窮,種地的農民,扯淡,從他的身份就不難看出,劉秀是標準的豪門士族階級。

事實上作為宗室子弟,劉秀這一支雖然沒了爵位,但祖上留給他們的經濟基礎還是相當雄厚的。正是家底夠厚,劉家兄弟才有資本蓄養門客、招募私兵,最終走向武裝起義的道路。

藉著新朝末年“人心思漢”的潮流,劉秀追隨大哥劉演在舂陵舉兵,成為第一支以“復興漢室”為目標的義軍。

後來,族兄弟劉玄被義軍擁立為帝,劉演遇害,劉秀被劉玄打發到河北負責招撫工作。卻不料,劉秀竟然在極其兇險的環境下打出了一片天地,並且與劉玄成功剝離,開創了他的東漢帝國。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漢室宗親”身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正是這個身份,讓耿純、耿況、劉植、劉楊、邳彤、寇詢,以及郭氏、張氏等一大批豪門家族紛紛來投,組建了一支以豪門士族集團為核心的政權。

因此我有一個觀點:劉秀的成功,武功排第二,政治排第一,他利用身份優勢所架構的“豪門核心”才是取勝法門。

東西兩漢的關係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首先強調,劉秀建立的帝國不叫“東漢”,而是“漢”,劉邦建立的帝國也不叫“西漢”,而是“漢”,二者國號相同,所謂西漢、東漢,是後人為了便於區別給他們加的“字首”。

史學家這麼做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事實上東西兩漢在政治上沒有任何傳承關係,中間被新朝、玄漢政權斷開了。東漢其實是一個全新的政權,雖然也叫“漢”,實質是“掛羊頭賣狗肉”。

劉秀為何要這麼做呢?沒辦法,形勢所迫。

古人迷信,認為一個政權的存在必須要有合法性,否則就不能得到“天佑”。西漢取代秦朝後,西漢人用了百年的時間來論證西漢帝國的合法性。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劉秀“抄近道”,他借“人心思漢”,用一個“漢”字,獲得了“老天”審批程式的簡化。

請不要譏笑古人的迂腐,特定的歷史環境誰也無法跨越,那時候的天命觀就是天下人奉若圭臬的信條。

劉秀以為走了捷徑就萬事大吉了,豈料國號的“擰巴”給他帶來的麻煩還在後面,這就是他的身份被“擰巴”了。

劉秀的政治身份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按理來說,建立了東漢的劉秀應該是開國之君,但由於他不承認東漢是新政權,而是西漢的延續。那麼,他就隨之從“開國之君”被降為“嗣君”,通俗講就是把自己從“創業者”降為“富二代”。

為了把補丁打得“圓”一點,他被迫拋棄了與父親劉欽的父子關係,並將自己過繼給漢元帝為子。

劉欽死後僅僅被尊為“南頓君”,好可憐。漢元帝是西漢皇帝,他去世時劉秀還沒出生,卻“稀裡糊塗”認了一個兒子。

就這樣,劉秀就成了“皇太子”,順理成章地從“父皇”手上接過了皇位。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圓滿了,東西兩漢“無縫對接”,兩漢的皇帝繼承關係也“天衣無縫”。這一番神操作,估計連老天爺都看傻了。

真的完美對接了嗎?怎麼可能,如此“擰巴”的身份,必然帶來後患,比如劉秀百年之後,他的諡號和廟號怎麼加?

劉秀的諡號之囧

諡號是根據逝者一生的表現,由後人給逝者的評價。廟號是皇帝去世後,其牌位進入祭廟後,後人祭祀時對他的尊稱。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舉幾個例子:劉邦,諡號“高”,廟號“太祖”,所以我們可以稱呼他為“漢高帝”或者“漢太祖”;劉恆,諡號“文”,廟號“太宗”,所以我們可以稱呼他為“漢文帝”或者“漢世宗”;李世民,諡號“文”,廟號“太宗”,所以我們可以稱呼他為“唐文帝”或者“唐太宗”。

一般情況下,開國之君偏重“武功”,二代之君偏重“文治”,因此通常開國之君的諡號用“武”,二代或者三代國君用“文”。

廟號的命名規則相對死板,通常開國之君用“太祖”、“高祖”,二代之君用“太宗”,嫡系發生改變用“世宗”,中興之君用“宣宗”。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假如劉秀是開國之君,他的諡號和廟號選擇範圍很寬,按他一生的功績,他大機率會以“武”為諡號,以“太祖”為廟號。

然而,由於身份的“擰巴”,他不能跟西漢的祖宗們“犯衝”,那些被用過的諡號、廟號都不能再用。

這就麻煩了,最能體現劉秀功績的“武”被漢武帝佔了,退而求其次,“文”又被漢文帝佔了,他這麼牛叉的皇帝,總不能諡號還不如漢惠帝、漢宣帝、漢元帝吧?

大臣們爭來吵去,有人提出用“光”,按照諡法解釋:

“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這個諡號看起來也不錯,含有承上啟下的意思,但總覺得與劉秀的赫赫武功不搭邊。

於是光祿勳張純提出,莫不如用“雙字諡”,將“光”與“武”合用,既不與漢武帝衝突,所表達的含義也更寬。

眾人眼前一亮:好主意,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雙字諡”的先例,只不過比較少而已,不算違規。再說了皇帝生前就喜歡搞“複合型”的名字,比如他的年號,用了個“建武中元”,“雙字諡”他一定會滿意。

於是“光武”的諡號誕生了。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劉秀的廟號趣談

諡號定了,加廟號時又遇上更大的麻煩。因為廟號涉及後人對去世皇帝的祭祀等級,甚至決定了他有沒有資格得到祭祀。

隨著年代的久遠,先帝們越來越多,皇帝祭祀的任務也越來越重。想象一下,一次祭祀十幾位祖宗,每年那麼多次祭祀,還要祭拜各路神祇,儀軌又很冗長,皇帝還活不活了?

於是到西漢末年就提出了“毀廟制度”,也就是將年代比較遠的皇帝踢出祭祀範疇,只祭祀血緣關係最近的幾代皇帝。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但也不能亂踢,有些皇帝必須世世代代祭祀下去,比如開國皇帝(太祖)、建立盛世的二代或者三代皇帝(太宗)、嫡系發生轉變或有重大貢獻的皇帝(世宗),以及中興之主(宣宗)。

這四位皇帝,再加上皇帝的最近三代先祖,合稱“七廟”,其餘的先帝,對不起,皇帝不伺候了。

劉秀的麻煩來了,他該加什麼“廟號”呢?四個必須祭祀的都被佔了,四代之後他豈不是成了餓肚皮的“野鬼”了嗎?

沒想到身份的擰巴竟然帶來這麼大的麻煩。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的諡號是兩個字?其廟號為何打破常規用“祖”?

涉及原則問題就顧不上臉面了,於是大臣們決定打破規矩,給劉秀破格加了個“祖”,而不是常規的“宗”。如此一來,“世”和“宣”被神奇般地激活了,它們與“祖”結合可以形成“世祖”、“宣祖”。

權衡之下當然“世祖”更好,於是劉秀的廟號被定為“世祖”。既然是“祖”,那就可以永世接受祭祀了。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一個小小的諡號、廟號就是皇帝們的“正名”標籤,裡面的學問深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