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攸縣裡旺兩千多年的古城揭開面紗

攸縣裡旺兩千多年的古城揭開面紗

裡旺古城發掘區。 (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陳馳 通訊員/文國勳 供圖)

攸縣裡旺兩千多年的古城揭開面紗

發掘的陶罐。 (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陳馳 通訊員/文國勳 供圖)

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陳馳 通訊員/劉曉聰

9月3日,驕陽似火,隨著運送出土文物的箱車,從攸縣網嶺鎮裡旺村啟程回株,株洲市裡旺古城考古隊2021年度考古發掘任務順利完成。裡旺這座兩千多年前的神秘古城,也慢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國家文物局批准,進行搶救性考古

昨日,在市博物館內,考古部主任、考古學博士文國勳邊安排聯絡現場保護工作,邊介紹起發現古城的由來。

文國勳介紹,該遺址為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記錄的文物點,早在2016年,在對攸縣酒埠江鎮人字嶺遺址考古發掘時,市文物局黃陽秋、市博物館陳韶輝曾對網嶺鎮小山塘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沿途發現小山塘遺址分佈面積大,且地面散落大量陶片瓦片,還發現了疑似城牆。

種種情況引起了大家的警覺,上報相關情況後,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研究館員、市文物局確認為裡旺古城。為進一步弄清楚古城的性質,文物考古相關單位開展了初步調查。

去年,在古城南城牆處,有裡旺村村民建房時,挖出大量瓦片堆積,市縣文物部門派人趕赴現場,要求村民停工,並上報國家文物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市縣文物部門開始對南城牆處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古城大體建造使用年代為戰國至東漢時期

2021年,由市文物局、市博物館、攸縣博物館共同組建裡旺古城考古隊,還有湖南大學、南京大學專業研究生參與考古發掘,共9名成員,由席道合擔任發掘領隊,文國勳擔任執行領隊。

裡旺古城究竟建於哪個年代?地下埋藏著多少文物?遺址遭到過人為破壞嗎?

今年,經過考古隊勘探和發掘,基本弄清了古城的分佈範圍、牆體結構、城內堆積情況,並發現大量的居住遺蹟,出土文物百餘件。

本次搶救性發掘的南城牆部分,表土已被村民取土破壞。透過調勘清理,發現有建築基址、溝、柱洞等,都為漢晉時期建築遺蹟。此外,考古隊還發現13口古井,出土了大量文物,為判斷裡旺古城的年代提供了依據。其中J4和J6出土了大量筒瓦、板瓦等建築構件,另有陶鬲、陶豆、高領罐等陶器伴出,古井年代為戰國晚期至西漢初。其餘古井多出硬陶罐、盆、釜、五銖錢、銅鏡等,年代為東漢中晚期。結合城內採集遺物,考古專家們判斷:攸縣裡旺古城大體建造使用年代約為戰國至東漢時期。

古城臨水而建,地勢北高南低

從地裡位置上看,裡旺古城緊鄰攸水,地勢北高南低。古城城牆近圓形,目前僅西側牆體部分殘斷,其他城牆基本儲存完好。

在古城東城牆下,還保留有護城河,可直通攸水,現已改為農田。

城內小山塘北部為城內高地,地面散落有大量的古代建築構件和陶片等。考古隊先後利用現有截面對東、西、南牆體進行解剖,發現東城牆殘寬22。6米、高7。5米,西城牆殘寬16。6米、高5。2米,南城牆寬約30米、殘高1。6米,城牆牆體都建在紅砂岩體之上,城牆中部主牆體由土層層夯築而成,主牆體兩側築有護坡,牆體內多見填有瓦件和河卵石等。

站立在古城北城牆之上,可遠眺攸水北岸的丘陵,丘陵上分佈著大量東周至兩漢時期的墓群,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家洲墓群,以及曾做過考古發掘的鵝公嶺墓群、八雞嶺墓群、駝背嶺墓群等。

下一階段,考古隊將編制保護方案對南城牆考古現場進行現場保護,對出土文物進行修復,拍照、繪圖。同時,將編寫考古發掘報告,將考古發掘成果予以公佈。

為追溯歷史提供重要線索

攸縣素有“潭之門戶、衡之徑庭”之稱,是湖南較早見於史籍文獻的古縣,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曾記載秦始皇二十七年在“攸”縣發生反叛事件,《水經注》也認為秦攸縣為漢攸縣前身,故址在今攸縣東北、攸溪以南。而裡旺古城的位置和年代,無疑為我們尋找秦漢時期的“攸”縣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