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雲南楚雄市:念好“豬”字經,壯大“牛”產業

“喂!王老闆,你什麼時候來呀!我的豬要出欄了。”“好的,小石!不要賣給別人哦!我下週就來。”來到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西舍路鎮保甸村委會田口小組養殖大戶石軍花家中時,她正在打電話聯絡外地的客戶來買豬。

“過去越窮越沒有門路,如今越幹越有勁頭。靠養豬,我家摘下了‘貧困帽’,卸下了‘窮包袱’。看這二百多頭膘肥體壯的生豬,市場價值100餘萬元呢。”石軍花講起自己的脫貧故事,臉上寫滿幸福。

石軍花今年35歲,家裡有5口人。早些年,由於缺技術、缺資金,全家靠種田、打零工為生,一家人住的是祖上留下的土坯房,生活困難,被評定為貧困戶。

雲南楚雄市:念好“豬”字經,壯大“牛”產業

2015年,在扶貧政策支援及各級政府幫扶下,石軍花家辦理了5萬元無息貸款,幹起了家庭養豬,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幾年下來,石軍花家的收入節節高,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實現了脫貧摘帽,端穩了脫貧飯碗,搬進了乾淨漂亮的新房。屋子裡,寬敞明亮,暖意融融,再也沒有了前幾年的“苦寒”樣,從“家徒四壁”到“紅紅火火”。

“現在國家出臺了肉牛養殖的好政策,鎮黨委政府邀請養殖專家對我們進行肉牛養殖政策講解和技術培訓,教給我們科學的養殖技術,我對養牛致富充滿信心,於是申請的20萬元的創業貸款用來發展肉牛養殖。”石軍花一邊喂牛一邊笑呵呵地說。“全靠黨的好政策和各級政府的幫扶,不僅脫了貧,還找到一條致富路,這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目前,石軍花家養殖的生豬,規模已經達到了200餘頭,預計今年底能出欄200多頭,銷售額可達100餘萬元;肉牛養殖7頭,預計今年底能出欄10頭,銷售額可達10餘萬元。“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石軍花說,“政策這麼好,更要加油幹!”

產業興旺,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點睛之筆,是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楚雄市西舍路鎮因地制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生態優勢、自然資源優勢發展農業產業,加快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訂單化對接、產業化發展。完成2000畝黃豆有機產品轉化認證,分別完成300畝貢菜、西瓜、絲瓜、豌豆、西紅柿有機認證,持續利用微信小程式宣傳認購有機古樹核桃;新增種植中草藥2000畝,貢菜種植10000畝,花椒200畝;出欄肉黃牛1萬頭、生豬3萬頭;種植小米辣3000畝,新發展香辣紅太狼種植1000畝;新引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家,規範提升11個農民合作社……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逐步走出了生態發展之路。

雲南網通訊員 何明傑 鍾皓

【來源:雲南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