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要過度主導與干預孩子的人生

不要過度主導與干預孩子的人生

父母要讓自己慢慢學著放手。不要過度心疼或干預孩子,看見孩子要跌倒了,看見孩子要走上冤枉路了,都不要急著出手干預。在人生的路上,總是要自己跌過幾跤,才會知道下次要避免跌倒。總是要走過一些冤枉路,才發現原來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方式。這些成長的經驗,不是我們跟孩子說過以後,他就可以真正瞭解,他總是要自己做過、走過、闖過,才可以產生真實的經驗。

孩子不是我們的資產,更不是我們華麗業績的裝飾品,或生活配件。孩子就是孩子自己,他要透過不斷的學習,才可以真正的長大。

教育沒有速成班。孩子不會從誕生後馬上轉成優秀的大人。孩子的未來,都是現在每秒每分地認真學習,積累而成。不要因為貪快、貪多,剝奪了孩子內在基本生活的學習能力,卻又強加一些外在的技巧能力,逼迫孩子學習。這些本末倒置的事,不是愛孩子,反而是妨礙了孩子的奠基成長,傷害了孩子作為一個正常個人的價值。

以前的父母,流行打罵教育。但在又打又罵的教育中,他們還是讓孩子做著與學著,一個獨力個人該做的事。所以,我們長大以後,雖然心上也許有深淺不一的傷痕,但我們還是感受到了父母付出的愛。透過自我的反思與自省,還有時間與能力,去修復與化解跟父母那一代的裂痕,而完整自己的生命。

現代的父母,修正著打罵教育。雖然不打、不罵孩子,卻常常給孩子冷暴力。他們不但獨裁的決定著孩子一切的衣食住行,還在心中設想著孩子的模樣,只要會乖乖讀書,乖乖聽話,不吵不鬧,當個空心瓷娃娃。這些漂亮的瓷娃娃,在家裡是擺飾,離開家,卻什麼也不是,一碰,就碎滿地。

不要過度主導與干預孩子的人生,父母要先有成熟的心態與肚量,完全的尊重孩子就是一個獨立的個人。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耐心的等待與耐住煩燥。等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鞋、自己說話。當他學會了這些基本生活與溝通能力,他也學會了對人的尊重。

尊重孩子,別無他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學著做完、做好,他能力所能及的事。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陪著孩子成長著,也讓自己自律想要控制孩子的衝動而變得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