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皇帝的口諭都是口頭說的, 為何卻沒人偽造呢? 原因很簡單

經常看古裝劇的朋友們,想必對“皇帝口諭”這種傳令方式見怪不怪,一般就是太監或者大臣透過口頭轉述的方式,把皇帝的命令下達下去。

皇帝的口諭都是口頭說的, 為何卻沒人偽造呢? 原因很簡單

那麼就會有朋友問了,口諭既然是口頭轉述而來的,萬一太監或者傳諭的大臣記錯了怎麼辦?又或者發生類似秦朝趙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賜死公子扶蘇這種事情怎麼辦?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接諭旨的大臣,突然接到口頭傳來的皇帝旨意,並且旨意的內容對自己很不利,那你會不會懷疑口諭有假呢?

皇帝的口諭都是口頭說的, 為何卻沒人偽造呢? 原因很簡單

秦王嬴政稱帝以後,規定命為“制”,令為“詔”,這是皇帝下達命令的文種,即“詔書”、“制書”。後來隨著歷朝歷代的不斷演進,到了明朝的時候,皇帝的文種已經多達十種,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增加了諭旨,諭旨又被叫做諭告,而“口諭”即是其中一種。

諭旨的出現是隨著明朝皇權加強而來的,因為在古代,皇帝的旨意不是隨便下達的,需要經過中書省、門下省等多個機構複核後才能執行,如果明顯有違常理,還會被駁回。

皇帝的口諭都是口頭說的, 為何卻沒人偽造呢? 原因很簡單

所以,為了加強皇權,明朝的皇帝們就採取了諭旨的方式繞過文官系統,這樣更加隨意,可以直接下達給命令接收人。比如皇帝想要直接下命令,第一種方式是:把命令寫在紙上,這個叫做“手諭”,手諭跟詔書可不一樣,它可能就是皇帝隨意拿起一張紙寫的命令,不蓋印璽,所以又被叫做“白劄”。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張便條,明朝的官員們也會把它叫做“片紙”,《明史》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宮中夜半出片紙,吏雖急,無敢延頃刻者”。

皇帝的口諭都是口頭說的, 為何卻沒人偽造呢? 原因很簡單

口諭又分為面諭和傳奉口諭,面諭是皇帝當面說的話,這個不存在傳錯或者造假。傳奉口諭則是由錦衣衛或者大臣、太監轉達。我們重點說說這一種。手諭至少還有個憑據,那麼傳奉口諭怎麼防止傳錯或者有人惡意篡改呢?

皇帝的口諭都是口頭說的, 為何卻沒人偽造呢? 原因很簡單

其實,口諭跟手諭沒多大區別,因為口諭雖然是皇帝口頭說的,但最終還是要寫成書面的形式進行歸檔,只不過這個工作是由皇帝的秘書來完成的。《春明夢餘錄》就曾記載說:“凡面奉上諭,直書天語。聖諭、詔、救等項,備錄本文。”

比如梃擊案發生後,萬曆皇帝曾面諭太子朱常洛說:“哥兒,汝莫恐,不幹汝事,汝但去讀書寫字,晏些開門,早些關門”。再比如說朱元璋給高麗下的口諭也被記載了下來:“交三年一遭來進貢,說來恁國王不志誠。忒疑惑,成疑惑的多,交他休疑慮……”可見,正是因為有了備份制度,皇帝的口諭才能被記載下來流傳至今。

皇帝的口諭都是口頭說的, 為何卻沒人偽造呢? 原因很簡單

既然有了書面備份,那麼被傳錯或者被人故意造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口諭的影響力有限,所說的內容多數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即便造假也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