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劉伯溫:古代的氣象學家,借“求雨”向朱元璋諫言

劉伯溫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位著名的謀士,姓劉名基字伯溫。朱元璋非常倚重劉伯溫,稱自己得劉伯溫如漢高祖劉邦得子房(張良)。

劉伯溫:古代的氣象學家,借“求雨”向朱元璋諫言

劉伯溫不僅善於謀略,而且精通天文。史書記載:“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在古代,人們往往把天文星象跟人間吉凶聯絡在一起。劉伯溫對形勢把握較準,考慮事情周到,常常能對事物做出較為準確的預判,久而久之,人們紛紛傳說劉伯溫有超自然的能力。

古有諸葛孔明(諸葛亮)赤壁之戰借東風,在朱元璋的時代,世人視劉伯溫如孔明般的存在。(史書記載:

“西蜀趙天澤論江左人物,首稱基,以為諸葛孔明儔也

”。)

劉伯溫:古代的氣象學家,借“求雨”向朱元璋諫言

劉伯溫的水平自然是無法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的,但關於劉伯溫求雨的傳說,歷史上倒確有其事。據

《明史》記載“吳元年以基為太史令……大旱,請決滯獄。即命基平反,雨隨注。”

說的是朱元璋當吳王的時候,所轄地區發生一場旱災。劉伯溫時任太史令,掌管天文,他向朱元璋進言說:“天大旱一直不下雨,是因為監獄裡關押著蒙冤的犯人。”

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話,便派他去調查。劉伯溫把一些冤假錯案查明後,奏請朱元璋為受冤枉的人平反,天立馬下起了雨。劉伯溫趁機向朱元璋建議修訂法律建立制度,以此避免濫殺無辜之人。

其實求雨只是古代的封建迷信,劉伯溫也不可能有呼風喚雨的法術。不論是諸葛亮借東風還是劉伯溫求雨,都只是他們善於觀察天象,能預判最近幾天的天氣罷了。劉伯溫已經觀測到即將下雨,於是透過“求雨”的方式向朱元璋進言,達到他平反冤案和立法定製的從政主張。

劉伯溫:古代的氣象學家,借“求雨”向朱元璋諫言

正如諸葛亮用計火燒上方谷,即將剿滅司馬懿父子三人,未料到突然天降大雨,功敗垂成一樣,劉伯溫的天氣預報能力也不是百分百準確,他的另一次“求雨”就以失敗告終。

朱元璋當皇帝后,劉伯溫做了御史中丞。這一年,恰逢南京城大旱,朱元璋心憂百姓農事,很是著急。劉伯溫趁機向朱元璋進言:“數萬戰死士卒妻兒得不到撫卹,一些築成死去的工匠還暴屍荒野無人收埋,投降計程車卒可以編入軍戶,把這些事辦了,就能下雨。”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話,可是過了有十天,還是晴空萬里,一滴雨都沒有下。朱元璋有點不高興了,加上劉伯溫妻子去世,於是劉伯溫趁機請求辭官回鄉。

劉伯溫:古代的氣象學家,借“求雨”向朱元璋諫言

劉伯溫善於審時度勢,他深知朱元璋很可能會做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事。激流勇退,辭官歸鄉,和兒子過田園生活,是劉伯溫幫朱元璋打完天下後一直籌謀的理想。借“求雨”達成撫卹士兵、優待工匠降卒的目的;再借“求雨”不準,實現辭官歸鄉,也許正是劉伯溫的聰明之處。

你覺得劉伯溫是不是故意求雨失敗呢?

注:參考《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