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越戰讓美國深陷東南亞泥淖不能自拔,更有為數眾多的美軍,在國內政客叫囂戰爭的鼓動中,漂洋過海,把最好年華葬送在了東南亞異國他鄉的密林鐵窗內。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隕落的理想和初衷,稚嫩而青蔥的故鄉眷戀,在內心的消沉甚至背叛中起伏。

戰爭送走了生命,迎來的不僅僅是無盡痛苦,還有在不同意識形態的操弄下,人類對敵對陣營被俘人員生命和生存的肆意褻瀆。即使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士兵,戰爭中亦有被俘虜的。

當時有很大一部分美軍俘虜,被關押在河內的某處監獄,這裡被稱為火爐,身處監獄的美國俘虜,將其戲謔地稱為“河內希爾頓”。

對身在異國他鄉熱帶叢林中的美軍而言,一旦被抓住,就得體驗一番美妙的“五星級酒店”入住之旅了。

“放機靈點夥計,小心今晚吃魚頭!”

越戰的背景其實並不複雜。二戰期間,潰不成軍的法國人連本土都淪喪了,萬里之外的東南亞殖民地,也被日本人乘機收入囊中。

二戰結束後,法國人企圖在東南亞捲土重來,於是越南遊擊隊在胡志明的領導下與法國人進行了9年戰爭。

之後各方斡旋下,法國人不得不從越南撤出,但是越南卻分裂成為像朝鮮那樣的兩部分。由於北越成為事實上的共產主義陣營的一員,美國人便逐漸取代法國人的角色,將東南亞當作是和蘇聯對抗的新戰場。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1961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林登約翰遜,訪問了此前美國人一手扶植起來的南越政府,並且與其簽訂了一系列協議,這標誌著美國正式介入了越南戰爭。

駕駛直升機,在茂密的雨林上空盤旋,不但是諸多美軍在越南戰場上永遠不能抹除的記憶,甚至也是許多被不幸打下來的美軍的夢魘。

埃利斯,越戰期間是一名普通的空軍少尉,戰爭開始後,他駕駛飛機經常執行空襲北越的任務。但是有一次他的飛機被防空火炮擊落,原本以為要去見上帝,卻僥倖逃生,可落地之後,隨即又面對的是越南軍隊黑洞洞的槍口。

埃利斯懷著深深的恐懼,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彼時北越政府雖是《日內瓦公約》簽署國,不過他們認為“帝國主義者”的美軍攻擊平民犯下了戰爭罪行,所以不可能受到《日內瓦公約》的保護。

埃利斯來被關進了越南的火爐監獄,這座監獄是在法國殖民時期修建的,之所以將其稱為火爐,是因為當地盛產陶瓷,因此就借用燒窯的火爐代指為監獄了——意在表明這是一個水深火熱的地方。

法國人殖民的時候,這裡關押了諸多反抗殖民統治的政治犯,如今時光流轉,這裡又迎來了一批美國“客人”。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埃利斯剛進來,就被要求脫掉鞋子,然後換上人字拖。

多年以後,諸多做過俘虜的美軍都認為,這是越南人為了防止他們逃跑,才將鞋子置換的。這麼理解沒錯,可越南北部處於亞熱帶地區,常見高溫多雨,換上人字拖也是為了這些俘虜們涼快。

吃飯的時間到了,埃利斯也獄友們被命令著領取第一餐飯食——米飯加一個魚頭。

這不禁讓他想起了此前和戰友們經常在飛機上的調侃:“放機靈點夥計,小心今晚吃魚頭!”

如今,他這位飛行員真的要穿著人字拖吃魚頭了。他環顧四周,大家都顯得異常瘦弱。高溫和水土不服,再加上衛生條件差,有些俘虜很快就患上了瘧疾。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除了魚頭飯,捲心菜湯和南瓜湯才是常見不換的食物,只有在每個週一,埃利斯才能獲得一塊豆腐,像一個棒球。那是他和獄友們改善伙食的短暫時刻。

整個越戰期間,美國在茂密的雨林上空損失了9000架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死亡的飛行員和機組人員超過了2000,還有500多像埃利斯僥倖活下來的人,淪為了階下囚。

吃不好只是其次,關鍵是要遭受身體的折磨。

在“河內希爾頓”,埃利斯很快就見識到了什麼是鉸鏈。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鉸鏈讓雙臂無法舉過肩膀

意志消沉只是戰俘營普遍的情緒,讓獄友們更害怕的是體罰。

每分每秒都如同死去一樣,時光停滯的靜謐中,惟有心臟發出劇烈的跳動。讓美軍俘虜害怕的鉸鏈,是不折不扣的死神叩門。

跪在地上的埃利斯,雙腿被牢牢地捆綁在一起,與此同時,雙臂也被緊緊別在背後,胳膊肘挨在一起。

緊接著,韌帶和肌肉撕裂的疼痛很快傳遍全身,因為一根繩子從高處不斷拉扯著他的雙臂。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好不容易捱到審訊結束,他早已虛脫,繩子鬆下來,此前麻木的雙臂開始慢慢血液迴流,等到知覺恢復後,接下來就是無盡的疼痛。

埃利斯整夜整夜難以入睡,牢房內沒有床,冰冷潮溼的地面讓疼痛感覺更加的劇烈。

肉體上的折磨,為的是擊潰戰俘們的心理防線,埃利斯被強迫寫懺悔書,承認發動的戰爭是不義的。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個體在國家和政權面前往往是如此的渺小,在彼此生活的國家,人類被理念灌輸,年輕人被以各種理由送上戰場,而一旦發生背叛時事件,往往意味著多年以來內心理念甚至是信仰的崩塌。

在戰俘營,沒有誰不在為了生存而掙扎。

多年以後,曾經在越南戰俘營待過的一個美國大兵,成為了國會參議員,他就是共和黨人麥凱恩。

因為鉸鏈的折磨,麥凱恩身上留下了酷刑後遺症,他的雙臂無法舉過肩膀。

或許正是因為這傷痛記憶甚至懺悔折磨,才使其在政壇上,變得愈發強硬——戰爭沒有教會他反思,反倒促使他採取鷹派姿態看待整個世界。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登上回國的飛機才是自由曙光

監獄長的假牙掉進了廁所,他命令一個戰俘跳進糞坑中去打撈,這一幕恰好被不遠處的埃利斯看到了。

這種噁心的場面極少發現,更多的情況是,某個獄友不小心和夥伴多說了幾句話,若被看守看到,輕則挨一頓拳腳,嚴重的會被戴上沉重的鎖鏈,然後單獨關押。

戰俘們沒有交頭接耳的權利,多番酷刑馴服後,很多人消沉且沉默寡言,宛如一具沒有靈魂的殭屍。

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戰俘想盡一切辦法來交流和反抗。

每間牢房的牆壁厚達40釐米,一些俘虜就隔著牆和對方私語,還有的甚至用摩斯密碼敲擊牆面,和隔壁牢房的獄友傳遞訊息。為了防止聲音被看守聽到,一些人還學會了用布片、毯子來消音。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在戰俘營,生存才是第一位,至於其他的,都可以統統拋棄。有的美軍會主動配合北越政府的宣傳。

於是,有些戰俘便開始了鏡頭下的表演,有的下棋,有的寫信,還有的戰俘在打球。

但是,這些場面埃利斯從來沒有在戰俘營內真正看到過,直到其重獲自由後,才從外部看到了諸多類似的照片。

這麼做的目的,帶有明顯的政治宣傳意味。

以至於麥凱恩在競選總統的時候,對手還挖出陳年舊賬,說他當年也做過越南人宣傳的棋子。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這種經歷固然不光彩,但試問沒有做過戰俘的人,一旦身臨其境,又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得住這份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呢?

埃利斯知道,大部分的戰俘甚至不用接受刑罰和精神的折磨,僅僅是不堪的牢獄環境,就能讓一個人的意志力逐漸瓦解。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一直到1973年,透過對監獄伙食的觀察,埃利斯他們才確信自由真的要降臨了——飯食突然變好了。

不久,越南各處戰俘營內的美軍俘虜,分批次被釋放回國。

人們厭惡戰爭,可當戰爭真正降臨,又有很多人在鼓吹戰爭。

掌控和駕馭了社會的政客,一方面鼓動戰爭,一方面又親手把一個個年輕計程車兵送往異國的戰場。

越戰中諸多的美軍俘虜,肉體和精神被戰爭蹂躪,而真正左右他們命運的,不是敵人,也不是自己,而是意識形態和操縱政治的人。

當年越軍是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1973年的秋天,埃利斯和諸多獄友,在白宮接受了總統的一場宴請,作為對他們多年來經受諸多苦難的榮譽補償。

但是,一頓酒飯並不能消弭這些人內心的傷痛記憶。

世界各地的戰爭,依舊用活生生的事實,恣意張揚著對人類繼續挑釁。

參考資料

克利斯汀·阿皮。《愛國者:各個方面記憶中的越南戰爭》[M]

章魯生。《美軍戰俘在越南的鐵窗歲月》[N]。2014。8。27

阮清越。《同情者》[M]。 格羅夫出版公司,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