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屈原筆下的名篇被稱作《離騷》,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古人們在聊的“騷”,和咱們今天聊的“騷”不是一碼事兒!

屈原筆下的名篇被稱作《離騷》,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在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歷史天空中,屈原這名字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個明星!端午節這個節日的起源,最初就是為了祭奠屈原,傳頌他的愛國精神。當然除了愛國,屈原留給我們的還有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他所開創的“楚辭”乃是唯美詩歌文化的先驅,而《離騷》無疑是其聲名最盛的代表作!可與《詩經》並稱“風騷”!

知識點來了啊,所謂“風騷”最初可不是拿來形容人的氣質的,而是指代咱們古代兩種主要的詩歌表現形勢,風指的是《詩經》的“國風”,“騷”則指的是《離騷》所代表的楚辭風格!

簡稱:“騷體”!

屈原筆下的名篇被稱作《離騷》,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為何他的詩集名字是《離騷》?“離騷”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曾經很多人認為“離騷”就是“離別”。還有人用《離騷》原文中兩句詩來說明,認為屈原已經解釋過了:

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朱季海先生在《楚辭解故》裡面對這種說法進行了批駁,有意思的是其論據用的也正是同樣的詩句。他說,屈原既然說“不難夫離別”,說明屈子之愁有大於離別者。

這種辯駁可以說一錘定音,很難去爭論,所以離別一說基本被淘汰了。

屈原筆下的名篇被稱作《離騷》,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用現代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字的確難懂,而且很難想象它和詩詞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不妨從古代的角度出發探討。古代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如今的有著比較大的差距,因為古代的造紙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古人一般會在竹簡或者是動物的毛皮上邊寫東西。

但是由於這些東西並不是像如今的紙一樣,在我們的身邊那麼普遍,所以古人寫東西的材料是十分珍貴的。為了讓自己能在有限的材料中,更加詳細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所以古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句子中,一個字可能是代表一個詞語,甚至多個詞語。

在《說文解字》中::“離,麗也”,代表著依附;“騷,擾也”,代表著不安和躁動!

咱咱們結合當時屈原的境況可以有著如下的結論:屈原是楚國人,雖被貶謫偏僻之地,但他依然心繫祖國,不願離去。故曰“離”。而當時楚國奸人當道,國力衰微,被強秦一步步緊逼蠶食,看著國家遭難,屈原卻無能為力,肯定是憂心忡忡,坐立不安,故曰“騷”。

屈原筆下的名篇被稱作《離騷》,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這便是“離騷”二字的由來!

這個說法我們可以在歷史上找到許多的觀點佐證。

比如漢代學者王逸對《離騷》的註解說:

離,別也;騷,愁也。

而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

離騷者,猶離憂也…… 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司馬遷和王逸都認為“騷”是憂愁的意思,不同的是王逸認為“離”是離別,而司馬遷認為“離”通“罹”,意為遭受。但兩人其實都認同,“離騷”就是屈原被放逐之後的憂愁。這種說法通俗易懂,也比較合理,容易讓人接受。

屈原筆下的名篇被稱作《離騷》,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屈原一生追求美,無論是政治還是自身還是文學,所以他的身上更是充滿了文人的憂鬱氣質,更經常的在文學中充分表達了自己對於國家對於一切的情感。

比如在《離騷》裡面就有著“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樣直白的愛國情懷!

他的詩集主要表達了自己對於國家的熱愛、對於國家遭遇的不幸,以及對於自己遭遇的不幸的感慨,而詩集“離騷”正是在題目上表明這是一本講述自己不幸遭遇的文學作品,裡邊表達了自己的離別愁緒。

屈原筆下的名篇被稱作《離騷》,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所以大詩人屈原在寫自己的詩集的時候,用的《離騷》這個名字對於他本人來說,是非常直白的,而且很清楚的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屈原,是中華文化的巔峰,是中華民族的一根鐵骨;一位讓世代華夏兒女年年記起的先祖,一個讓歷代文人志士朝誦夜吟的巨擘,是我們這個民族燦爛精神篇章中的一個厚重的標題。拂去歷史的雲煙,撣落鏖戰的塵埃,一尊偉岸的獨行者身影從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漸行漸近。

他筆下的《離騷》更是一部經典,至今我依然將裡面的一句話作為學習的座右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