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世民在選二十四名功臣的時候,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圖文

李世民在選二十四名功臣的時候,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圖文

我們知道唐太宗是位明君

是的沒錯 ?歷史上的唐太宗不僅文治武功

也是一位虛心納諫

善於處理君臣關係的聖明之君

當時唐太宗設立了凌煙閣

其初衷並不是為了緬懷曾經

患難與共征戰四方的兄弟

更多的是為了籠絡人心

帝王的心思就是如此之深

通俗的來講

李世民此舉是為了向天下人傳達這樣一個資訊

只要有人肯為我李世民拼命

包你吃香喝辣還能名垂千古

要是有人不識抬舉敢犯下作亂

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就是這麼簡單明瞭 跟著我為我做事就對了

李世民在選二十四名功臣的時候,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圖文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貞觀17年 年老體衰的唐太宗

為紀念當初一起征戰天下的功臣

專門將24位功臣的畫像懸掛於凌煙閣之上

不過就連堂堂的唐太宗李世民

在確立24功臣的名單時也是犯了愁

雖然凌煙閣是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樓

但能名列其中的必然是那些功勳卓著的元老重臣

可不能給了這個名分又讓那個人感覺低人一等吧

所以碰上這事 在現在看來確實是令人頭疼的

可是自己手下功臣眾多

怎樣安排實在是個難事呀

最後經過深思熟慮後

李世民做出了一個皆大歡喜的規劃

那就是這個名單中

必須要照顧到唐初的所有功臣

除了自己多年的心腹外

還要兼顧那些為國出力

卻沒有追隨過自己的功臣

李世民在選二十四名功臣的時候,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圖文

按照這樣的理念

唐太宗最終將凌煙閣分為內外三層

最裡面一層為功高宰輔的大臣

中間一層則為功高王候的大臣

最外一層則為其他功臣

而且為了避免因排名引起的不公尷尬

24功臣並沒有按照功勞大小排名

而是以最高官職為標準

對於那些已經逝世的功臣元老

則以死後所獲得的贈官為準

舉例來說 凌煙閣設立時

房玄齡依舊在世 且官職為司空

而那時的李孝恭 杜如晦 魏徵已經逝世

死後追贈司空

本著一種死者為大的傳統理念

房玄齡的排名位居三人之後

最終形成了這樣的排名

長孫無忌 李孝恭 杜如晦 魏徵 房玄齡

高士廉 尉遲敬德 李靖 蕭瑀 段志玄

劉宏基 屈突通 殷開山 柴紹 長孫順德

張亮 侯軍集 張公謹 程知節 虞世南 劉政會

唐儉 李績(徐茂公) 秦瓊

雖然凌煙閣裡的很多人曾對唐太宗不忠

但唐太宗是位明君 只要你於國有功

什麼事情都好說

李世民在選二十四名功臣的時候,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圖文

凌煙閣功臣榜的設立讓後世紛紛效仿

以至於世人皆將此視為人臣之耀

正如唐代詩人李賀詩中所云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可見當時凌煙閣對於人們來說

是何等榮耀的一個地方

只是後來伴隨唐王朝的滅亡

凌煙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